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權是人作為人所享有或應當享有的那些權利,罪犯人權是社會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文明國家的歷程中,不僅需要對人民的權利加以保護,對罪犯的人權也應加以重視和保護,于是就產生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反思和考慮的問題。本文介紹了我國罪犯的人權現狀,列舉了一些目前在保障罪犯人權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罪犯人權保障的改進措施,闡述了罪犯人權保障的意義。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時期,罪犯人權保障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關鍵詞 監獄 罪犯 人權 保障 權利
作者簡介:張進科,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法律碩士(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37
一、罪犯的人權現狀
(一)罪犯權利的平等性
監獄法規定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間必須無差別地享有法律所賦予的各項權利,與此同時還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種義務,沒有人可以例外。我國堅決不允許任何一個罪犯享有特權,秉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犯人,讓每一個犯人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點我國做的比西方國家要好很多,西方國家監獄里的牢頭、獄霸隨處可見,甚至有些監獄還可以用金錢來保釋罪犯,這些在我國都是堅決抵制、絕不姑息的。
(二)罪犯權利的完整性
我國罪犯享有的權利是比較完整的,不僅在服刑改造期間擁有各項權利,而且在他們刑滿釋放之后他們所享有的權利會更加廣泛,也就是說罪犯從被羈押開始,一直到刑滿釋放,這期間都享有權利,任何人都不得干涉和侵犯,當然這不是無中生有,罪犯的權利都是有具體的法律加以規定的。由此可見,我國對罪犯的人權是十分尊重的,我國的監獄不僅僅是服刑機關,更是教育機關,來幫助罪犯改過自新,使罪犯學會運用自己享有的各項權利來保護自己。在這一方面,西方國家的監獄更應該向我國學習才是。
(三)罪犯權利的真實性
我國罪犯的權利不僅僅是停留在書面層次的權利,而是在罪犯服刑期間切實體現出來的。此外,政府也從物質上、組織上、法律上等多個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保障罪犯能夠實施其享有的各項權利。
(四)罪犯權利的限制性
雖然我國罪犯的權利十分廣泛、完整、全面、真實,但是要行使這些權利并不是像普通公民那樣隨意行使,罪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是需要受法律和監獄管理制度限制和約束的。罪犯跟普通公民不一樣,罪犯是比較特殊的,多多少少帶有一定的人身危險性,所以他們不僅不能像普通公民那樣擁有法律賦予的全部權利,而且他們的權利的行使方式和途徑也要受到法律和監管制度的限制,這一點也與普通公民有很大不同。
二、罪犯人權保障存在的問題
(一)罪犯權利實現的制約因素
1.人身權利:罪犯的人格權和健康權容易受到侵犯。盡管有法律規定監管人員不得虐待、毆打或者縱容其他罪犯毆打罪犯,但是還是有少數的監獄警察在管理罪犯的時候缺乏耐心與愛心,經常侮辱、毆打罪犯,公然貶低罪犯人格,致使罪犯的人格尊嚴和人身權利受到嚴重侵犯。其次,為了使罪犯徹底改頭換面,重新做人,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相關規定中專門規定了要對罪犯進行心理矯治,從根本上改造罪犯。這就要求監獄里配備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以及專門心理咨詢辦公室來對罪犯進行心理矯治,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使其重新做人。
2.勞動權利:監獄里相關法律文件明確要求每名罪犯一周參加勞動總時長不能超過四十八個小時,該項規定還要求監獄要根據每名罪犯的自身條件對其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在罪犯的勞動中同時進行思想、文化、技術等教育,多種教育同時開展。但是,目前大多數監獄都單純把罪犯看作“廉價的勞動力”,長時間安排罪犯從事生產活動,有些監獄以“季節性”為由延長罪犯勞動時間,這都嚴重侵犯了罪犯的休息權。
3.與刑罰執行變更相關的權利:法律明文規定罪犯在服刑期間享有申訴、控告、檢舉、辯護等多項權利,然而罪犯的這類權利在現實中卻很難行使,即使罪犯可以行使,行使的情況也很不理想。例如罪犯的辯護權行使起來就很艱難,為什么會這樣呢?首先,監獄相對外界來說比較封閉,罪犯的自由受到限制,罪犯很難接觸到律師,更不用說咨詢和委托律師了,他們有了法律問題只能向獄警來求助,由監管人員來完成這方面的工作,甚至幫助其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礙罪犯辯護權的行使。
(二)罪犯人權保障的缺陷與不足
1.獄警缺少人權、法制意識:獄警等監管工作人員務必要從保障罪犯人權的角度出發,同時還必須要有良好的人權觀念和較高的法治意識。在實踐中,大多數的獄警人權意識、法制觀念十分淡薄,對罪犯享有的權利視而不見、置之不理,他們為所欲為,完全不顧法律以及規章制度,完全按照自己的方法來治獄。甚至有些獄警對罪犯享有的權利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犯人就是該受懲罰之人,不配擁有權利,就應該老老實實待在監獄受刑和接受改造與教育。
2.監獄管理透明度較低:監獄是一個改造罪犯的國家機關,地位十分重要,監獄若要想避免暗箱操作等腐敗現象發生,就必須提高管理制度的透明度,使各項制度都盡可能公開透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監管人員由于對管理透明度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工作時持應付態度、不夠積極,以上種種現象必然會使罪犯改造的積極性下降,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
(三)相關工作部門工作不力
1.部門工作沒有達到協調一致:監獄管理中工作比較復雜,因此執行時就需要與其他相關部門一起合作,這樣才能順利完成,然而在實際操作當中,有一些相關部門對監獄的工作不夠配合與支持,這就致使罪犯的權利經常受到不應有侵犯。因此,監獄管理工作若要順利進行,就要求各個相關部門相互協作,互相配合。
2.監察機關缺乏對罪犯的人權保障 :目前,監察機關對監獄管理的關注度太低,甚至說不愿意去管監獄的事情,這就致使檢察機關呈現出監管不到位、工作不負責的情形。監察部門對于監獄的違法操作不敢或不愿監管,一方面導致很多監管人員的違法、違規行為不被發現,另一方面還可能會侵犯到罪犯的人權。
