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華

【中圖分類號】R6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下肢骨折指下肢骨結構發生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好發于老年人和兒童,患者多為一個部位的骨折,少數患者累及其他部位。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可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患者可能留有不同程度后遺癥。內固定術是治療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術中一般采用腰硬聯合麻醉,能有效阻斷患者下肢神經痛覺的信號傳遞,麻醉效果理想[1]。內固定術后,患者多有疼痛癥狀,患者表現為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煩躁不安以及食欲減退等,影響術后恢復效果。如何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保證手術效果是骨科衣物工作者的研究重點。本研究對在麻醉后對患者輸注地佐辛,取得滿意的鎮痛效果,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為兩組。實驗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范圍16-77歲,平均年齡(46.5±2.7)歲;對照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范圍18-79歲,平均年齡(48.5±2.8)歲。兩組患者的心、肝、腎功能正常,無凝血障礙,意識正常,無精神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比較,差異小(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靜脈通道,給予補液。使用Cardiocap-5多功能監測患者的心電圖、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以及脈搏氧飽和度(SpO2),所有患者均給予腰硬聯合麻醉。患者取側臥位,取L1-L2間隙,實施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行蛛網膜下穿刺,有腦脊液流出后注入0.75%布比卡因,劑量為1.5ml;注入0.3ml的50%葡萄糖注射液,退出腰穿刺后將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3-4cm,幫助患者取平臥位,調節麻醉水平至T10水平。根據手術需要,適當追加麻醉藥物,術畢前30min不再追加麻醉藥。觀察組在麻醉后靜脈注射5mg地佐辛,對照組不注射任何藥物。
1.3 評價標準
參照視覺模擬評分法[2](VAS)評分評價患者術后30min、2h、4h、6h、12h、24h疼痛程度,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深。記錄患者術中HR、MAP、SpO2等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納入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10.0)進行處理及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均差表示(±s),用t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術后疼痛評分
觀察組術后30min、2h、4h、6h、12h時間點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24h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1。
2.2 生命體征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中HR、MAP、SpO2指標分別為(73.0±15.0)次/min、(121.0±21.0)mmHg、SpO2(98.5±4.1)%;對照組患者術中HR、MAP、SpO2指標分別為(76.0±16.0)次/min、(125.0±20.0)mmHg、SpO2(98.1±4.2)%,兩組HR、MAP、Sp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腰硬聯合麻醉(CSEA)是近年來推出的新型椎管內麻醉技術,具有麻醉范圍大,易控制的特點,與傳統硬膜外麻醉比較,具有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完全,術后不良反應小的優點[3]。腰硬聯合麻醉能夠有效阻斷患者下肢痛覺神經的傳輸,讓肌肉保持完全松弛的狀態,減少術中牽拉反應,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但手術結束后,麻醉失效,患者會出現術后疼痛現象,而受術后疼痛的影響,會引起患者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煩躁不安,讓患者處于應激狀態不利于術后恢復。在麻醉結束后為患者注射地佐辛可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地佐辛是K受體激動劑,也是U受體激動劑,靜脈注射后,15min即可見效,5-10mg的鎮痛效果相當于哌替啶50-100mg。本研究結果也證實,觀察組術后30min、2h、4h、6h、12h時間點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兩組在24h的VAS評分比較,差異不明顯,表明地佐辛可減輕術后12h以內的疼痛。通過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生命體征相關指標,發現兩組生命體征的相關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生命體征平穩。隱隱可能是地佐辛只對U受體產生較弱的效應,因此對患者的呼吸影響小。
綜上所述,對下肢骨折患者在麻醉后輸注地佐辛能夠緩解患者術后疼痛,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參考文獻
[1]李仁科,馬風雷,曹詠雁等.地佐辛對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聯合麻醉術后疼痛有效性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5):126-127.
[2]李爭衛,王武濤.地佐辛對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聯合麻醉術后疼痛有效性的臨床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8):1027-1028.
[3]李濤,苗秀娟,聶新法等.地佐辛復合地塞米松預注用于老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的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6,38(8):120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