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則云
【中圖分類號】R2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1
肝硬化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通常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在經過長期以及反復地刺激作用下所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部分肝硬化患者都是由于肝炎發展而來,還有少部分肝硬化患者屬于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血吸蟲性肝硬化。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在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具有較強的代償功能,因此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后期則會逐漸呈現出肝功能損傷以及門脈高壓為,這是肝硬化發展到后期的主要癥狀,同時還具有多系統受累,發展到晚期常常會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癥。肝硬化腹水又稱作肝腹水。在正常人的腹腔內通常會含有少量的游離腹水,一般都保持在50毫升左右的狀態,具有維持各臟器之間潤滑性的作用,而當腹腔內的有力液體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則被稱作腹水。肝硬化腹水在病理學中是一種慢性肝病,由大塊型、結節型、彌漫型的肝細胞性變,壞死、再生;再生、壞死,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最終致使肝臟質地硬化,形成肝硬化。肝硬化會導致肝功能的迅速減退,從而引起門靜脈高壓產生,導致脾腫大,無法正常行吸收蛋白質和維生素,從而使大量蛋白液滲漏至肝臟外,形成腹水癥。
肝硬化腹水是消化內科中十分常見的一類疾病,發病率極高,常常發生在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中。腹腔穿刺術是肝硬化腹水治療過程中的常見治療手段,但使用這種方式治療容易出產生反復癥狀,并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并發癥,為臨床治療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極大地考驗了相關醫療人員的醫療水平,因此患者在接受腹腔穿刺術治療后,必須進行細心觀察,精心護理。筆者在我院選擇91例被確診為肝硬化腹水的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護理及觀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經驗總結,發現護理實驗組的癥狀以及并發癥相對對照組來說有所改善,治療效果較為明顯,患者病情德奧有效緩解,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在我院選擇91例于2009年至2013年被確診為肝硬化腹水且需要行腹腔穿刺術引流腹水的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護理及觀察,肝硬化腹水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標準。筆者將91例患者分為護理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共有45例患者,包括28例男性患者以及17例女性患者,年齡分布范圍為39~81歲,中位年齡為59歲;對照組共有46例患者,包括29例男性患者以及17例女性患者,年齡分布范圍為41~82歲,中衛年齡為6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發病時間、家族病史、合并癥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實驗方法
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使用由本科總結的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對患者飲食進行控制、定期對患者腹圍進行測量、對患者產生的并發癥進行及時處理等方式,對患者病情進行實施監測與觀察。對照組患者則根據消化內科的常規護理方案進行護理。隨后對兩組患者在護理效果上的差異進行對比與分析。
1.3 護理效果判斷
①顯效患者的腹脹感消失,惡心及嘔吐等癥狀也同時消失,胃口改善,下肢水腫以及肝部腹水出現很大程度的消退,沒有任何并發癥出現;
②患者的腹脹感基本消失,惡心及嘔吐等癥狀也有所減輕,下肢水腫以及干部腹水相對護理前有所減退,可由并發癥出現;
③護理前癥狀基本保持,未出現減輕現象,甚至進一步惡化,下肢水腫以及肝部腹水沒有減退,或是在減退后的一周內再次出現,甚至相對護理前更為嚴重,有并發癥出現。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5 護理
1.5.1 飲食護理的注意事項
煙酒等物品對肝臟的損傷程度極大,因此患者必須按照醫囑完全戒煙戒酒;在飲食上也應有所注意,禁止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品,同時堅硬、帶刺等難以消化的食物也不可食用,以此來避免食管靜脈曲張患者的食管靜脈破裂出血;日常飲食應做到蛋白質、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盡量多食用一些具有優質高蛋白以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避免食用高脂肪的食物,確保食物的易消化性,肝昏迷患者嚴謹食用蛋白質;患者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不能低于500mg,也不能高于800mg,以免出現鈉水潴留的現象,而合并患有低鈉血癥的患者則可適當增加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以確保體內鈉元素的充分供應。患者在使用利尿劑或者放置腹腔引流管后,若腎功能正常的話可以適當增加每日鉀元素的攝入量,例如香蕉、橘子等食物中均含有大量鉀離子,可以有效防止低鉀血癥的發生。
1.5.2 病情監測
肝硬化腹水是一項十分危險的疾病,患者病情為重且極其容易發生變化,因此護理人員的每日病情監測工作顯得十分重要。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執行每日病情監測工作,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大便黑、嘔血等癥狀,同時對患者每日的生命體征進行實施監測與記錄,包括血壓、心率、呼吸、脈搏。在對患者的尿量進行記錄時必須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同時對誤差出入量也一并進行計算,這些數據對于醫生對患者病情的掌握、以及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每日對患者的腹圍大小進行測量,以此來判斷患者腹水癥狀的消退情況,正確可以早日恢復出院。
參考文獻
[1]謝渭芬.肝硬化腹水的診斷和治療[C].中華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7:761-764.
[2]彭忠田,康衡湘, 陽麗華.難治性腹水的超濾濃縮回輸治療及經濟學評價 [J].臨床薈萃,2005,20(12):689-690.
[3]柳海燕.大量放腹水加輸注白蛋白治療難治性肝腹水護理體[N].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