三、罪犯人權保障的改進措施
(一)物質保障
1.居住方面:監房雖然不能太過于舒適,但是至少也要通風敞亮、安靜整潔,保障罪犯能夠舒適地休息。寒冷地區應該做好取暖措施,加厚被褥,避免監房過于陰冷;而南方用些熱帶地區還應做好避暑措施,安裝必要的制冷措施,使監房夏天時不至于溫度過高。此外,監獄監舍區域搞好綠化,使罪犯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這對于他們的改造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2.醫療保健方面:目前雖然全國監獄系統的醫療衛生條件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罪犯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但是畢竟監獄是一個大社區,罪犯數量也比較多,對于某些的罪犯還應該加以照顧,同時還要做好某些突發性床染病的預防措施。此外,監獄還要給罪犯開展衛生常識教育,使每個罪犯都養成講衛生,懂健康的人。
3.勞動保護與安全生產方面:監獄理應遵守工業和勞動衛生的各項規定,根據國家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安全保護設施。對于那些參加生產作業的罪犯,必須給其發放防護用具,避免其在生產中受傷。對于某些參加高強度生產作業的罪犯還應給其發放保健食品,以確保他們有充足的體力完成作業。
(二)組織保障
為保證罪犯的正當權益能夠得到有效保護,務必提升獄警的業務素質與管理水平。盡管國家已經規定獄警必須通過專業崗前培訓,在熟悉監獄各種業務以后,還要通過考核才能夠上崗就業。但是這并不能獄警隊伍都是優秀的高素質管理者,因此對于已經上崗的監管工作人員,應當對他們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在職教育并要求其作出思想匯報,以此來考察每一個監管工作人員的素質。
(三)社會保障
監管改造工作應該積極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借助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影響來一起改造罪犯。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群體,罪犯也是人,而且罪犯早晚都要刑滿釋放,重新進入社會,因此社會教育對罪犯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社會教育就是在包含罪犯親朋好友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與組織的幫助下,共同對罪犯進行教育改造。
四、罪犯人權保障的意義
(一)有利于人們正確評價罪犯
其實大多數人對犯人這個概念理解的并不到位,一些人認為罪犯因為觸犯刑法,都是一些窮兇極惡之人,應該將其列入“敵人”的行列,對他們不能心慈手軟,應該對其嚴刑拷打;還有一些人以為凡是犯了罪、被判了刑的人,都是壞人,只有壞人才會實施犯罪行為,其實這些都是我國以前的舊觀點。其實罪犯在社會中的地位和關系是都很復雜,他們仍然是社會的一份子,他們仍然屬于某一個國家,他們仍然擁有自己的家庭,我們絕對不能因為罪犯犯了罪就不承認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
(二)為當代監獄制度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我國監獄管理制度是在參考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優秀監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國情逐步建立、發展和完善建立起來的。但是在我們的制度已經基本完善的基礎上,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那就是對罪犯教育改造的效果能不能像預期那樣完美。有學者指出:“罪犯在監獄服刑改造之后,到底會不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位學者的問題很直接,但是也正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在監獄制度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到底能不能實現預期的降低犯罪率,將罪犯教育改造為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這個問題只能讓時間來回答,但是我相信肯定會奏效的。我認為應把保障罪犯的人權作為監獄治獄改造犯人的首要理念,因為該理念不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監獄制度所存在的疑難問題,而且還為監獄法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我國可以早日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了理論參考。
目前,人權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人們對罪犯的人權保障問題更是格外的關注。在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要加倍重視人權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對監獄里罪犯人權的保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罪犯人權保障事業與監獄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一起同步進行,以此來推動罪犯人權保障事業的順利進行和穩步發展。
注釋:
龔慶剛.罪犯人權保障的問題和對策分析.法制與社會.2010(25).67-68.
參考文獻:
[1]張紹彥.中國監獄的發展走向.金陵法律評論.2001(2).
[2]陳佑武.罪犯人權保障理念的提出及其意義.行政與法.2006(2).
[3]周雨臣.新時期罪犯教育的本質與地位探析.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9(2).
[4]馬驁.淺談罪犯人權的保障.法制與社會.2015(8).
[5]柳忠衛.試論罪犯的人權保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5).
[6]趙運恒.罪犯權利論.中國刑事法雜志.2001(4).
[7]葉成國.刑事抗訴標準探討.法制與經濟.2010(12).
[8]韓成軍.檢察機關抗訴權及其優化配置.中州學刊.2012(3).
[9]張小濤.試論行政抗訴制度.安陽工學院.2006(3).
[10]曾凡燕.我國罪犯權利的現狀與反思.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