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一般將一年分為“五季”,即春、夏、長夏、秋、冬,分別有“五氣”相對:春為風、夏為暑、長夏為濕、秋為燥、冬為寒,可見,夏與長夏具有暑濕的特性。在這個暑濕的季節,寶寶的飲食該如何調整呢?
飲品:“祛火消暑”
對于小寶寶而言,夏季沒有什么飲品比溫水更好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季節不僅寶寶通過皮膚汗液、呼吸排出的水量會增多,應補充的飲水量隨之變多,且丟失電解質也增多,因此大寶寶們可以飲用媽媽為其精制的飲品祛暑除濕。
YES
√紅棗烏梅桂花湯:取烏梅、紅棗各30克,白糖適量,加水1000克煎熬,過濾后加入桂花9克,冷卻制成。此飲品清爽可口,能收斂生津、清熱解暑。
√綠豆飲:取綠豆50克,加水500克,放食鹽適量,煮至綠豆崩花即可,有清熱解熱、祛暑止咳的作用。
√綠豆蜂蜜飲:取綠豆和蜂蜜各50克,加水適量,大火燒開后文火熬爛,濾渣取汁飲用,能清熱解毒,適用于非過敏體質的暑熱煩渴寶寶。
√綠豆棗湯:以綠豆250克、紅棗15枚煎湯,加糖少許后溫熱服用,具有清膽養胃、健脾益氣的作用,適用于發熱微汗寶寶。
No
×不要貪圖涼快讓寶寶飲用冰水、冷飲,這些溫差大的飲品不僅無助于消暑,還可能造成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嚴重者誘發胃腸功能紊亂和炎癥。
×不可讓寶寶飲用碳酸飲料、咖啡、茶等飲品,哪怕是鮮榨的果汁,也必須適量,因為上述飲品有的會導致寶寶脫鈣、過度興奮,有的會造成上火、血糖過高。
食物:“節潔解戒”
夏季溫度高,餐飲有“兩快兩多”,即食物腐敗變質速度加快、細菌滋生繁殖加快,食材種類豐富繁多、餐飲熟食販售增多,于是寶寶遭遇感染性腹瀉的機會也增加了。
寶寶的食物潔凈在夏季尤為重要,進食以“節、潔、解、戒”為原則。節,指節制,不可暴飲暴食;潔,指潔凈,吃的食物必須衛生且不繁復;解,解渴、解暑;戒,指戒除,即不要吃荒蠻野味、異地反季節食物,也不要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YES
√苦瓜、冬瓜、番茄、絲瓜、南瓜、黃瓜、西瓜等,有清涼祛暑的作用;胡蘿卜、紅黃番茄等深色蔬菜有助于增強免疫力。
√優質蛋白、碳水化合物可增強體力;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做菜時應少糖、少油,適當多鹽以補充消耗。
√米粉和藕粉都屬于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且不留食物殘渣,因此特別適合消化道孱弱或本身吐瀉的寶寶。
√酸奶營養價值很高,發酵過程中蛋白質被水解成小分子而脂肪含量明顯增加,營養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并存在益生菌,形成生物屏障,可抑制有害菌對腸道的入侵。
No
×腌制食物大多含有苯甲酸和山梨酸等人工合成防腐劑,盡管可以補充鹽分,也不能給寶寶進食這些不安全的食物。
×烤制食物顏色越鮮艷越可能含有亞硝酸鹽,冰箱內隔夜綠色熟菜亞硝酸鹽也會翻番,這些都不要給寶寶進食。
營養:“均衡豐富”
夏季時寶寶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酶的活性減低,所以在此季節食欲也隨之減低,流汗又增加了營養物質的流逝。另一方面,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寶寶的室外活動也被迫減少,胃腸道運動速度隨之減慢,食物在腸道“囤積”時間延長,發酵過程增多,不僅容易發生消化功能紊亂,更可能因水分丟失及回吸收過多而增加便秘的幾率。
YES
√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蔬菜如辣椒、茼蒿、苦瓜、豆角、菠菜、土豆、韭菜等,新鮮水果如酸棗、鮮棗、草莓、柑橘、檸檬、獼猴桃等,均含有較多維生素C。
√維生素B1能增進食欲,維持神經正?;顒樱饕嬖谟诜N子外皮及胚芽中,小麥胚芽、豬腿肉、大豆、西紅柿、橘子、香蕉、葡萄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
√維生素B2參與體內生物氧化與能量代謝,促進生長發育保護皮膚毛囊黏膜,可攝入奶類及其制品、動物肝腎、蛋黃、胡蘿卜、香菇、紫菜、橘子、柑等補充。
√鉀可以調節細胞內適宜的滲透壓和體液的酸堿平衡,補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如香蕉、桃子、菠菜、馬鈴薯、大蔥、芹菜、毛豆等。
No
×烈日炎炎,寶寶體力消耗較大,此時必須充分補充營養和能量,因此餐飲不宜過于清淡,那樣反而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不過由于天氣悶熱、暑濕明顯,寶寶的飲食也不能油膩,紅肉過多、比例失衡又會加重胃腸負擔和濕氣,因此營養的重點在于豐富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