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
摘 要:過程化考核,是指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學習積極性等情況進行全面而綜合的考量。為了適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改革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實現對學生全方位、多元化的考核,本文針對傳統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過程化考核的思路,并對其提出了幾點思考。本文認為現代社會,應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應該努力擯棄傳統教學考核模式的不足,鼓勵采用更多學生喜聞樂見、能夠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方式等,以平時考核、實際考核等為主,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知識掌握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過程化考核;問題;建議
一、傳統過程化考核模式存在的問題探討
一般意義上,傳統的過程化考核模式還是沿用考試方式,都在學期末對學生進行一次性考核。然后融入過程化考核元素,例如平時成績(出勤率和課程作業)占30%,期末成績占70%等類似方式。這種方式雖然結合了學生的平時成績,總歸來說,還是一種以應試為主的教育考核方式,它還具有以下特點,也存在以下缺點:
1.采用筆試等考試形式為主
現在學校里的過程化考核,多數還是沿用一般的筆試、閉卷或者開卷的方式,以課程理論知識為題進行考核,這種考試方式有其特別大的優點,例如使得很多學生記憶了大量理論知識,但這種考核方式也正因為注重理論也往往容易忽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對于很多與實踐相關的課程來說,技能的學習也很重要。采用理論考試等固定的套路,會使很多學生平時松懈、考前突擊,通過投機取巧獲得考試的成功,這種考試方式容易失去考試的最終目的,失去其所具有的學生實際能力掌握的評估、反饋等功能。
2.容易忽略日常學習
傳統的過程化考核以期末加平時成績的方式,雖然加入了平時成績,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平時成績往往會以幾次作業等形式來評定,也是具有明顯應試特征的考核方式,容易讓學生掌握考試的特點,忽略日常的學習。很多學生平時上課并不會認真聽講、認真思考,而是選擇通過好的作業和考試之前臨時抱佛腳的突擊學習方式獲得好的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學生并沒有真正地掌握所學知識點,使學生形成長久記憶。同時,這種考核方式也存在對任真課堂學習的學生不公平的現象,也會逐漸消磨認真學習的學生的積極性,陷入一種困惑境地。
總之來說,當前所謂的過程化考核方式,判定學生的成績也存在一些瑕疵和偶然性,比如,學生在考試期間的生理、心理狀態不穩定也有可能影響了其成績,但其平時有可能是個大膽動手、努力創新和思考的好學生。靠平時的作業考核加期末考核等并不能實時反應學生的良好技能,也許,新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考試考核方式可能需要加入更多學生在實際思考和動手等方面的內容,以一種能綜合考察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新的考核方式,來反應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二、實施過程化考核的幾點建議
針對現行過程化考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筆者進行了思考,認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思考、考核方式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良好的教學方式要以讓學生掌握知識,并不拘泥于一種形式等,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具體概述為以下幾點:
1.注重平時,必要時可以推行免試等激發學生積極性
考試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是用來檢查學生學習狀況的。考試的終極目的在于學生掌握知識,引發學生的思考與創新能力等。對于學生群體來說,由于青年群體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不能持之以恒等問題,實際在推行過程化考核過程匯總,可以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主來誘導學生學習,不局限于固定形式。如,在實施過程化考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考慮加大對學生平時考核的比例。因為在學習方式上,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其實更能反映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水平和能力。當然這個平時成績可以考核的是學生的認真學習、認真思考等,比如,課堂提問中如果學生的思考非常有想法、有創新,完全可以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當然,必要時,如果學生實際思考與知識掌握能力足夠,也可以推行免試來激發學生積極性,學生為了爭取免試的機會,更加愿意在課堂上思考,愿意通過自身的思考來爭相獲取免試的機會,不失為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的好方法。
2.注重課堂討論,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展開
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對于考核來說,課程的考核評價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并通過適當的考核方式,反饋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情況。現在在課堂上,學生打瞌睡、玩手機等不認真聽課的現象屢見不鮮。一方面,可以歸咎于學生的自主能力差,另一方面,也可歸咎于課堂教學形式的乏味和平淡。針對校園普遍存在的平時不認真學習、出勤率低、曠課等情況,老師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平時課堂的出勤率、上課積極參與情況等加入考核,但另一方面也要意識到學生群體,作為年輕人課堂注意力分散,教學更加注重積極引導才是。比如在課堂討論環節,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或者討論可以讓學生采取他們喜歡的方式,授課老師作為參與者參與,在學生提問或者回答問題時插入引導,作為粉絲等形態來和學生探討,還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如將學生提問的有趣問題作為筆記記下來,為學生在課堂上提問或回答問題時拍照、攝影記錄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當然這種方式也存在很多的好處,它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為老師進行下一步的教學研究積累了素材。
3.考核內容要以實際問題為導向
學生考核,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核,不是考核作業完成、死記硬背知識點的過場,更不是對學生成績的鑒定。考核學生,應該以實際問題為導向,不能一味地圍繞教材的知識點,應該適當地拓展,通過不同實際問題形勢全面考察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評估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考核方式上,老師可以結合學生需求,實時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些也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等,幫助學生學會搜集資料、掌握工具方法等。如,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可以調研學生的興趣點,根據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規劃,學生以解決問題的論文論述等都可以作為成績打分的標準,即將課程從考試變為考察,這種方式是對大家平時所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核,培養大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防止學生只停留在對課程知識點的死記硬背上,同時也利于教師能采用更多更靈活的考核方式。并且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和實踐將結合,充分考核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過程化考核的重點。
4.增加實際訓練的內容
過程化考核既然要幫助學生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的考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老師開展教學,一方面,將理論融于實踐、另一方面用實踐幫助理論學習,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如課堂教學可以開展實驗教學和情境教學等,利用精心設計的模擬實驗和情境短劇深化學生對相關原理的理解。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參加多實際訓練內容的制作等,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比如教學形式上,現階段比較流行微課或者網絡教學等,老師可以邀請學生參與設計畫面、內容等寓教于樂,使學生直接獲取了實踐知識,當然,也使學生通過參與更加有動力去學習各種知識。當然,老師也可以組織各種實踐活動等,通過組織社會實踐,使學生能夠更加廣泛地與社會和企業進行接觸,從而拓寬學生獲取實踐知識的途徑和渠道,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對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此外,在這過程中,老師可以鼓勵學生撰寫實踐報告、心得體會等,增加學生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張宏濤,曹仰杰.過程化考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中國電力教育.2013年第5期.66-67.
[2]高飛,劉羽南.開展過程化考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6月.7-8.
注:北京市教委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聯合項目(2015-1h07資助)。
(100038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