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華+倪浩東+唐慶生+奚鵬山+周順榮+夏安樂+何斌+周曉畏
摘要:目的 評價彎頭型血管造影導絲(即泥鰍導絲)與斑馬導絲在輸尿管鏡手術插管中的效果優劣。方法 120例患者隨機分為泥鰍導絲組、斑馬導絲組,均為60例。輸尿管鏡在導絲引導下的進輸尿管開口,首次插管如果5 min未成功則交換導絲重新插管。觀察插管時間、插管成功率及副損傷情況。結果 首次插管成功率泥鰍導絲組96.70%高于斑馬導絲組83.30%(P<0.05),插管時間兩組對比(P>0.05);交換導絲后,斑馬導絲成功率仍低于泥鰍導絲 (P<0.05)。術后輸尿管開口損傷發生率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輸尿管鏡進輸尿管開口操作中,泥鰍導絲插管優于斑馬導絲,在困難插管時可以替代斑馬導絲。
關鍵詞:輸尿管鏡;泥鰍導絲;斑馬導絲
在輸尿管鏡進入輸尿管開口操作中常使用斑馬導絲。筆者經2012年起使用彎頭型血管造影導絲(常稱泥鰍導絲)操作,發現泥鰍導絲輔助進鏡可以減少操作時間,提高成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根據B超、CT或CTU檢查有輸尿管鏡操作指征,采用回顧性隨機對照研究方式共納入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齡23~82歲,隨機均分為泥鰍導絲組、斑馬導絲組。泥鰍導絲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齡(61.7±12.4)歲,輸尿管結石42例,輸尿管良性狹窄16例,腹盆腔惡性腫瘤術后繼發腔外壓迫輸尿管狹窄2例;斑馬導絲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61.0±12.3)歲,輸尿管結石45例,輸尿管良性狹窄15例,腹盆腔惡性腫瘤術后繼發腔外壓迫輸尿管狹窄2例。比較兩組患者性別比、平均年齡、病因組成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器械及附件 Wolf輸尿管鏡。TERUMO公司的彎頭型RADIFOCUS血管造影導絲(即泥鰍導絲),該導絲全程親水性,長150 cm,外徑0.89 mm,頭端呈J型彎曲;Boston公司黃斑馬超滑親水性軟頭導絲,長150 cm,外徑0.91 mm,帶有5 cm的親水性不透X線頭端。Storz顯示系統。
1.3方法 所有輸尿管鏡操作者及配合者均有豐富的操作經驗(操作例數超過1000例),術前常規靜脈麻醉,麻醉效果滿意后,患者取截石位于手術臺,手術野常規碘伏消毒,鋪無菌巾單。插入F8導尿管,沿尿管直視下插入F8-9.8輸尿管鏡,鏡下觀察輸尿管開口,沿輸尿管插入泥鰍導絲或斑馬導絲。插管時間以5 min為限,如超時未成功則交換導絲,如再次插管超過5 min則視為插管失敗,放棄插管。采用其他技術(如腎造瘺)。術后觀察輸尿管損傷情況。
1.4術后輸尿管損傷的診斷標準 ①粘膜擦傷:僅粘膜部分鏟起,發白;②輸尿管裂傷:損傷達輸尿管肌層,伴有明顯的出血;③輸尿管穿孔:可看見輸尿管外周圍組織;④輸尿管斷裂:輸尿管連續性完全中斷。
1.5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泥鰍導絲組、斑馬導絲插管 一次性插管成功在泥鰍導絲96.70%(58/60),優于斑馬導絲組83.30%(50/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5 min插管失敗,泥鰍導絲組換斑馬導絲組,插管都沒成功;在泥鰍導絲被換成斑馬導絲后成功率為90.00%(9/10)。泥鰍導絲組插管時間(1.18±0.75)min低于斑馬組的(1.15±0.79)min,統計學上無顯著差異(P>0.05);交叉插管后,總插管時間泥鰍導絲組(1.27±0.74)min,斑馬導絲組(2.19±1.02)min,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術后輸尿管損傷情況 泥鰍導絲組有1例,斑馬導絲組有9例,組間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8例為輕度,經對癥處理后好轉。1例繼發輸尿管開口狹窄,留置雙J管1年后好轉。
