陳大華+楊成云

[摘要] 目的 研究營養支持療法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間在該院治療的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為研究對象,對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營養支持療法進行輔助治療,觀察該方法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結果 患者采用營養療法治療后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細胞計數、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pO2)、pH值分別為(36.51±0.61)g/L、(3.27±0.31)×109/L、(58.00±8.40)mmHg、(71.00±4.50)mmHg、(88.00±4.90)%、(7.35±0.03)均優于治療前的(29.36±0.53)g/L、(1.58±0.43)×109/L、(73.00±7.50)mmHg、(52.00±6.40)mmHg、(73.00±6.10)%、(7.14±0.06),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時,采用營養支持療法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同時促進患者的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營養支持療法; 治療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 R54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2(b)-00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Methods 6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patients adopted the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for the adjunctive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method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albumin, lymphocyte count, PaCO2, PaO2, SpO2 and pH valu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36.51±0.61)g/L,(3.27±0.31)×109/L,(58.00±8.40)mmHg, (71.00±4.50)mmHg,(88.00±4.90)%,(7.35±0.03) vs(29.36±0.53)g/L,(1.58±0.43)×109/L,(73.00±7.50)mmHg,(52.00±6.40)mmHg, (73.00±6.10)%, (7.14±0.06)],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heart failur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with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 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Treatment;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Heart failure
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支氣管及肺組織或肺動脈血管病變而引起肺組織結構和功能異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壓力增高,使右心擴張、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臟病[1]。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是主要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表現為胸悶、心慌、氣短、頭痛、乏力及腹脹以及皮膚溫濕多汗、淺表靜脈擴張、洪脈、球結膜充血水腫、瞳孔縮小甚至眼球突出、兩手撲翼樣震顫、頭昏、頭痛、嗜睡及昏迷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近年來,營養支持療法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治療中得到迅速應用,并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為此進行該文內容的研究,以獲得營養支持療法治療的相關臨床資料,將自2014年12月—2015年11月間在該院治療的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在該院治療的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基本情況為: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齡分布在45~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2±3.4)歲;經檢查(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血液檢查等)均得以確診,并正進行相應藥物治療。
1.2 方法
對31例患者采用營養支持療法進行輔助治療。
1.2.1 進行積極的預防控制治療 如積極控制肺部感染、保持通暢呼吸道、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糾正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降低肺動脈壓、降低肺動脈壓及腦水腫等。
1.2.2 營養支持療法的原則 按正常基礎消耗能量的150%~170%的原則進行分配補充(可考慮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及吸收利用程度加以調整);一般營養成份的分配為:碳水化合物占總比例的50%~60%之間,蛋白質占總比例的20%~30%之間,脂肪類占總比例的15%~20%之間,以及維生素A和C等。(約增加能量至2 300~2 500 kCal/d,蛋白攝入 80~90 g/d)
1.2.3 營養支持療法的方法 ①科學飲食,少食多餐。食用高蛋白低脂肪的如瘦肉、魚、雞蛋、牛奶等食物以及含纖維素較高的素菜等,保持患者飲水量在2 000 mL/d左右,并保持患者每天食用一定量的新鮮水果。忌刺激性食物,過冷、過熱及其它刺激性食物及咖啡、可可、茶葉、及可樂飲料,同時限制牛奶類的攝入。②采用腸外方法進行營養補充:按5~10 g/2~4 d方式行白蛋白補充,按500 mL/2 d方式行氨基酸補充,按500 mL/d行脂肪乳補充(也可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對于飲食困難的這可采用TEN方法進行營養支持。
1.2.4 營養支持療法 一般以2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進行相應指標檢查。
1.3 評價指標
將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細胞計數、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PO2)、pH值為評價指標內容。
1.4 統計方法
對收集到的患者評價指標內容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細胞計數、PaCO2、PaO2、SpO2、pH值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持續惡化的空氣質量更易引發(可吸入性顆粒及各種有害元素)各類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病情更加嚴重[3-4]。進過長期研究得知:呼吸道發生炎癥及肺部感染等是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除治療肺胸基礎疾病改善肺心功能外,還須維護各系統器官的功能,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糾正呼吸和心力衰竭等[5]。
營養支持是指為治療或緩解疾病,增強治療的臨床效果,而根據營養學原理采取的膳食營養措施,又稱治療營養[6]。所采用的膳食稱治療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療膳、鼻飼、管飼膳、要素膳與靜脈營養。是維持與改善器官、組織、細胞的功能與代謝,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發生的主要措施,營養支持主要包括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7-8]。營養支持療法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患者時通過及時補充營養物質即能減少分解代謝,促進糖原合成,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可增加呼吸肌的張力和耐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合成增加,氧交換增加,有利于組織缺氧的改善,也有利于CO2的排除;還可以改善腦組織能量代謝,可提供腦細胞氧供,防止或減少肺性腦病的發生;還可以提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提高機體抵抗能力和防御能力[9-10]。從該研究內容可以看出采用營養支持后61例患者在評價指標上較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營養療法對治療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該研究發現,對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過程較為漫長,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采取營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進行長期的腸外補充營養支持顯然不切實際,因此更應注重日常飲食的支持,通過給予合理指導來完善提高患者的營養需求;同時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新、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尤其是提高呼吸功能的鍛煉、減少粉塵和化學性物質的吸入等。該文研究的血清白蛋白值(36.51±0.61)g/L與李大金[4]的研究結果(35.96±0.72)g/L和淋巴細胞計數(3.27±0.31)×109/L與彭順剛等[6]研究結果中的(3.31±0.29)×109/L基本吻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PO2)、pH值則與石文斌等[9]研究結果中的(57.00±7.90)mmHg、(73.00±4.20)mmHg、(87.00±4.60)%、(7.34±0.05)基本吻合,充分表明營養支持療法對患者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綜上所述,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時采用營養支持療法具有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病情改善好轉、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師贊景.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患者行營養支持療法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6):79-80.
[2] 楊楠.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6):75-76.
[3] 王飛, 孟建新. 營養支持療法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3):49-50.
[4] 李大金.營養支持療法在治療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發呼吸衰竭的臨床應用[J]. 醫藥, 2015(15):28.
[5] 陳廣湛,李月弟.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外醫療,2013,33(33):39-40.
[6] 彭順剛,盧建剛,曾秋蓉,等.腸內營養支持對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 臨床肺科雜志, 2016(2):261-264.
[7] 梁旭滿,鐘章煉.呼吸訓練聯合營養支持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4):132-133.
[8] 季衍爽,劉春榮,黃艷,等.胃癌術中經鼻空腸管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療效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35):166-167
[9] 石文斌,敖利.營養支持療法于老年ICU重癥患者的臨床應用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64):76-78.
[10] 郭梅.無創正壓通氣聯合營養支持治療肺塵埃沉著病并呼吸衰竭120例臨床療效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5(22):110-111.
(收稿日期: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