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華云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5分鐘內要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學目標,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筆者談幾點經驗,僅供參考。
一、簡化教案,理清教學思路
教語文,要在備課上狠下功夫。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如同作戰不能沒有方案、蓋樓不能沒有圖紙一樣,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第一步。一本本教案,傾注了我們教好學生的愿望和心血,也凝結著智慧與辛勞。但是備課充分,也要有所取舍。每次備課前,我都要問自己:這個單元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這堂課究竟要帶給學生什么。心中有一個縝密的計劃,才能爭取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才能讓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去掉盲目性。
我們應該把教學過程的大步驟,每步干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熟記于心,使自己的教學有個清晰的思路。至于備課時那些“殫精竭慮”的準備,只是“有備無患”,課堂上一旦需要,那些具體的語言和方法都又會“招之即來”,靈活地派上用場了。有時候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靈感所至,常會不自覺地蹦出一些恰當而精彩的語言,是備課時所想不到的。
總之,把教案簡化,只考慮總的教學思路,才能把課上活,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靜思默想,用好候課5分鐘
上好課的關鍵是備好課,但備好課以后并不等于就能上好課,因為把計劃付諸實踐,是又一個創造性的飛躍。我們殫精竭慮、精益求精地備課,歸根結底,是要“上一堂好課”。作為一名教師,課上好了,會有一種莫大的成就感。那么,怎樣的課才是好課呢?我覺得,只要在學生身上表現出實實在在的效果,就是一堂好課。
為實現高效課堂,我讓教案不只是停留在教案本上,而是在腦子里“過電影”。在課前5分鐘,我靜下心來,想象著教學的景象,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試講”。在模擬的過程中,抓思路,抓大環節,想教學重點,對教案進行最后一次梳理,在頭腦中強化教案的整體。為保證教學整體思路的暢通,為減輕課堂上記憶的負擔,我還經常會把一些關鍵性的文字材料寫在小紙條上,夾在教學用書的適當位置以備用。這些小小的卡片常常會像“錦囊妙計”一般,為教學帶來便捷。
三、營造氛圍 激發學生興趣
一種熱烈踴躍的課堂氣氛,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師生性情與靈魂提升的沃土。一個好的教師,從上課鈴響起的那一瞬間,就會全身心進入自己的角色,全力引導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學習活動,始終對學生專心觀察,認真了解,耐心傾聽,看他們怎樣讀,讀懂了多少,然后根據學生的信息反饋,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
以前,我在課堂上只想著自己的教案,只想著如何講完自己的課,如何走完自己預定的教學過程,想的只是如何讓聽課的領導和老師給自己一個好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多么有才華,在那樣的課堂上,我和學生其實已經貌合神離?,F在,我非常注意營造課堂氣氛,把握學生的興奮點,特別是每節課的導入語,我總是揣摩再三,力爭用最優美的語言開場。例如,平時開課之前,全班齊誦誓詞:“為成功的人生奠基,愛我鎮中,嚴守校紀,努力學習,做最好的自己!”在學習《童趣》一課時,我這樣安排導入語:“走進初中的門檻,回首童年,兒時的快樂依稀在心間。如果人生是一首歌,童年就是最動聽的那段旋律;如果人生是一幅畫,童年就是最迷人的那一筆?!焙玫恼Z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我就這樣以充滿激情的語言營造和諧的文學氛圍,吸引學生產生孜孜不倦的學習愿望,癡迷于此,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樂此不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知語文的美,讓學生精神愉悅,興趣倍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另外,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對重要的問題不過早下結論,不急于讓學生認同我的意見,而是在學生的閱讀和爭論中求實效,不讓教學走過場。在課堂上,我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看他們是否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有沒有學生心不在焉。如果我們專注于學生,學生是能夠心領神會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愉快而積極地與老師進行真誠的交流,才會思維活躍,敢問愿說,才會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排除學習中的困難,才會愛上老師的課,“親其師,信其道”,這樣的教學才會有實效。
四、運用課件,輔助高效課堂
課件對于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課堂高效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綜合性學習《追溯人類起源》和《探索月球奧秘》,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創設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情境,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升學率高壓之下,學生被動學習,老師唯考是教,語文與生活隔絕,是眼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悲哀。回顧多年的教學之路,腳印盡管歪歪扭扭,深淺不一,但為了語文教學的這一方朗朗晴空,我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精力,盡管第一聲啼哭是稚嫩的,并不是一首好詩,但我愿勤奮探索、努力追求。語文教學任重道遠,構建高效的課堂,初中語文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