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4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西部高原積極防治包蟲病在中國的西部地區,景色迷人且極具文化多樣性,但也是一種罕見絳蟲的多發地,它們會在人的內部器官形成緩慢變大的包囊。這種病通常會潛伏多年且毫無癥狀,但感染這種病發生病變的話,死亡率超過90%。全球約有100萬患者且每年導致數萬人死亡。在每年新出現的約20萬患者中,超過一半發生在中國。
幸運的是,中國有關部門已在治療和預防該疾病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近10年來新疆包蟲病發病率已從5%降至不足1%)。新疆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包蟲病篩查和防治區。這主要源自于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防治病情的大量投入。
除了大量的預防工作外,新疆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每年都會接診數十位藏族患者。一位慈善事業從業者表示,大部分患者只需付一半的醫療費用。“若無政府幫助,(患者)家庭就有可能破產,”新疆疾病防控中心的侯艷艷(音)說。但公共衛生研究人員表示,鑒于青藏高原地廣人稀,該病完全消失的可能性很渺茫,這也意味著中國政府還需繼續努力來防治該病。▲
(作者湯姆·漢考克,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