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瓊+杜繼宇+余靜+張毅+謝堅
摘要:目的 觀察血液凈化救治急性重度馬桑果中毒臨床療效。方法 3例急性重度馬桑果中毒患兒采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血液凈化治療。結果 3例患兒均取得滿意療效。結論 血液凈化救治急性重度馬桑果中毒臨床療效顯著, 具有一定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馬桑果;急性中毒;臨床分析
馬桑果又名毒空木,小兒因被當作桑葚誤食導致急性中毒,誤服馬桑果后一般在5 min 最遲在3 h 后出現出現中毒癥狀,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腹痛、嘔吐惡心,有的很快出現意識障礙、抽搐、昏迷及大小便失禁等表現,死亡率比較高[1]。對于輕、中度中毒,通過內科積極對癥治療,治愈率較高,但對于重度中毒,因常規治療措施難以有效清除血液中毒物而死亡。及早、及時有效地救治馬桑果中毒患兒,改善預后是急診醫學重要的一部分,而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血液凈化治療中毒患兒得到了廣泛應用。現就本院兒科救治3例患兒經驗,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1:女, 6歲5月。因“嘔吐5 h余,抽搐3 h”于2016年5月2日17:00入院。患兒家人述有進食野馬桑果(進食量不詳)(同時有4名兒童進食馬桑果出現嘔吐腹痛表現,但無抽搐病史,在當地醫院治療病情緩解),該患兒進食后不久(約20~30 min)出現頻繁嘔吐,嘔吐物為所進食物及馬桑果殘渣,于2 h后患兒出現抽搐,發作時兩眼上翻,面色發紺,口吐白沫,呼之不應,四肢強直,口角歪斜,當地醫院給予洗胃、魯米那靜脈注射等治療后無好轉,發作1次/30 min,共發作3次,抽搐緩解后意識不清。無發熱、咳嗽、腹瀉,無頭部外傷,既往無抽搐病史。查體:體溫37.1℃,脈搏110次/min,呼吸23次/min,呈昏迷狀,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0.2 cm,對光反射遲鈍。頸軟,雙肺未聞及干、濕性啰音音,心、腹陰性,四肢肌張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四肢冰涼,毛細血管充盈時間3 s,入院時查血常規WBC 14.65×109/L,L 22.3%,N 87.5%,HGB 103 g/L,PLT 260×109/L,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腎功能正常,心肌標志物肌鈣蛋白0.065 μg/L,電解質:氯91.6 mmol/L,余正常。大便常規、尿常規均無異常。
病例2:男, 8歲11月。因“嘔吐4 h余,抽搐3 h”于2016年5月16日00:10入院。患兒家人述有進食野馬桑果(進食量不詳)(同時有1名兒童進食馬桑果出現嘔吐腹痛表現,但無抽搐病,在當地醫院治療病情好轉),該患兒食后不久(約10~20 min)出現頻繁嘔吐,嘔吐物為所進食物及馬桑果殘渣,于1 h后患兒出現抽搐,發作時兩眼上翻,面色發紺,口吐白沫,呼之不應,四肢強直,口角歪斜,當地醫院給予洗胃、魯米那靜脈注射等治療后無好轉,發作1次/20~30 min,共發作2次,抽搐緩解后意識不清。無發熱、咳嗽、腹瀉,無頭部外傷,既往無抽搐病史。查體:體溫37.5℃,脈搏100次/min,呼吸20次/min,呈昏迷狀,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0.2 cm,對光反射遲鈍。頸軟,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心、腹陰性,四肢肌張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四肢涼,毛細血管充盈時間3 s,入院時查血常規報告WBC 21.3×109/L,L 6.6%,N 90.4%,HGB 119 g/L,PLT 279×109/L。凝血功能、肝功能及腎功能正常。心肌標志物CK-MB11.99 μg/L,電解質:鈉127.3 mmol/L,氯88.7 mmol/L。大便常規、尿常規均無異常。入院后反復抽搐3~4次。間隔幾分鐘發作1次,1次約10 s以上。
病例3:男, 10歲。因“抽搐2 h余”于2016年5月20日17:30入院。病前7 h有進食野馬桑果(進食量不詳)(同學中有10余名兒童進食馬桑果出現嘔吐腹痛表現,但無抽搐病,在當地醫院治療病情緩解),該患兒入院前2 h患兒出現抽搐,發作時兩眼上翻,面色發紺,口吐白沫,呼之不應,四肢強直,口角歪斜,伴嘔吐,當地醫院給予洗胃、魯米那靜脈注射等治療后好轉。無發熱、咳嗽,腹瀉,無頭部外傷,既往無抽搐病史。查體:體溫37.0℃,脈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意識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0.3 cm,對光反射靈敏。頸軟,雙肺未聞及干、濕啰音,心、腹陰性,四肢肌張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四肢暖,毛細血管充盈時間<3 s,入院時查血常規報告WBC 14.23×109/L,N 93.6%,L 4.8%,HGB 116 g/L,PLT 213×109/L,L 59.2%,N 28.8%。凝血功能及肝、腎功能正常,心肌標志物基本正常,電解質:鈉129.6 mmol/L,氯90.6 mmol/L,鉀3.27 mmol/L。大便常規、尿常規均無異常。
1.2診斷及鑒別診斷 患兒都有進食馬桑果的病史,一起的小兒有類似患者發病,誤服后有明顯的中毒癥狀,嘔吐物中都有馬桑果,故馬桑果中毒診斷明確;對于病史不清楚,不能提供肯定有馬桑果攝入史,應排除其他疾病,如頭顱疾病、外傷、急性胃腸疾病、其他毒物中毒等,一般根據有關病史、查體及完善相關輔助檢查可明確診斷。
