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雅詩
摘 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關乎民生的大問題,一個地區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的高低是這個地區食品安全的社會基礎指標。居民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有助于打壓破壞食品安全秩序的不良商家的囂張氣焰,有助于居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本次對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庵埠鎮居民食品安全意識進行調查,旨在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讓居民提高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從而有助于他們遠離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陷阱以及不良商家,使他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食品安全意識; 食品安全知識 ;食品安全監督
一、調研區域概況及調研對象
1.區域概況
廣東潮州市潮安區庵埠鎮是一個食品重鎮,有著悠久的食品生產的歷史。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庵埠憑其強烈的市場意識和依靠科技進步的創新精神,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發展集團化規模化生產,使食品工業不斷煥發生機和活力,成為潮安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
2.調研對象
本次調研采取的方式是問卷調查法,選擇安埠鎮居民社區,隨機抽取400民居民進行調查,問卷當場回收。
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0-75歲之間的當地常住居民。且精神狀況良好,溝通無障礙,并獲得知情同意者。并將調查對象年齡組成分為四組:少年組(10-20)共47份、青年組(20歲到35歲)、中年組(35歲到55歲)、老年組(55-75歲)。
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1.居民食品安全意識不容樂觀
日常購買食品時,居民所關注的問題中主要以食品是否過期變質以及藥物殘留超標為主,但對轉基因食品安全以及非法添加等問題關注度不高。并且,對一些過時觀念仍有所保留,過半的居民存在并認可“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種觀念,其中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當地日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比較大的關聯,這種觀念會造成對食品安全衛生的忽視,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對自身對家人造成損害。同時,少年組還存在喜歡在街邊流動攤販購買小食品的情況,這些食品易受各種污染,如生物性污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化學危害(重金屬);物理危害(灰塵、頭發)等,長期食用將產生更嚴重的后果。
2.食品安全知識了解度不盡人意
調查包括了對QS標志的含義了解、綠色食品概念的了解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等。大部分居民表示在購買包裝食品的時候并不會過多的去關注這些細節,最多只是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看食品有沒有過期,而不會關注帶有專業性的標識,多數甚至居民表示價格才是他們最關注的重點。接受調查的大部分人表示僅對QS食品質量安全標識有過印象,且均為青年中年人,并且有過一定的相關工作經歷。少年組及老年組均表示對于這些知識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部分的人表示了解這些食品安全標識并沒有太多的意義,也不會去關注它。更有人提出,由于監管層面的原因,即使食品包裝上有這些標識也不一定讓人放心。
3.消費者自身維權態度消極
居民對于當地的食品監督的完善還是擁有一定的信心,但是在處理方面,卻大多選擇忍氣吞聲,而不是積極舉報。同時居民反映出“自己貪圖東西便宜,后果就當是買個教訓”這樣的消極心理。這不僅使消費者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同時助長了不合格生產商、經銷商的惡氣,使不法行為鉆空子,為所欲為。消費者不僅是各類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服務和消費對象,同時也是食品安全防范的重要參與者和支持者,消費者消費之后的體驗對于發現假冒偽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欣慰的是,部分消費者會選擇找消費者協會或者其他的方式進行申述,但大部分人表示選擇這種方式不靠譜,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得到的回報并不多。還有少部分人表示會去找商家理論賠償。
4.保障食品安全途徑有待提高
在進一步的詢問中,不難發現當地居民參與監督的途徑非常少,大部分人遇到問題想投訴不知道應該怎么進行,只能找商家解決或者忍氣吞聲。讓消費者參與進食品安全監督這一環節,能提高居民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同時增強有關部門的責任感。居民普遍認為,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企業方面要自律,不生產將假冒偽劣食品,從源頭把關,杜絕有毒有害食品的生產。第二點是政府的方面,監督部門要加強對于食品安全的檢測把關,要及時公布假冒偽劣食品的相關信息,加強對有關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同時消費者自己也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相關建議
在對以上問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靈活運用媒體,提高社會食品安全關心度
食品衛生習慣的不科學和膳食結構的不合理會導致很多疾病,特別是與慢性病的發病及死亡關系密切。營養不良可以導致各種急性營養缺乏病。此外,不合理的飲食衛生習慣還可導致肥胖、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可以根除因飲食習慣不良而導致的疾病。
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平臺,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相關報道,如食品安全重大事件、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健康飲食方法等,不要讓居民成為食品安全方面的文盲。通過媒體宣傳,人們得以了解、接受現時更科學的觀點,從而摒棄舊時錯誤的帶有誤導性的一些觀念,有效避免這些問題毒害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因飲食習慣不良而導致的疾病。同時,各學校應以講座、課程等形式,從少年入手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2.增加維法途徑,提高居民維法意識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地居民參與監督的途徑非常少,解決此問題可通過提高民眾參與度的方法,如政府部門提供一些渠道,使食品監督的體系之中可以有民眾的一個位子,讓他們能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督這一環節中,使全民參與監督。同時,相關部門也應該加大透明度,努力使食品監測數據更加公開、透明,避免影響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如今我國雖然也有一些針對消費者的舉動,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過于強調政府和食品相關企業的職責。
食品安全是一個基本的公共衛生問題,與每個人有休戚的利害關系,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群眾,應增強維法意識,做到能夠識別、拒絕消費、積極舉報、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把好“從田間到餐桌”的最后一關。
參考文獻:
[1]饒永華.長沙高校學生食品安全意識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05.DOI:10.7666/d.y813646.
[2] 趙紅燕.張家口市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0.DOI:10.7666/d.y185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