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目的 探討小兒哮喘患者應用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兒哮喘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患者應用壓縮泵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總有效例數共37例(92.50%),對照組總有效例數共31例(77.50%),觀察組總有效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哮喘患者應用壓縮泵霧化吸入方式治療能取得理想的治療療效,不僅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表現,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建議臨床應用。
關鍵詞:小兒哮喘;霧化吸入;治療療效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十分常見的小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約為0.25%~3.52%,臨床癥狀與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哮喘、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夜間與清晨發作次數較多,部分患者經過治療之后能夠得到緩解或治愈[1]。若沒有及時控制患者哮喘急性發作,那么很有可能引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如心衰、呼吸衰竭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選擇80例小兒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應用不同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以此分析兩種霧化吸入方式的治療效果,內容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兒哮喘患者,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4.15±0.33)歲,病程1個月~4年,平均病程(2.11±0.33)年,輕度發作共11例、中度發作共21例、重度發作共8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11歲,平均年齡(4.35±0.45)歲,病程2個月~4年,平均病程(2.23±0.36)年,輕度發作共15例、中度發作共20例、重度發作共5例。兩組患者均符合全國兒童哮喘相關診斷標準,已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結核感染等疾病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抗病毒、糾正酸中毒等。觀察組應用壓縮泵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將1~2 ml普米克令舒和1~2 ml博利康尼放入壓縮噴霧吸入給藥,壓力為1.4 kpa,流量為4.4 L/min,吸入時間為10~15 min,2次/d[3]。對照組應用超聲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將1~2 ml普米克令舒和1~2 ml博利康尼加入20 ml生理鹽水,通過超聲霧化吸入裝置經規格適宜的面罩吸入給藥,吸入時間為10~15 min,2次/d。
1.3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如下:顯效為患者經治療后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心率恢復正常、哮鳴音消失;有效為患者經治療后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率恢復正常、哮鳴音基本消失;無效為患者經治療后喘息、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病情加重[4]。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顯效共31例(77.50%),有效共6例(15.00%),無效共3例(7.50%),總有效例數共37例(92.50%),對照組顯效共30例(75.00%),有效共1例(2.50%),無效共9例(22.50%),總有效例數共31例(77.50%),觀察組總有效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哮喘是指一種可逆性氣道阻塞和非特異性氣道高反應性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此病的因素較多,多與炎癥細胞和非炎性介質共同作用的結果。臨床表現主要為反復發作喘息、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等,臨床治療將控制氣道痙攣為主要目的,糖皮質激素是小兒哮喘的主要治療方法。傳統治療方法多以口服、靜脈用藥治療為主,其用藥量較大,需要經過血液循環之后才能達到病變部位,治療效果不僅慢而且不夠理想,并且長時間用藥很容易引起高血糖、骨質疏松等嚴重并發癥。
霧化吸入治療能將藥物轉化為氣溶膠,通過吸入途徑直接作用于肺部、下氣道,能取得十分顯著的治療效果。此治療方法具有見效快、療效高、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近幾年已被廣泛的用于臨床治療之中。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較,霧化吸入治療方法具有以下幾個優點:①藥物能以氣霧形式進行持續噴送,能直接、快速的被送至氣道、肺部而起到良好的效果;②藥物被噴送之后能在數分鐘之內起到治療效果,也能促使臨床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效果顯著;③藥物劑量較小,通過局部給藥,小劑量藥物也能起到大劑量藥物的效果,同時能避免全身用藥所帶來的不良反應;④吸入技巧和配合要求較低,適合小兒哮喘患者的臨床治療[5]。
不同霧化吸入方式對于小兒哮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十分不同,目前臨床主要有超聲霧化吸入、壓縮泵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吸入所產生的霧粒較大,但藥物濃度較低,容易加重呼吸困難癥狀,不利于改善患者的的缺氧狀態,并且中度和重度發作患者的呼吸較快,很難將藥物直接吸入深部起到治療效果[6]。壓縮泵霧化吸入是以壓縮空氣為驅動動力,霧粒較小,能保證患者吸入霧粒后的有效沉著,并且能使霧化藥物直達支氣管等器官,對于呼吸道的刺激較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氣道痙攣現象,藥物不需要經過稀釋可直接使用,用藥量小效果顯著,吸入時間也較短,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本研究選擇80例小兒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對兩組患者應用超聲霧化吸入和壓縮泵霧化吸入,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2.50%VS77.5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應用壓縮泵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治療效果,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全發.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0,16(21):17-18.
[2]陳曉.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哮喘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醫刊,2013,48(4):88-89.
[3]潘慶杰.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1,17(29):46-47.
[4]吳宗躍.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125-126.
[5]魏麗艷.不同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1):193-194.
[6]杜秀敬.用不同的霧化吸入方式治療小兒哮喘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14(4):118-119.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