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娟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1
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較高,霧化吸入是臨床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方法,霧化吸入療法具有操作簡單,藥物直達病灶,毒副作用小的優點,是臨床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但由于大多患兒不能主動配合治療,要得到良好效果,護理干預是關鍵。現對2016年2月-11月在我院霧化吸入治療的患兒352例護理干預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6年2月-11月,我院兒科霧化吸入患兒352例,確診為上呼吸道感染180例,支氣管肺炎92例,喘息性支氣管炎68例,急性喉炎12例。其中小于1歲的有98例,1~2歲的181例,2~14歲的73例。選用的是霧化器1套,氧氣設備1套。我院兒科霧化吸入常用藥物:特布他林、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混懸液、喘可治、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
2.操作前準備
2.1 用物準備:目前認為霧化方法最好的是使用空氣壓縮霧化吸入,它具有安全、有效、無創、無副作用、操作簡單、可連續使用等優點,是值得推廣應用的霧化方法。我院使用的是德國百瑞有限公司生產的霧化器。將配好藥液放在治療盤內,連接氧氣管道,連接霧化器。
3.護理干預
3.1 病室環境:室溫保持在22~24℃,室內空氣新鮮,相對濕度在50~60℃。
3.2 心理護理:向患兒家長解釋霧化吸入的目的、方法,說明霧化吸入對患兒無疼痛刺激。根據嬰幼兒年齡特點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①1個月~6個月嬰幼兒對陌生環境不敏感,受外界因素影響小,能躺在母親懷抱中迅速完成操作。若患兒不配合,通過哺乳、摟抱、換尿布均能使其安靜,順利接受治療。②7個月~1.5歲患兒,對周圍環境敏感,情緒波動較大,對父母依賴性大,父母可以邊語言誘哄邊用帶響的玩具或手機逗其玩耍,以分散注意力。對于難帶倔犟患兒,采用霧化-間歇-霧化,也可采取入睡后再進行霧化吸入。③1.5歲~2歲患兒處于語言理解階段,能理解家長的意圖,按照家長意思去執行。如家長稱贊、鼓勵能使其獲得滿足感;故護士要指導家長耐心誘導患兒配合治療。④2歲及以上患兒,已經可以理解語言,故做霧化吸入前,告知不必害怕,并將配合治療的患兒作為榜樣,采取分散其注意力、講故事、看圖畫等誘導其配合治療。
3.3 患兒體位選擇:仰臥位較坐位潮氣量降低,胸廓活動度小,使肺活量降低,從而影響治療效果,不宜采用。意識模糊患兒易采取側臥位。側臥位可使膈肌下移,增大氣體交換量,提高呼吸深度,有利于霧滴直達病灶點。1歲以內的患兒可讓家長抱著坐好,患兒取半坐臥位,家長手持霧化面罩。2歲以上的患兒可取坐位,對意識模糊的可抬高床頭30°使其處于側臥位。
3.4 霧化吸入的方法:傳統的霧化吸入法是先張嘴深吸氣,然后屏住呼吸數秒,再用鼻呼氣,此法不適宜小兒。對3歲以上能夠配合的,囑患兒用雙唇包容霧化器上的口含器,盡可能用口腔吸氣,鼻孔呼氣。3歲以下不能配合的患兒可用面罩罩住口鼻,患兒哭鬧不能堅持的可以稍停片刻待患兒平靜后再霧化,也可等患兒入睡后進行霧化吸入[1]。臨床觀察我科患兒直接用霧化管道口對著患兒口鼻腔,霧化吸入充分,治療效果更好。
3.5 霧量的調節:霧化吸入時霧量大小應根據病情而定,霧量過大易引起供氧不足,呼吸困難,霧量過小達不到治療目的。一般氧流量5L/分。
3.5 霧化的時間:一般上下午各1次,間隔時間不少于4h。霧化吸人在空腹時及餐后1小時進行,每次吸入時間以15~20min為宜,痰液較多的(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患兒進行霧化治療前后給予拍背吸痰或采間歇霧化吸入。
3.6 病情觀察及注意事項:治療中如出現過度換氣或咳嗽等癥狀,可稍停片刻再做霧化。如果出現呼吸急促、口唇發干即通知醫生進行搶救。治療中霧化器與地面垂直,防止霧化藥液流出影響治療效果。如果霧量小或不出霧時應檢查霧嘴是否堵塞或霧化管道是否通暢,必要時要更換霧化器。
3.7 做好呼吸道管理:呼吸道通暢是霧化吸入的基礎,霧化吸入的目的就是稀釋痰液從而利于患兒咳出。霧化后,黏稠的痰液被濕化后膨脹易堵塞支氣管,應多變換體位,拍背,必要時吸痰[2]。
3.8 預防交叉感染:霧化器專人專用,告知家長用后用溫開水沖凈晾干,專用包裝袋包裹。可連續使用,治療完畢按一次性物品進行處理。
4.結果
本組352例霧化吸入治療患兒中303例痊愈,47例好轉,2例無效果。
5.小結
通過加強對患兒吸入治療的護理干預,以及根據患兒病情、年齡的不同,確定吸入方法、體位、霧化量、吸入間隔時間,護士操作中要耐心細致,多講解、多鼓勵,與患兒及家長加強心理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兒、家長及護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增加了患兒的安全感及對治療的依從性,減輕了不適癥狀的出現,有助于患兒順利康復。確保了臨床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艷梅.霧化吸入治療呼吸道感染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0,3(6):162-163.
[2]張陸萍,崔耀霞.霧化吸入治療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陜西醫藥雜志,2008,5(3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