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冰

【中圖分類號】R3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是甲狀旁腺的病變,甲狀旁腺激素(PTH)合成和分泌過多導致血清中PTH升高,骨破壞或重建,尿磷的排泄合成增多,出現骨質疏松、腎結石、高鈣危象等一系列臨床表現。近年來,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呈上升趨勢,其發病機制當前尚未完全明確,不過有研究表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發生可能與當今社會人們精神壓力大、生存環境惡化有關,治療方法大多采用傳統手術治療,創傷較大,術后恢復期較長。經皮射頻消融技術是近年來開展的腫瘤治療的新方法,優點是見效快、治療時間短、創傷小、安全性高,在治療骨骼腫瘤、肝癌、肺癌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1]。本研究選取我院60例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34.4±8.6)歲,其中21例為血鈣升高,7例血鈣明顯升高,2例血鈣正常,術前血鈣值在2.35~4.23mmol/L之間(正常值2.35~2.55mmol/L),PTH135.7~3748.9ng/L均高于正常值(230~630ng/L)。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5.4±8.5)歲,其中19例為血鈣升高,8例血鈣明顯升高,3例血鈣正常,術前血鈣值在2.35~4.33mmol/L之間,PTH136.7~3735.9ng/L均高于正常值,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治療,行甲狀旁腺切除術,切口均取頸部胸骨柄以上兩橫指處做橫弧形切口,切口不超過4cm長,術中切斷頸闊肌、游離皮瓣后沿頸白線分離,向外牽拉至甲狀腺后緣,見病灶后做包膜外鈍性分離將其完整切除。術后監測患者的PTH值和血鈣值。
觀察組在彩超引導應用微波消融技術治療,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頸部皮膚,然后將2%利多卡因5ml稀釋至20ml注入至甲狀旁腺周圍,分離腺體與周圍組織,建立隔離帶保護頸動脈和喉返神經。在彩超引導下將微波消融針置入甲狀旁腺內,功率調至30W,約30s,甲狀旁腺在高溫下變性壞死。術后監測患者的PTH值和血鈣值[2]。
1.3 觀察指標
術前及術后患者的PTH值和血鈣值,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療效評定:顯效:PHT指證消失,無不良反應發生;有效:PHT指證減輕,有輕微不良反應;無效:PHT體征表現差,病情反復,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療效對比。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目前,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治療主要采用傳統的手術切除,存在諸多缺點,如由于甲狀旁腺較難定位,術中切口選擇較困難;術后頸部留有
瘢痕,術后創傷較大。微波消融方法是通過熱傳導使甲狀旁腺組織變形壞死,而達到治療目的[3]。這種治療方法對病人的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手術時間短、不留瘢痕、療效好。研究中僅1例出現神經麻痹而導致聲音嘶啞。微波消融的禁忌癥為:核素顯像顯示甲狀旁腺異位,射頻針無法探及者;腎移植后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影響鈣磷及骨代謝的其它疾病;長期并正在服用糖皮質激素者[4]。
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出血是常規手術治療后最危急的并發癥,應密切觀察;神經麻痹,如損傷喉返神經會出現進食時嗆咳、聲音嘶啞等,但會隨時間推移慢慢緩解,如喉上神經外枝損傷會出現短時間聲音低沉,一般可自愈,如雙側喉返神經損傷,會導致呼吸困難,術后護理時床旁應備有氣管切開包,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手足抽搐,因甲狀旁腺損傷而導致甲狀旁腺下動脈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所致,對此類病人應加強護理做好安撫解釋工作。
綜上所述,微波消融治療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作為非血管介入治療技術定位準確,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給患者帶來的創傷,治療后的并發癥少,手術時間短,對人體其它正常組織影響小,不留瘢痕,提高了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運利,郭建琴,韓玉英,韓琳.微波消融治療甲狀腺腫瘤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86-187.
[2]王龍琦等.微波消融術治療2例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6(16):541-542.
[3]高成業等.小切口直接甲狀旁腺腺瘤切除術治療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18例報道[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22(9):1124-1126.
[4]樓麗萍等.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臨床療效及超聲學評價[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2(37):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