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峰+范發君

【摘要】 目的 研究農村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呐R床治療情況和發展, 選擇治療的合理方法。方法 140例農村老年慢阻肺患者, 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中藥組和和西藥組, 每組70例。中藥組患者采用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 西藥組患者采用噻托溴銨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疾病復發率。結果 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6%, 西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9%,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復發率均<10%, 治療后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狀況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且無任何相關的不良反應。結論 對農村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診治, 中藥和西藥的治療方法都同樣有效, 都可以顯著的緩解患者的疾病疼痛, 降低臨床表現, 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使得患者對于治療的滿意度大大提高, 值得在各個鄉鎮醫院得到較大力度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老年;農村;診治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8.061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treatment and development for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ountryside, and to select rational measures in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140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phragmitis decoction for modified treatment,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received tiotropium bromid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ect and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s 88.6%, and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as 92.9%.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recurrence rate < 10% after treatment, and obvious improvement was shown i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reath condition, without any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In treating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ountrysi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re both effective. They can remarkably relieve pain in patients, lower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long with highly improved satisfaction in treatment. These measures are worth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ownship hospital.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nile; Countryside; 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慢阻肺是一種臨床就診率較高的呼吸科受理的臨床疾病, 主要的病變區域在于患者的氣管、支氣管及其黏膜部位, 這些部位產生一系列非特異性的炎癥病變, 惡化后會造成呼吸系統相關炎癥的繼發感染。慢阻肺的病死率和致殘率相比于其他呼吸科的疾病要高出很多, 好發于冬季, 老年人群是患病的主要群體。由于此病的臨床表現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所以及時的診斷勘察十分必要, 早期發現、提前治療、抑制病因的發展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對于治療慢阻肺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1-5], 也對患者的康復具有很多影響。目前老年患者身體免疫力低下, 機體適應力下降等因素造成了患者一旦患病就不宜康復且反復發作, 所以對于老年慢阻肺的治療有了更高的要求, 對治療措施的有效率和根治率有了很多的標準[6-9]。為了研究目前農村老年人慢阻肺的臨床治療情況和發展, 選擇治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合理方法。本院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農村老年慢阻肺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中藥組和和西藥組, 每組70例。中藥組患者中, 男女比例為33:37, 年齡65~75歲, 平均年齡(72.51±3.47)歲, 其中穩定期40例, 急性發作期30例;西藥組患者中, 男女比例為39:31, 年齡63~74歲, 平均年齡(70.68±2.57)歲, 其中穩定期39例, 急性發作期3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慢阻肺患者的診斷標準 ①患者有慢阻肺的既往史;②就診前段時間內并發咳嗽咳痰、明顯喘息、呼吸道分泌物種類增多且數量上升等臨床表現, 還有一部分有發熱的表現;③患者臨床表現如不進行藥物治療, 會出現病情惡化。
1. 3 方法 中藥組患者采用千金葦莖湯加減治療, 藥方為葦莖35 g, 桃仁20 g, 陳皮20 g, 茯苓10 g, 開水煎服, 1次/d, 分3次服下, 2周為1個療程[2]。西藥組患者采用噻托溴銨治療, 噻托溴銨, 1次/d, 15~20 g/次。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疾病復發率。
1. 5 療效判定標準[10] 顯效:經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病情明顯好轉, 各項生命指標趨于正常;有效:經治療后, 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癥狀趨于好轉, 各項生命體征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后, 患者病情沒有變化, 且有惡化趨勢??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6%, 西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9%,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后復發率均<10%, 治療后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狀況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且無任何相關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目前慢阻肺發病較為普遍, 成為臨床上較難診治的不可逆的肺部疾病, 嚴重的還會對整個呼吸系統造成干擾[11-13]。農村的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 身體素質大不如前, 而且農村的生活環境比較臟亂, 所以農村老年慢阻肺患者成為需要加以重視的高危群體。并且隨著經濟的逐步發展, 人口老齡化逐漸明顯, 生活行為的變化, 并發環境污染持續加重等原因使得慢阻肺的發病率和病亡率持續升高, 使得患者和家庭痛苦萬分, 成為了需要社會強烈關注的一大嚴肅的社會衛生話題[14-16]。慢阻肺患者臨床多會出現氣道變態反應, 腫脹、變窄甚至塌陷的相關具體表現, 各處支氣管都被多種炎性分子入侵, 白細胞的相關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數目上升, 有大量炎性滲出物感染患者的正常呼吸系統, 加重病情, 所以必須使用支氣管擴張藥物緩解患者的臨床表現, 對于患者的呼吸困難, 咳嗽咳痰的反應有所幫助, 減少患者的痛苦。目前使用的中藥和西藥應用的方法的原理就來源于此[17, 18]。本次實驗結果顯示, 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6%, 西藥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2.9%,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治療后復發率均<10%, 治療后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狀況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且無任何相關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 對農村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診治, 中藥和西藥的治療方法都同樣有效, 都可以顯著緩解患者的病疼痛, 降低臨床表現, 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 使得患者對于治療的滿意度大大提高, 值得在各個鄉鎮醫院得到較大力度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顧峰琴.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發作期霧化吸入療效觀察與護理. 河北醫藥, 2011, 33(16):2551.
[2] 居里艾提阿比提, 努力曼伊明. 觀察比索洛爾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 中國傷殘醫學, 2015(2):157-158.
[3] 王宏偉, 盧明毅. 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國醫藥導刊, 2014(7):1125-1126.
[4] 周萍, 門垚, 張旭華, 等. 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的價值.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 16(6): 6-7.
[5] 古麗娜爾, 溫且木·吾斯曼. 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的價值.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1):37-38.
[6] 林健濂, 袁建章, 汪得喜, 等. 老年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和肺功能鑒別診斷. 廣州醫學院學報, 2004, 32(2):30-33.
[7] 趙靜, 劉瑞娟. 肺功能檢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中的臨床價值評估. 中國醫藥指南, 2013(26):333-334.
[8] 王亞勤, 鄭彩娥. 應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1):25-27.
[9] 許少英, 劉婧, 冼志蓮, 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負擔的調查分析.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9):914-916.
[10] 張秀蓮, 蔣勝華.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探討. 臨床肺科雜志, 2011, 16(1):67-68.
[11] 王鳳瓊, 劉佳芳, 賴英,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1, 8(5):119-121.
[12] 林秀菊, 趙曉華, 劉云.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9):10-11.
[13] 衛淑靜, 孫麗波, 洪世茹, 等. 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5, 21(16):8-9.
[14] 李建華, 張效予, 宋豐貴. 肺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療效及其評價. 中國老年學, 2009, 29(10):1317-1319.
[15] 李建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辨證治療概要. 中醫學報, 2009, 24(4):9-11.
[16] 李建生, 余學慶, 王明航, 等. 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與實踐.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2(6):1607-1614.
[17] 陸益民, 奚肇慶, 虞樂群, 等.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的療效觀察. 中國老年學, 2013, 33(2): 296-298.
[18] 李艷. 中醫中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探討.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09, 3(5):182-183.
[收稿日期: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