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
摘 要:小學生學習數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習和運用數學語言的過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言表達。思維是語言的內核,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二者的關系非常密切,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課堂教學我們在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數學;語言表達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與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笨梢哉f小學生學習數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習和運用數學語言的過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言表達。思維是語言的內核,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二者的關系非常密切,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數學課堂教學我們在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注意力的無意性很強,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新教材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教材上的情境圖,色彩鮮明、形象生動,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真實而富有童趣,極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生說話的興趣,使他們愿說、愛說。例如:我在教“乘法的結合律”這一內容時,先板書幾個特定的習題(39×25×4、125×72),要求學生用筆算和教師用口算進行比賽。教師一下說出了結果,學生感到茫然,有學生便問,“老師,你怎么這么快得出結果,有什么奧秘呢?您能告訴我嗎?”這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fā),學生自然就有說的欲望。但在說的過程中,要讓說、敢說,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能夠接納學生的想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使學生想說、敢說,真正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發(fā)展了語言,提高了能力,拓展了思維。
二、張開想象的翅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新教材的一個編寫特點就是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完一部分內容,可讓學生到生活中找一找哪里用到了這些數學知識,讓他們提出一些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實際問題,或者是讓學生把自己的解決辦法講給大家聽。比如教學“圖形的拼組”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展開聯想:“你能用三角形拼出美麗的圖案嗎?”同學們拼出的作品有樹、房、船等,有的還賦予這些圖像具體的形象和生命:“老師,我用三角形拼出了一個恐龍。”“我拼出了一只羊?!钡鹊?。生動的語言來源于多彩的生活,能夠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到有話可說,非說不可。
三、通過開辯論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一位哲人說過:“你給我一個蘋果,我也能給你一個蘋果,那么我們手頭還是各一個蘋果;假如你給我一種思想,我也給你一種思想,那么,我們就各自擁有了兩種不同的思想?!鞭q論中討論和交流就是學生在交流思想,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課堂辯論往往是在沒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的,一方要駁倒對方的觀點,就需要即興的拓展思維和組織語言。對學生來說,要在短時間內理清思路,并組織成調理清楚、令人信服的辯論語,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很難做到的。教學中,教師應從簡單入手,開展小小辯論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在動手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的準確性體現著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性體現著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著思維的豐富性。數學本身的特點決定了數學語言要準確、縝密,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說過:“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笆趾湍X一塊兒干,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痹诮虒W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實踐,把心里明白的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根據教材特點,課前布置學生準備充分的學具材料,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通過“折、看、涂、想、說”等環(huán)節(jié)進行。
五、從生活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經常組織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每次讓一位同學準備一道難題,活動時,先讓同學們自己解答,大家紛紛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各抒己見,通過激烈的討論,得出解題的方法,再請同學們將自己的思路向全班同學講解。這種學習方法,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使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高漲。其次教師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允許每個人有不同的意見,在提問時要盡量用“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呢?”“你來講一講好嗎?”等協(xié)商、誘導的語氣。同時當學生說錯時,我會說“沒關系,你再想想看,一會老師還找你”;當學生有獨到見解時,我會及時鼓勵“你真行,肯動腦筋,有創(chuàng)意”。這樣使課堂氣氛顯得民主、和諧,讓學生思想上變得輕松;從而使他們愿意提出問題,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愿意去說自己的方法和過程。這樣就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使用數學怨言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數學語言能力。
六、通過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1.多種形式的討論交流
可采用小組討論、同桌交流、師生互問互答、全班集體評議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也有傾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如教學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時,教師出示例題“小東家有白兔6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黑兔有幾只?”后,并不急于講解這道題的算法,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并說說自己的理由。這樣不但學生積極性高,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應用題的能力,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讓學生小結
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回憶書中的要點。小學生雖然表達能力不強,但通過正確引導,學生還是能正確地概括。例如在課堂結束時可以經常問“你在這節(jié)課中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哪些內容較難?”,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并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字無百日功,言需千日熟。只要老師有目的、有計劃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一定會使學生說的更精彩,說的更智慧,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使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