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斌
摘要:目的 觀察高血壓病并高脂血癥患者采用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于我院并接受治療的134例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67例,對該組患者給予降血壓西藥硝苯地平和血脂康膠囊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67例,對該組患者給予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血壓和血脂水平變化情況,分析采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4.03%,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89.55%,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血壓和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對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給予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半夏白術天麻湯;高血壓;高血脂癥;臨床效果
高血壓常見于中老年患者中,由于高血壓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是高脂血癥,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疾病兩者相互影響,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針對高血壓并高血脂癥的治療研究很是必要[1]。本文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134例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67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煎服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于我院并接受治療的134例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西醫診斷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規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和血脂異常的臨床診斷標準,中醫辨證診斷標準則為患者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胃脘痞悶、患者下肢酸軟無力或者輕度水腫,大小便異常等。按照隨機的原則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者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67例,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39例,年齡在41~75歲,平均年齡(59.95±8.74)歲,病程10個月~12年,平均病程(3.96±1.24)年;觀察組67例,女性患者27例,男性患者40例,年齡在40~77歲,平均年齡(60.38±8.84)歲,病程9個月~13年,平均病程(4.11±1.32)年。兩組患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口服常規降血壓西藥硝苯地平和降血脂藥物血脂康膠囊進行治療,治療方法為:口服物硝苯地平緩釋片20 mg/次,3次/d,口服血脂康膠囊2粒/次,2次/d,于早、晚服用,連續服用3 w為1個療程,共需要用藥3個療程;對于觀察組患者則給予煎服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藥方主要成分為:山楂15 g,鉤藤15 g,丹參12 g,茯苓12 g,紅花12 g,地龍9 g,半夏9 g,白術9 g,天麻9 g,橘皮6 g,每天于飯前熱服,連續服用2 w為1個療程,共需要用藥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1 w前和治療1 w后測量兩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變化情況,并采集患者空腹血檢測血清中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丙二醛(MDA)等指標變化情況。
1.4療效判定 根據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將其分為:①顯效:患者舒張壓、收縮壓明顯下降且下降程度>20 mmHg或者恢復到正常水平,TC、TG、Lp-a、MDA等血脂指標下降程度均≥20%;②有效: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有所下降且下降程度<20 mmHg或其中一項恢復到正常水平者,TC、TG、Lp-a、MDA等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為下降10%~19%;③無效:患者的舒張壓和收縮壓無明顯的變化,TC、TG、Lp-a、MDA等血脂指標下降<9%。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結果呈顯效的例數為43例,有效的例數為20例,無效的例數為4例,治療的有效率為94.03%;對照組患者治療結果呈顯效例數為39例,有效例數為21例,無效例數為7例,的有效率為89.55%,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相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和血脂等指標的變化情況年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各項血壓和血脂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血壓和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兩組相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大量的醫學研究表明,如果對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單純運用西藥進行治療,雖然能夠快速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和代謝,降低血壓和血脂水平,但是預后容易復發,而采用中藥進行治療能夠直達病機,治療效果顯著且不易復發 [2]。中醫變辨證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頭痛”的范疇,高血脂則是由于患者體內脂質食物增加,藥物或者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基因缺陷造成的脂質代謝異常,從而引起血清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增加[3]。本次研究采用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其中半夏燥濕化痰、白術健脾祛濕、天麻平肝熄火,配以丹參、茯苓、地龍、山楂等中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壓和血脂水平。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94.03%,對照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為89.55%,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者各項血壓和血脂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并高脂血癥患者給予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劍英,朱文元.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痰瘀互結型高血壓病并高脂血癥60例[J].中國傷殘醫學,2014,03:117.
[2]朱明,楊久云.加味半夏白術天麻湯聯合溫膽湯治療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40例[J].河南中醫,2015,11:2857-2859.
[3]朱梅,李運倫.半夏白術天麻湯及其加減方對高血壓伴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水平影響的系統評價[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06:980-982.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