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靜芳
摘要:目的 探究對銀屑病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其治療效果的影響作用。方法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銀屑病患者68例,隨機分作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對干預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與情緒改善情況。結果 干預組治療總有效率(91.18%)較對照組(70.59%)高,差異具統計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焦慮、抑郁心理改善較對照組優,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銀屑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不良心理,推薦應用。
關鍵詞:銀屑病;針對性護理;療效
銀屑病又稱作牛皮癬,為臨床常見復發性慢性皮膚炎癥疾病,發病周期較長,且反復發作難以根治,給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病情折磨以及長治治療產生的費用等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以及經濟壓力,因此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對治療失去信心,影響疾病的治療[1]。我院對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4例銀屑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理想,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銀屑病患者68例,均符合《臨床皮膚病學》有關銀屑病的診斷標準,并排除合并其他類型皮膚疾病、身體殘疾、嚴重臟器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患者。將其隨機分作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干預組女19例,男15例;年齡為20~63歲,平均年齡為(56.72±4.32)歲;病程為5個月~12年,平均病程為(7.62±2.35)年。對照組女18例,男16例;年齡為20~64歲,平均年齡為(56.56±4.41)歲;病程為6個月~12年,平均病程為(7.83±2.64)年。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如飲食護理、局部皮膚護理、休息指導等,在此基礎上對干預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大部分銀屑病患者缺乏對銀屑病的正確認識,有的認為該疾病會傳染而產生自卑心理,有的因不了解銀屑病的治療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而未能有效地配合治療。對此,護理人員應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介紹銀屑病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其對銀屑病的認知,提升治療信心,在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操作中有效地配合。
1.2.2心理護理 銀屑病病期漫長,易反復難根治,患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極易產生煩躁、焦慮、失望、悲觀等不良心理,失去對治療的信息,使治療工作難以順利地開展。對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觀察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主動同患者溝通,并采取針對性的教育與開導,減輕其心理負擔,樹立對抗疾病的勇氣與信心。
1.2.3皮膚護理 應加強患者皮膚的護理指導,指導患者選用質地柔軟、款式寬松的棉料衣物,以避免衣料摩擦引起皮膚的不適。注意做好皮膚的清潔,洗浴時避免水溫過高或過冷,以37~38 ℃為宜,并用尿素軟膏涂抹于發病部位,2 次/d,使發病局部皮膚保持滋潤。同時定期換洗床單被褥并進行嚴格消毒。囑咐患者在出現瘙癢時應遵醫囑涂抹止癢藥物,禁止擅自大面積涂抹大量藥物,避免使用堅硬物品或手抓撓發癢部位,并叮囑患者定期修剪指甲,以免造成局部皮膚的破損與感染。
1.2.4眼部、口腔以及高熱護理 銀屑病患者主要采取免疫制劑、激素制劑進行治療,因此易出現眼瞼外翻、結膜充血、唇黏膜干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并發癥,應加強眼部與口腔的護理,對唇粘膜干裂或口腔感染患者應遵醫囑給予對癥藥物治療,眼瞼外翻、結膜充血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療。同時應加強患者體溫監測,如患者體溫升高至37.5 ℃以上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并指導患者增加飲水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1.3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分為3個標準,皮損明顯改善,病變面積縮減60%以上為顯效;皮損好轉,病變面積縮減25~60%為有效;皮損無明顯好轉,病變面積縮減25%以下為無效,有效與顯效相加計為總有效[2]。②分別采用SAS與SDS評分量表評價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況,SAS評分大于50分表示存在焦慮,SDS評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且評分越低焦慮、抑郁癥狀越輕[3]。
1.4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以SPSS20.0軟件統計處理,分別以百分率與(x±s)形式記錄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并分別經χ2與t檢驗,P<0.05為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兩組療效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總有效率較高,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心理改善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評分如表2所示,干預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比對照組優異,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銀屑病主要表現為斑塊覆有銀白色鱗屑或者紅色丘疹,伴有瘙癢,主要分為膿胞型、關節病型、紅皮病型以及尋常型4種,最后一種最為常見[4]。目前臨床尚無根治銀屑病的確切方法,主要采取免疫制劑、激素制劑等緩解癥狀[5]。在治療的過程中,銀屑病患者極易因為病期漫長,病情反復而產生失望、煩躁、抑郁、焦慮、悲觀甚至絕望等消極心理,對患者的康復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對其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病情、心理等方面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促進患者的康復。本次研究中,干預組的臨床療效與心理改善情況均較對照組優,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銀屑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其療效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綜上所述,對銀屑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心理,推薦應用。
參考文獻:
[1]甘永梅,唐衛民,蔣麗君,等.銀屑病患者治療依從性與社會支持現狀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15,13(21):2109-2110.
[2]王麗華,王燕,王若新.甲氨蝶吟聯合環磷酞胺治療銀屑病關節炎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5,24(09):670-672.
[3]王紅霞,張美玲,談翠.護理干預對銀屑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航空航天雜志,2015,26(09):1170-1171.
[4]Wang R C,Levine B.Calcipotriol Induces Autophagy in HeLa Cells and Keratinocytes[J].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11,131(4):990-993.
[5]陳麗娜.針對性護理對銀屑病患者療效的影響[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5,27(04):74-7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