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顯
摘 要:2016年10月,于南京解放軍理工大學,展開了“精武--2016”軍事項目對抗賽,而在這次大比武中,7所地方高校如清華大學,聊城大學所培養的國防生展現出的高素質高水平,以及不下于軍事院校學員的軍事素質,改變了不少部隊官兵對國防生的看法
關鍵詞:國防生;制度;培養;管理教育
一、國防生培養
國防生這個群體,歷來都是飽受爭議的一個群體。論軍事素質,不如部隊士兵提干的干部,論專業素養,又不如軍校生,而事實也表明,部分國防生干部在畢業后,其部隊工作開展的也不盡人意,因此,也有不少人對國防生這個群體持有保留態度。那么,論素質,整體上國防生干部與士兵提干干部,軍校生有著差距,國防生干部的優勢在哪里?
回顧國防生創立之初的培養目標,旨在培養一批高素質軍隊人才。這里的高素質,不僅是軍事素質,專業素質,更包括相當一部分的人文素質,思想素質,而這些,往往是軍校和部隊所給不了的。國防生,是根據部隊建設需要,由軍隊(武警部隊)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所培養的一批后備軍(警)官,取得畢業資格后按協議辦理入伍手續并任命為軍隊(武警)干部。由此看來,國防生不僅擁有著一定的軍事素質,也同時擁有相當的專業文化知識。在校學習過程中,大學校園所帶來的人際關系,思維拓展,創新理念以及潮流觀念,也是前兩者所給予不了的。這幾年來,也涌現出不少優秀的國防生干部,如畢業于聊城大學的劉瑞棟,現任某要塞區船運大隊教導員。作為一名國防生,其能力確實受到懷疑,但是劉瑞棟以其堅毅不怕吃苦的性格,在多次比武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多項第一。不僅劉瑞棟,現在的國防生干部,其能力在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而這個群體也給部隊帶來了一份生機。
二、國防生的制度及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全軍共成立后備軍官選培辦82個,簽約高校已達118所,每年為部隊提供約七至八千名干部,約占新軍官中的三分之一。我國國防生培養政策脫胎于外軍依托國民教育培養軍官的制度。1916年美國率先開展由地方大學培養后備軍官,現在,美國已在全國650所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400多所高等學校設立后備軍官訓練團,每年由此輸送的軍官占新任軍官的70%左右。國防生的制度可以說是在外軍基礎上設立的,至今也已實行16年,隨著第一批的國防生走上重要崗位,國防生的能力和素質也會隨之提升,國防生在軍隊中的比重也逐漸增加,也給一線基層部隊注入了嶄新的活力。
全軍的國防生培養高校中,聊城大學的培養方式得到了總參軍訓部、總政干部部的肯定。
在全軍2015屆畢業國防生軍政基礎素質考核中各課目考核成績全優的126名國防生中,聊城大學40名國防生獲全優,居簽約高校中第一。這間接的說明,我國的國防生培養制度正在逐步的完善,而國防生的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逐步縮小與其他兩種新軍官的差距。
近幾年來,國家在國防生培養政策上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國防生的待遇上也逐步的提高,從國防生獎金來說,由5000到10000,再到15000,這不僅是因為物價提高的因素,也是表明了國家對國防生這一群體的態度。2015年,教育部、總政有關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調整國防生報考研究生相關政策,據介紹,相關政策調整后,國防生考研實施分類考研:費指揮類應屆本科畢業國防生可報考或者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指揮類應屆本科畢業國防生與軍校指揮類學員保持一致,先到基層部隊歷練,符合標準后再報考相關院校。這一政策極大的發揮了國防生的優點。國防生的最大優點莫過于思維開拓,專業性強,因此專業性人才較多,而專業性的職業相較于來說對學歷的要求較高,因此新的政策對國防生來說有更大的機會去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崗位,做出更大的貢獻。
三、國防生的管理和教育
國防生的雙重身份決定其實行軍地雙重管理和教育,其特點決定了國防生管理與教育需要軍地共同承擔。如今,各地選培辦攜手簽約高校加大國防生管理與教育工作力度,促進國防生健康成長成才。“排長缺兵味”,“排長腿腳‘軟”,基層官兵曾經這樣評價剛剛分到部隊的國防生干部,為著重解決這個問題,各個選培辦也使出了各色招數,例如,東部戰區內簽約的11所高校實施“3.5+0.5”培養模式,即國防生三年半完成學業,半年完成身份轉變。而其他地區也實施了國防生干部入伍集訓,旨在培養國防生干部的軍人觀念。“當了干部再當兵”向“當好了兵再當干部”轉變,讓國防生干部從根本上解決掉沒有“兵味”的的毛病,讓國防生干部能具備軍事專業雙重高素質基礎,成為一名合格的共和國軍官。
如今,各高校國防生培養方式愈發完善,國防生軍官的素質也愈發的提高,基層官兵對國防生干部也愈發重視,國防生的培養正在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歡.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5.
[2]趙森.國防生培養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3]宋超.新形勢下的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
[4]梁光強.高校國防生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2.
[5]張福憲.我國國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6]李洪勝.強化國防生培養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