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娟
【中圖分類號】R13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以慢性氣道炎癥為典型特征的異質性疾病,患兒臨床癥狀表現為氣促、喘息、胸悶、咳嗽等癥狀,同時可能伴有呼氣氣流受限,呼吸道癥狀及強度隨時間而變化。由于小兒的自控能利差,治療過程中配合度低,從而影響臨床療效,甚至可能出現并發癥。為保證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為患兒提供有效的護理極其重要。人性化護理是臨床近幾年開展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在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基礎上,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1]。為探討人性化護理在小兒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對82例患者展開研究,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分為兩組。觀察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齡5個月至4歲,平均年齡(2.3±0.5)歲;病程4個月-5年,平均年齡(2.7±0.5)年;對照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齡5個月至5歲,平均年齡(2.8±0.6)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年齡(3.3±0.1)年,患兒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臨床資料均衡性高(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本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方法,入院后,即給予環境護理、健康指導、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本組患兒接受人性化護理,方法如下:(1)環境護理:為患兒提供干凈、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病房內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定時為病房通風,使病房中充滿新鮮空氣。在病房中張貼卡通圖案及玩具,消除患兒在新環境中的陌生感。(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兒家屬溝通,了解患兒的生活習慣,溝通過程中保持態度謙和,溫柔。鼓勵并安慰患兒,獲得患兒信任,讓患兒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在,很對其不良心理給予針對性疏導。同時,告知患兒家屬使用藥物的方法,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向患兒家屬普及有關支氣管哮喘的知識,讓患兒家屬進一步了解疾病,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家長信息反饋能力。(3)霧化吸入護理:患兒實施霧化吸入治療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霧化吸入的劑量,初始劑量一般以5-6L/min為宜,患兒充分適應后可加大劑量,霧化吸入時的溫度保持在22-26℃為宜,吸入時間<20min[2]。(4)輸液護理:穿刺時,護理人員應當動作輕柔,熟練,做到快、準、穩,一針見血,輸液期間,定時巡查,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情況,有無藥液滲漏情況發生。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兒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評分、并發癥。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分值為0-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處理及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檢驗,計數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護理效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的特點,對患兒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嚴重不良影響。由于患兒年齡較小,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在抗壓能力方面較成年人較弱,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來消除患兒的焦慮、恐懼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癥,保證治療效果。
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尊重患者生命和隱私為基礎,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3]。人性化護理不僅為患者的身心及社會需求提供了優質護理服務,同時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護理人員由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需求,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患者信任,從而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在護理服務的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較高的專業技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證實了人性化護理在支氣管哮喘中的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對支氣管哮喘患兒實施人性化護理可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能促進患兒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于秀,李明波,于欽波等.人性化護理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6,42(22):44-44.
[2]彭海英,杜紅梅.人性化護理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37(40):180-181.
[3]冷春波.人性化護理在小兒支氣管哮喘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5,28(22):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