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禮陶
【中圖分類號】R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H型高血壓是高血壓的一種特殊類型,是指血漿中Hcy超過10μmol/L時,伴有高Hcy血癥的原發性高血壓。高Hcy和高血壓為本病的兩個獨立危險因素,且這兩種因素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起到支持作用,因此,在常規降壓治療的同時采用降Hcy治療,對于緩解患者病情,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至關重要[1]。本研究分析葉酸治療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現具體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治療的80例H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4.1±4.7)歲,病程3個月-8年;對照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44-83歲,平均年齡(63.9±5.2)歲,病程3個月-11年;所有患者均符合H型高血壓診斷標準,經血壓及血漿Hcy檢測確診;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伴有嚴重心肺功能異常者以及肝腎功能異常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病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并配合健康教育,藥物的劑量及種類無明顯差別。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服用葉酸片,5mg/次,1次/d,連續服用3個月后評價療效[2]。
1.3 觀察指標:于治療前后分別檢測Hcy水平,于清晨空腹狀態下取靜脈血3ml,應用酶標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對所有患者隨訪1年以上,記錄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cy水平比較,見表1。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下降,而對照組無顯著改變,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的中間產物,當葉酸缺乏時蛋氨酸循環通路受阻,血液中的Hcy水平升高,Hcy持續堆積即成為高Hcy血癥[3]。Hcy升高到一定濃度就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內皮發生功能紊亂,脂質過度氧化,血小板黏性上升,加重凝血狀態,誘導動脈硬化形成;同時,Hcy升高還可刺激動脈中平滑細胞增長,阻礙血管平滑肌功能,誘使其硬化并老化,引發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臨床研究顯示,H型高血壓的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是健康人群的12倍,高血壓是發生腦梗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而高Hcy是血管彈性下降、血小板聚集活性增加、炎癥反應、氧化應激等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常規降壓治療的同時使用葉酸,可顯著降低血漿中Hcy水平,其作用機制為葉酸在細胞內轉化為四氫葉酸,使Hcy降解過程中提供甲基供體,重新合成蛋氨酸,使Hcy降低,從而減少血管內皮損傷及血管平滑肌硬化,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下降,而對照組無顯著改變,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葉酸治療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有明顯降低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徐中林,趙義發,吳蘭蘭.葉酸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6):731-733
[2]池學洋.葉酸干預治療對日型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膚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研究[J].北方藥學,2015,12(11):95-96
[3]唐嵐.葉酸對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7):968-971
[4]翟德林,李慧.葉酸干預治療對H型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血壓水平及主要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5,44(14):1672-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