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高
2008年北京奧運會擊缶而歌后,國勢如紅日當空的中國,一頭迎上了洶涌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機。初嘗世界經濟領導者體驗的中國政府,在竭力解決金融危機時所采取的策略及內外影響,迄今尚有余緒。延及能源領域,四萬億傳導而至的重化工業投資,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清潔能源扶持規劃,其間產生的結構性對撞,以及各子產業輪番上演的衰退與勃興,其肇因皆可在這場由“發動機”向“領導者”的身份轉變中窺見。
在與大時代同行的這個能源周期中,世界能源產業的生產與消費格局均發生了巨大改變。早在新世紀之初,國際上的能源觀察家們便在描繪下一波能源革命的圖景。而今回頭再看,以清潔能源勃興為標志的能源生產結構變化,以美國能源獨立所帶來的能源國際政經版圖變化,以及能源互聯網所引發的能源消費升級,無不昭示著這波能源革命已然撲面而來。我們身處的當下,正是觀察家此前所預測的未來。
刻錄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需要忠實的記述者。創刊于2008年10月的《能源》雜志月刊,迄今已正式付梓100期。在這橫亙九年、月復一月的出版周期中,《能源》雜志沿著產業演進的邏輯,用中道理性的視角記錄與觀察。并用多元化的產品輸出和專業極致的資訊服務,在紙媒日薄西山的今日,支撐起一個依然保有勃勃生機的傳媒平臺。
在這一百期當中,我們從未缺席能源界的重大議題。以我們觀察的維度來分類,后零八時代的中國能源斷代史,整體呈現出四條交叉互進的脈絡:頂層設計的管理機構變遷、重大改革博弈、技術革命與新興產業勃興以及能源環境價值觀。這四條各自發展的脈絡與交互的節點,以及由此衍生的諸如紅利與壁壘、風口與困局、人事與政見、上升的明星和隕落的巨人,構建出這段短暫但非凡的能源商業史圖景。
正是在2008年,國家能源局正式組建,迄今已有張國寶、劉鐵男、吳新雄和努爾·白克力四位局長。這些出身各異的局長,為這個副部級的中國能源行業管理機構,帶來了不同的產業施政傾向與改革動力。在此期間,國家能源局在應對產業巨變的同時,還遭遇到反貪風暴與合并電監會的考驗。在計劃色彩殘存強烈的能源行業里,管理機構的人事動向和政策綱領,是影響市場格局最為關鍵的要素之一。反貪風暴前的能源局,在一度時期內,其各職能司處長,在面對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時,往往擁有著巨大的權力優勢。他們對利益集團的彈壓與妥協,對具體行業的扶持與疏離,是觀測市場走向的重要線索。
作為中國經濟改革中的一環,能源行業改革的任務尤為艱困。因為國家基石產業和部分天然壟斷所帶來的特殊性,其所要挑戰的,不獨是因為需要面對有著“計劃經濟最后堡壘”之稱的頑固對手,還要超越“零和”、普惠全局,讓改革的紅利避免由一個山頭墮入另一個碼頭。我們關注每一項改革的動因,跟蹤它們的進展,描繪成功也分析失敗。在這個周期里,煤改、油改、電改陸續啟動,各路進展境況迥異,被束縛的市場力量在堅冰開鑿的縫隙中艱難釋放。這其中,因為宏觀環境的變化,煤改的主題從“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的拉鋸中,切換到供給側改革的軌道上來;油氣改革在經歷反腐風暴和探路混改后,終于將博弈焦點聚集到“管網分離”這個議題;與之相對應,電改及由此產生的新興售電市場,則正成為這個時代最值得講述的故事之一。
技術變革讓現代能源工業更加清潔、集約和互聯,新興產業因此獲得快速商業化的勢能,進而不斷沖擊既有的能源版圖。一大批種子公司迅速成長,成為業界的紅星、資本的寵兒;也有一些身影迅疾沖上峰頂又倏爾隕落,黯然出局。技術變革引發的商業漣漪,為能源產業這個身軀龐大、步履沉重的行業,注入了快速迭代、跨界互融的現代商業特質。同時,技術變革又呼應出政策的加持,格局不斷被改變,秩序反復被重建——頁巖油氣,光伏和風電,新型煤化工,襁褓中的光熱,方興未艾的儲能、微網和充電樁,這些具有鮮明技術人格的新興產業,成為傳統勢力和嗅覺靈敏的市場資本競逐的陣地。技術型、官員型能源領導者所確立的話語體系,正被企業家、冒險者這些愈發多元的市場聲音重新詮釋。
簡直如影隨形,環境問題困擾著幾乎每一個細分的能源產業——煤電原罪、晶硅污染、霧霾圍城、核電與PX恐慌、水力壓裂影響地下水、大壩遇上保衛母親河,風電和光熱,還被斥為影響飛鳥。能源業的環境價值觀在暴沖的民意面前不斷被修正。但長期以來,業界與公眾的對話被視為兩個毫無交集的平行體系。科學家與工程師們的專業詮釋在公眾之中往往毫無共鳴,當常識科普被拒絕后,業界往往將問題推給更善于處理此事的地方政府。但越來越多的群體事件所披露的公眾訴求表明,民意拒絕的實際上并非科普,也不全是提高要價這種簡而化之的“中國式狡黠”,公眾要求的,是決策的透明與民主、矯正畸形的發展觀、環境執法的獨立與公正以及對家園摯愛的天然性情。而這些訴求被忽略、被挑戰甚至被負面案例反證之后,往往激發出滿盤皆輸的破壞性能量。
我們從創刊伊始,便將環境關懷作為觀察能源商業的一個重要矩尺,也致力于做一本通俗易懂,能夠擔當起業界與公眾之間對話與諒解的床頭讀物。和這個周期里其它蓬勃生長的健康市場力量一樣,我們期待在下一個周期里,看見能源商業能夠更加友好、更多活力。
能源局五虎
2014年上半年,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許永盛、核電司司長郝衛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及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電力司副司長梁波在短時間內被先后查處。他們因手握能源項目生殺大權且貪腐成性而被坊間稱為“能源局五虎”。此前一年,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被逮捕,自此拉開了這場反腐風暴。
百科詞條 看詞條,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