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明
摘要:目的 淺談影響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生化檢驗,觀察檢驗效果及各因素的影響情況。結果 本組145例患者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為82.76%(120/145),異位采血的各指標均優于同位采血,差異顯著;放置1 h的各指標優于放置3 h與6 h的指標,放置3 h的各指標優于放置6 h,差異顯著;正常標本的各指標優于溶血標本,差異顯著;重復離心的AST高于離心1次,而UA低于離心1次,差異顯著。結論 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較高,但仍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實踐中應積極開展質控管理。
關鍵詞: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檢驗結果;準確性
生化檢驗十分重要,其結果是否準確對臨床診治有著直接的影響。根據全面與準確的檢驗結果,臨床醫師可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診治方案[1]。近幾年,在先進檢驗技術與設備支持下,生化經驗精準性大幅度提高,但實踐中仍受一系列因素的干擾。因此,檢驗人員應結合各影響因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對策,以此達到質控目標。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了其臨床資料,明確了有關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了145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70例,年齡21~80歲,平均年齡(45.3±4.2)歲。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無嚴重器質性疾病、精神疾病。
1.2方法 患者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采用日本TOSHIB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與配套試劑,低溫高速離心機,離心15 min,3000轉/min,檢測丙氨酸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甘油三酯(TG)及尿素(UA)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及各因素對相關指標的影響[2]。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以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生化檢驗結果準確率為82.76%(120/145),各因素對檢驗指標的影響:
2.1異側與同側采血 異位采血部位的AST、ALT、TG及UA均優于同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放置時間 放置1 h的ALT、AST、LDH、GLU均優于放置3 h、6 h,放置3 h的各指標均優于放置6 h,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正常與溶血血液 溶血標本的ALT、LDH、GLU與CK均高于正常標本,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離心次數 重復離心的AST為(28.5±2.1)U/L高于離心1次的(22.5±3.8)U/L,重復離心的UA為(1.2±0.3)μmol/L低于離心1次的(1.5±0.2)μmol/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檢驗醫學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內容便是生化檢驗,其作為臨床診斷、治療、預后等輔助手段,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生化檢驗質量得到了醫護患高度關注。為了降低生化檢驗失誤率,檢驗人員應明確各影響因素,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方案。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4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結果為檢驗準確率為82.76%,異位采血、放置1 h、正常血液的各指標優于同位采血、留置3 h與6 h、溶血標本,差異顯著;同時重復離心影響著AST、UA。有關學者[3]以200份樣本為研究對象,經單因素分析顯示,放置時間、采血部位、離心次數及溶血情況等與檢驗準確性有關與本研究報道一致。
3.1采血時間、體位及部位 相關學者[4]研究指出,同一患者因采血部位及時間不同,其標本檢驗準確性各異,主要是因患者身心狀況均影響著檢驗指標,如果患者體位調整,由臥位到立位,則其TC、TG等均會明顯升高,一旦患者情緒過于緊張,則會造成血糖升高。因此,檢驗前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清晨空腹,并盡量坐位采集。根據臨床實踐可知,危重癥患者因需要輸液治療,若采集輸液側血液,則會受輸液藥物影響,因此,靜脈滴注時盡量不采血,即便采血,也應選取異側部位。
3.2放置時間 生化檢驗標本應盡早分析,通常應1 h內離心,2 h內檢測,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則會降低酶活力,同時樣本中的水分也會蒸發,致使檢驗指標升高[5]。因此,臨床工作者應根據有關要求,及時送檢。
3.3標本狀態 生化檢驗中極易受溶血影響,主要是止血帶扎過久、穿刺部位用力拍打、抽血用力過大、針頭過小等造成的,而溶血后紅細胞破裂增加了ALT、AST等含量[6]。
3.4離心次數 重復離心會破壞紅細胞,主要是因過度擠壓,造成了其內外物質交換,同時也會引起部分物質性變。因此,臨床實踐中因盡量控制離心次數。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受諸多因素影響,臨床上應積極預防,以此保證檢驗質量。
參考文獻:
[1]賈正友.血液標本存放的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2(05):118-119.
[2]劉新記.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6(08):19-20.
[3]梁曉光.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原因及完善措施的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13(05):136-139.
[4]王俊.淺談血液標本發生溶血對血液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02):33-34.
[5]謝寧芳.淺談影響生化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J].中外婦兒健康, 2011(8):259.
[6]文波.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5-236.
編輯/周蕓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