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榮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01
近年來,復方甲氧那明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治療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為了研究其臨床治療效果,對我院6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進行綜合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做一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分組法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30例。干預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在1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5±4.3)歲,咳嗽持續時間為21~48d,平均為(31.3±3.3)d;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在14~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3±3.4)歲,咳嗽持續時間為22~49d,平均為(32.5±3.6)d。所有患者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臨床診斷標準[1]。研究經過患者及其家屬的知情并同意,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差異不大,符合統計學分析的標準。
1.2 方法 首先對兩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督促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飲食,用藥過程中禁煙酒,保持充足的休息,對其他臨床癥狀給予相應的處理。對照組:給予右美沙芬口服治療,2片/次,3次/d[1]。干預組:給予復方甲氧那明口服治療,2粒/次,3次/d。連續治療1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干預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咳痰癥狀評分、咳嗽癥狀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 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咳痰癥狀、日間與夜間咳嗽癥狀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本次研究中對干預組患者給予復方甲氧那明治療,可以發現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咳痰癥狀、日間與夜間咳嗽癥狀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且干預組僅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占6.7%,對照組有7例出現不良反應,占23.3%,差異較大(P<0.05),有一定的統計學價值。綜上所述,對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給予復方甲氧那明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咳痰、咳嗽癥狀,毒副作用小,患者的不良反應少,效果顯著,值得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林邑華. 復方甲氧那明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24(18):172-173.
[2]王燕芳. 自擬潤燥止咳方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80例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5, 22(5):59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