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馨
摘要:對利川市動物防疫的主要工作措施及工作效果進行了介紹,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利川市;動物防疫;措施;問題
中圖分類號:S8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11-0040-01
利川市動物防疫工作主要針對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和小反芻獸疫等六種重大動物疫病進行免疫。采取一年兩次(春秋)集中強制免疫和月月補免相結合的方式對散養戶實施防疫;對規模養殖場等實行規范的程序免疫,確保免疫率達100%。其中豬的免疫(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模式由鄉鎮自行決定免疫方式,可三針同步,亦可分2~3次免疫。
1 主要工作措施
1.1 加強組織領導
由市政府辦公室組織召開動物防疫工作會,各鄉鎮分管農業領導、鄉鎮畜牧服務中心主任參會,會上市政府與各鄉鎮簽訂年度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安全工作責任狀,市畜牧獸醫局就防疫工作作具體安排。
全市防疫工作會后,各鄉鎮相繼召開春季防疫工作會,對防疫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出臺動物防疫工作的專題文件,簽訂動物防疫工作責任狀,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原則,嚴格執行《利川市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方案》,組織好人、財、物,確保防疫工作順利開展。
1.2 確保防疫經費
市、鄉兩級政府在本級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保障動物防疫經費的投入,每年市級財政撥付防疫工作經費40萬元,各鄉鎮政府給各鄉鎮畜牧服務中心解決防疫、應急物資儲備等資金20萬元。
1.3 搞好物資儲備,加強疫苗管理
全部14個鄉鎮的疫苗都采用冷藏車配送。對疫苗管理設立專人、專賬、專庫,明晰工作職責,明確工作任務,完善疫苗管理制度,規范疫苗管理賬簿、收發工作流程、出入庫審批手續、憑據憑證檔案管理等工作。
1.4 建立考勤記錄,明確工作任務
在集中免疫注射中,對防疫員實行出勤日報告制,嚴格執行操作技術規程,要求做到“三個100%,四個到位”,即免疫密度達到100%、動物標識率達100%、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消毒到位、疫情監測到位、重點部位監管到位、應急處置到位。
1.5 突出督辦檢查
為順利推進動物防疫工作,確保防疫質量和效果,市局分管領導深入第一線,帶領督辦專班對各鄉鎮防疫工作實行“八查”,即查文件和措施的落實、查疫苗使用記錄、查冷鏈使用情況、查耳標和免疫檔案、查重點部位監管、查布病監測、查應急管理、查培訓和宣傳情況,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制,發現問題立行立改。防疫檢查工作由重防股、疫控中心組成專班,分別檢查各中心防疫“軟件”建設、規模養殖戶的防疫情況、徒步檢查偏遠死角地帶的防疫,嚴格按照《利川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考核辦法》進行評分量化。
1.6 強化技術培訓
每年組織一次動物疫病防控技術培訓班。印發了《利川市動物防疫操作技術規程》,使每個防疫員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提高,為防疫工作夯實了基礎。
1.7 明確監管責任
全市統一印制了監管責任牌,建立責任人和重點部位一對一聯系,明確雙方主要責任,嚴格考核,備案備查。部分鄉鎮還將養殖場(戶、小區)的業主召集起來,集中進行防疫知識的培訓,督促、指導養殖場(戶、小區)將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切實落到實處。
1.8 堅持執行月月補針制度
針對免疫抗體不達標和漏免以及新補欄的畜禽及時組織進行加強免疫和補免,確保全市家畜家禽均在免疫抗體保護之中。
1.9 做好疫情監測
各鄉鎮要按照《利川市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和《利川市動物疫病監測計劃》認真組織開展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重點加強對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羊布病的監測,確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災,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 工作效果
2.1 防疫檢查效果
工作落實到位,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各鄉鎮文件和措施落實到位,疫苗使用記錄清晰完整,冷鏈工作開展正常,戴標率100%,各種重大動物疫病(除規模豬場的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免疫率100%,免疫檔案填寫基本規范,重點部位監管到位,應急物質儲備充分,全面落實了工作責任制。
2.2 實驗室檢測效果
每次集中免疫工作結束后,市疫控中心對全部鄉鎮進行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檢測,散養戶和規模飼養場的各種重大動物疫病(除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了75%以上。
2.3 疫病防控效果
因為防疫和檢疫監管工作到位,全市5年來沒有重大動物疫病發生。
3 存在問題探討
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規模場的監管應與時俱進。在利川市,各規模場都制定有與本場生產實際相結合的免疫程序,本質上與全市的防疫要求是一致的。以豬為例,爭議較大的主要是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按照全市的統一要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密度應該是100%。由于該疫苗的特殊性,大部分規模場現已取消了該疫苗的防疫,而采取強化飼養管理技術防止疫病侵入的方式預防該病。這就要求在行政管理上自上而下明確該病的防疫是否要100%。
依筆者之淺見,對規模養殖場的免疫監管應結合當今畜牧獸醫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開展,重點抓好免疫標識和投入品的監管,搞好疫病信息溝通,做好防疫備案工作,把防疫的主動權交給規模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