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恒
【中圖分類號】R9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熱毒寧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銀花、梔子三味中藥進行提取混合制成,在臨床上常用于呼吸道感染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1]。中醫學說中指出,由于外感風寒而導致的高燒、鼻塞、咽喉腫痛等癥狀可使用青蒿、金銀花、梔子調制,方可活血驅邪,使人體內風邪退散。而臨床醫學使用中指明,如果采用熱毒寧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注射,需要采用5%葡萄糖或0.9%氯化鈉對其進行配伍,且配置濃度應當在1:4以上[2]。但是在許多研究文獻中指出,采用這兩種藥物作為溶媒進行配伍有可能會導致藥液質量發生改變。如果患者使用了存在質量問題的藥液就有可能對機體造成較大的危害[3]。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判斷這兩種藥物是否會對熱毒寧注射液產生質量干擾,研究中試驗了配伍溶液內部各項指標是否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報道如下。
1.材料信息與方法
1.1 材料信息
選擇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熱毒寧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廣東利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格250ml);0.9%氯化鈉注射液(廣西裕源藥業有限公司,規格250ml);以及足量蒸餾水。
1.2 方法
藥物配伍制備:熱毒寧注射液按照臨床常用劑量配置為20ml,配置2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與0.9%氯化鈉注射液與熱毒寧注射液進行配伍,配伍比例選擇5:250、10:250,、50:250三種比例。將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9%氯化鈉注射液與熱毒寧進行配伍。所有配伍過程以及配伍后藥液不溶性微粒檢測均在層流潔凈操作臺進行,從而避免雜質對配伍藥劑造成的影響和損壞。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熱毒寧注射液與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在4h內,混合液的色澤、澄明度以及主要成分沒有明顯變化。但在2h時,采用5%葡萄糖溶液配伍的熱毒寧注射液中微粒為1.8;而0.9%氯化鈉注射液配伍中僅為0.4。4h時5%葡萄糖溶液配伍熱毒寧注射液中為1.0;0.9%氯化鈉注射液4h后為0.4。6h時5%葡萄糖溶液配伍中微粒為1.7;0.9%氯化鈉0.8。由此可見,采用0.9%氯化鈉混合所產生的微粒較少。
3.討論
熱毒寧注射溶劑是由江蘇省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開發的中草藥注射劑,其配置藥方為金銀花、青篙、梔子三味草藥。熱毒寧具有清熱、疏風、解毒之功能,用于外感風熱所致感冒、咳嗽、高燒、微惡風寒、頭疼體疼、痰多色黃等癥狀;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見上述病候者[4]。關于熱毒寧注射溶劑配料方而探討的文獻較多,但在研究中對相關應用前景以及配伍穩定性的研究較為缺乏。有研究表明,金銀花中的有機酸類中的環烯醚帖普類成分為有效成分,所以本試驗中將熱毒寧注射溶劑按一定比例將5%葡萄糖注射溶劑加0.9%nacl注射溶劑進行配伍混合,中草藥注射溶劑的配料問主題都是影響其安全性的關鍵原因。
熱毒寧注射液與5%葡萄糖注射液以及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在4h內,混合液的色澤、澄明度以及主要成分沒有明顯變化,但不溶性微粒具有顯著差異。說明采用0.9%氯化鈉溶液進行配伍的穩定性較高。
熱毒寧注射液一般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進行用藥[5]。臨床上通常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注射液250ml稀釋后靜脈滴注,滴速為30-60滴/分鐘,1次/日,療程三天。而本次研究中探究了兩種不同稀釋液對藥物的影響,所以在使用時應當注意掌握熱毒寧注射液的最低有效用藥劑量,成年人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而老人或者是兒童用熱毒寧注射液時,則應根據年齡、體重和體質情況而定。熱毒寧注射液有副作用應立即停止使用。
綜上所述,采用0.9%氯化鈉溶液作為溶媒進行配伍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但是為了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應當在配伍后2h以內對患者完成用藥,從而保證療效。
參考文獻:
[1]李淼,王永香,孟瑾等.熱毒寧注射液與兩種常用溶媒配伍后9種成分穩定性研究[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5,(2):150-152.
[2]林蘭,吳丹.熱毒寧注射液與7種藥物3種溶媒配伍后穩定性的考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3):2971-2972.
[3]楊玢,焦玉.熱毒寧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穩定性及與頭孢類藥物的配伍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2):86-87.
[4]李國邦,唐祁平,楊全增等.熱毒寧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穩定性及與頭孢類藥物的配伍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30):47-49.
[5]范維娜.熱毒寧注射液的穩定性及其與頭孢菌素類藥物的配伍[J].吉林醫學,2014,35(4):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