3 討論
李遜等報道28例輸尿管鏡術所致的嚴重并發癥中,輸尿管斷裂4例,黏膜撕脫22例,全程撕脫2例,行各種輸尿管修復手術9例,28例中6例換腎在術后1年左右被切除。陳達等認為由于進鏡時輸尿管鏡與管口有一定角度,且輸尿管壁段相對狹窄,不易看清導絲,掌握不好輸尿管走向而造成損傷。Schustor等報道輸尿管鏡操作導致的輸尿管損傷發生率約為3.00%。劉元曉等報道輸尿管口損傷、黏膜下假道形成發生率為4.35%。置鏡失敗原因主要為造成輸尿管鏡或導絲進入困難。因此,導絲成功進入輸尿管開口是行輸尿管鏡操作的關鍵,迅速而順利地進鏡可有效地減少輸尿管損傷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李擎東等認為在輸尿管鏡操作時應盡量利用導管和導絲進行探路,然后在其引導下進鏡,如果直接進鏡容易引起損傷。傳統輸尿管鏡進鏡操作時使用輸尿管導管或斑馬導絲探路,筆者發現其安全性不如泥鰍導絲。泥鰍導絲連接所有的親水膜,親水涂層吸附和保留液體,減少導絲摩擦阻力,保持超光滑表面,容易通過極窄間隙,其核心的鎳鈦記憶合金具有良好的靈活性,150 cm的長度不可以旋轉。斑馬導絲只有5 cm是親水的一面。在插管利用泥鰍導絲的彎曲性、可旋轉性等特點,通過調整距離,張力和角度。也可以利用泥鰍導絲柔韌性使其反彈進入。容易插管的情況下泥鰍導絲和斑馬導絲沒有明顯差異,插管時間相似,但在交換導絲后,泥鰍導絲插管有很高的成功率(90.00%),斑馬導絲卻無能為力。不管是成功率還是操作時間,泥鰍導絲明顯優于斑馬導絲,這可能與泥鰍導絲外附親水涂層及可以旋轉的特性有關。進一步分析,術后粘膜損傷可導致出血、繼發輸尿管狹窄。兩組術后粘膜損傷的發生率為1.70%(1/60)和11.60%(7/60)。分析原因為斑馬導絲與泥鰍導絲柔韌性不同,若合并輸尿管開口狹窄或輸尿管內后向型開口,在輸尿管鏡沿導絲進鏡時,將導致導絲與輸尿管產生較大的剪切力,可損傷輸尿管。因泥鰍導絲的超滑特性及良好的柔韌性,可將損傷降低到最小。
綜上所述,在輸尿管鏡進入輸尿管開口時應用泥鰍導絲比斑馬導絲更易于插管,尤其在插管困難時可以取代斑馬導絲插管。
參考文獻:
[1]李遜,曾國華,陳文忠,等.輸尿管鏡術嚴重并發癥原因分析和處理體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25(6):431-432.
[2]陳達,白焱,夏溟,等.輸尿管鏡手術中醫源性損傷的診治體會[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12):921-923.
[3]Schuster T G,Hollenbeck B K,Faerber G J,et al.Re:Complications Of Ureteroscopy:Analysis Of Predictive Factors[J].Journal of Urology,2001, 167(4):538-540.
[4]李擎東,胡平成,樊皓明,等.輸尿管鏡手術醫源性損傷原因分析和防治對策[J].國際泌尿系統雜,2011,31(5):580-582.
[5]郝麗娜,馬鴻鈞,趙暉,等.輸尿管鏡醫源性損傷的防治[J].中國內鏡雜志,2002(7).
[6]黃甫初,王良圣,魏鴻藹.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分析[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8).
[7]趙永體,崔志剛,董雪長,等.經輸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的體會(附100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03(1).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