1.3搶救措施 入院后立即給吸氧、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苯巴比妥鈉及咪達唑侖鎮靜止驚,硫酸鎂胃管內注入導瀉;禁食;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心電監護監測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并監測尿量;根據經皮氧飽和度調整吸氧,給予呋塞米利尿促進排泄,20%甘露醇5 ml/kg·次,1次/4~6 h靜脈脫水降顱壓及防止腦水腫,保腦、大劑量維生素C保心、糾正電解質紊亂等綜合治療。在基礎治療上給予血液凈化治療,入院血漿置換采用金寶血液凈化機,血液灌流采用費森尤斯公司生產的YTS100炭罐,選擇股靜脈置入雙腔管作為臨時血管通路。應用低分子肝素鈣100 U/kg 抗凝,血泵流速為3 ml/kg·min,3例患兒入院當天給予血漿置換1次,第2、3 d血液灌流1次。
2結果
第1例住院6 d,第2例住院8 d,第3例住院7 d,前2例患者住院期間腦電圖正常,第3例住院期間反復頭昏,出院后半月腦電圖及頭顱磁共振檢查均正常,3例患兒均臨床治愈出院;隨訪2月無任何后遺癥。
3討論
馬桑為桑科植物,生長于山坡或山溝中,我國南方各省多見。馬桑果豌豆大小,圓形多肉,未成熟時呈綠色,初呈鮮紅色,后漸變為紫黑色,味甜略澀,有劇毒。未成熟果實毒性更強,人攝取馬桑果15~60 g 可致中毒。患者誤服馬桑果后一般20 min~3 h發病 ,大部分患者為1~2 h ,對于1次大量誤食患者,可引起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導致心動過緩,甚至心跳驟停;輕度中毒表現為腹部不適、嘔吐、胸悶、頭暈、精神萎靡等,一般能逐漸恢復;重度中毒患者表現為:頭暈目眩、心慌胸悶、頻繁嘔吐、并且很快出現抽搐昏迷,嚴重中毒患者可導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部分抽搐患者經過積極搶救意識逐漸恢復。一般在1~3 d 左右恢復正常,個別重癥患者可能引起智力受損害導致言語障礙等,一般6個月后可能恢復。馬桑果實內含成分主要為氫化馬桑毒素、羥基馬桑毒素、馬桑毒素等,毒素通過刺激大腦皮層引起興奮、痙攣、嘔吐等一系列中毒癥狀,嚴重中毒病人可引起腦水腫、呼吸衰竭,對肺、肝、心、腎等臟器也有一定的損傷作用,死亡率比較高[2-4]。
本組病例大部分患兒因出現中毒癥狀早及發現及時,馬桑果進食量不多,當地醫院入院處理積極恢復,但對于重癥病例可以考慮血液凈化治療。在急診中毒干預中,國外研究證實血漿置換(PE)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重癥急性中毒等疾病是有效可行的[5],血液灌流(HP)是用股靜脈置入雙腔管作為臨時血管通路,通過血液凈化機器將患者的血液從體內引出進行體外循環,采用體外循環灌流器中吸附劑的吸附作用清除毒物,從而達到血液凈化的目的。研究顯示血液灌流可以有效地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中毒,凈化血液中的有機磷濃度,從而改善臨床癥狀。本文選擇的吸附劑為活性炭,能吸附多種毒物,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3例重癥病兒因搶救及時,都恢復良好。
馬桑中毒無特效的救治方法,早期徹底清除毒物和鎮靜,使體內毒物及時最大限度被清除。盡早徹底催吐、洗胃,并及時導瀉清除毒物;但對于重癥病例可以考慮血液凈化治療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后遺癥發生,小兒馬桑果中毒給予血液灌流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1],本文3例重癥中毒因搶救治療及時,都恢復良好。
馬桑果一般每年5~6月成熟,馬桑中毒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建議每年5~6月份社會各級部門、特別是衛生防疫部門都要做好宣教工作,尤其是在學校及家庭要求每個孩子都能認識有毒野果。
在急診治療中,應注意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精神情況與生命體征,應及時采集血標本作電解質、肝腎功能及心肌標志物及血氣分析等檢測。給予吸氧,改善機體缺氧情況。總之,小兒馬桑果中毒給予血液灌流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并且可以有效縮短存活者的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小兒馬桑果中毒的救治體會[J].吉林醫學,2015,36(6):1188-1189.
[2]張春華,王世相.血液凈化方法在急性中毒中的應用[J].中國血液凈化,2006,5(2):87.
[3]吳永珍.食用野馬桑果中毒1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2):380.
[4]劉繪清.馬桑果中毒62 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6):45.
[5]Lazo-Langner A,Espinosa-Poblano I,Tirado-Cárdenas N,et al. 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 in Mexico:Experience from a single institu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2002,70(1):16–21.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