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陳海軍
摘 要: 本文針對大數據條件下兒童的閱讀現狀及特點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應在館藏建設、各種媒體利用、大數據分析、閱讀引導上培養兒童閱讀。
關鍵詞:大數據 兒童閱讀
閱讀是小朋友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口。兒童教育專家指出,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特質的發展都會大有裨益。大數據時代,兒童的閱讀內容、閱讀方式、閱讀行為可以最大限度地記錄并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觀察到兒童的學習過程,對于所收集積累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解釋閱讀對兒童未來成長發展的影響。在推行“文化強國”政策和倡導“全民閱讀”活動中,作為具有教育屬性的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促進兒童閱讀的模式和方法,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為兒童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服務。
一、大數據時代的特征
“大數據時代”,這兩年在中國是個熱詞,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討論如何與大數據時代同行。關于大數據的定義,學術界尚未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如基維百科將大數據定義為規模巨大到無法用目前的軟件工具處理的巨型資料量,在相應時間內完成擷取、管理、處理后利于企業完成經營目標的資訊;再如研究機構將大數據定義為必須用新型的處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洞察、決策并優化流程的巨量、多樣化且高速增長的信息資產;而麥肯錫的定義則為大數據是一種數據集合,且在一定時間內無法利用傳統的數據軟件對其進行數據采集、存數、管理及分析。盡管存在不同的表述,但一個普遍的觀點是,大數據與“海量數據”和“大規模數據”的概念一脈相承,但其在數據體量、數據復雜性和產生速度三個方面均大大超出了傳統的數據形態,也超出了現有技術手段的處理能力,并帶來了巨大的產業創新的機遇。
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應用技術潮流的影響,圖書館作為信息加工、服務機構更應準確把握信息時代發展動態,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并對其進行整合加工,以最合理的方式組合,從而推出一系列閱讀服務內容,在大數據的時代潮流下贏得信息服務的地位,以嶄新的面貌立足于新形勢下的信息服務之林。
二、大數據時代下兒童閱讀的現狀
1.兒童閱讀方式數字化
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終端的普及,同時大范圍的3G、4G移動技術的建設,電腦游戲、電腦視頻、音頻等以其輕松、歡快的方式走進兒童的世界,成為兒童最喜歡的媒體。但是網絡環境下的“無厘頭”式的素材,內容大多只是刺激感官、色彩荒誕的圖片,只有少量的文字做點綴,讓兒童失去了思考、閱讀的習慣。因此,如何培養兒童閱讀的興趣,走進圖書館,感受書香,成為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問題。
2.兒童讀物題材單一
在我國,兒童讀物主要是兒童文學作品,兒童對于歷史類和科普類的需求,尚得不到滿足。另外,兒童文學類作品中,題材局限于一些常見的。世界各國對于兒童閱讀素材的編制,都會針對兒童自身的特點,如風格多樣的插畫,而且是高水平的,對于培養兒童的審美至關重要。雖然我們國家提倡全民閱讀,但是各大圖書出版市場中,兒童類的圖書不僅質量不合格,而且大多是模仿、抄襲,兒童的求知欲雖是很旺盛的但常常得不到
3.兒童學業壓力較大,閱讀時間少
近年來,盡管國家的教育政策支持給小學生減輕負擔,但實際效果不明顯,小學生每天的作業往往需要2—3個小時才能完成。學業的壓力加重了小孩子對課本的厭煩情緒,由此引發的一個后果就是厭學,逐漸對其他書籍失去了閱讀興趣。
4.公共圖書館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一部分公共圖書館對于兒童閱讀這方面還沒有特別重視,沒有給兒童準備充足的精神食糧。同時,公共圖書館宣傳和引導力度不夠,有關信息沒有及時向公眾發布,沒有讓公眾了解其對兒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如何引導兒童閱讀
1、豐富館藏資源建設,提供多種形式的書籍
隨著科技的進步,國內兒童讀物圖書種類和樣式越來越多,除裝幀形式不斷翻新花樣,出現了多種其他材質和形式的讀物,從材質方面來講:有洗澡時的撕不爛書,用海綿和塑料制成,不怕水,不怕撕,兒童在戲水的同時又能學到一些知識;有布質圖書,適合3歲之前的嬰幼兒閱讀,質地柔軟,輕巧易放,圖畫色彩鮮艷,有的還加上了布質玩偶,家長可配合故事情節進行游戲互動;還有一些圖書為增加內容的生動和真實感,在紙質頁面上加了毛線、彩布、絨毛、人造皮革、金屬等,以滿足兒童的觸覺、嗅覺和知覺的全面發展。從形式上來講,出現了可動的立體書,閱讀過程中一些形象會躍然紙上,從而使兒童在觀察三維形象的同時,對圖書的閱讀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大數據時代,兒童圖書向數字化邁進,大量兒童電子書不斷涌現,不同于傳統的繪本或文字閱讀,這些“新型圖書”能夠依靠觸覺、聽覺或視覺激發起孩子們的互動欲望,加強與他們的交流,這不僅能夠彌補親子引導和溝通的缺乏,也能夠增進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最初始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公共圖書館在豐富紙質圖書的同時也應加強電子圖書的館藏。
2、合理利用各種媒體,培養兒童閱讀興趣
大數據時代下,多種形式的媒體應運而生,網絡新媒體、移動新媒體、多媒體等層出不窮,可以說新媒體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數據量,使得大量單純的文本,以音頻、視頻等形式反映出來,不僅精化了信息本身,也使得大眾更為容易的接受與理解。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服務,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應變被動服務為主動,將大量的信息整合,轉化為兒童所需的信息需求,將數據進行形象化處理,更好的為兒童這一特定群體服務。
3、利用數據積累對兒童閱讀進行分析,構建合理的兒童閱讀模型
兒童成長日新月異,他們的興趣時時在變化,雖然可以了解讀者當下基本特征,以及讀者的閱讀行為,但是不能簡單依據對單個孩子的階段數據采樣,來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判斷,只能通過持續的數據積累,通過對大量兒童的閱讀行為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兒童整體的閱讀行為特征與發展趨勢,才能在未來建立起兒童閱讀大數據中心,為兒童閱讀模型的構建與完善提供堅實數據基礎。
4、加強兒童閱讀引導,為兒童創造良好閱讀大環境
從政府層面上應完善兒童網路教育平臺建設,基于對兒童各個階段大數據的分析,為兒童提供系統化、科學化的優質數字教育資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閱讀元認知能力的培養策略,提高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與電子產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公共圖書館加強推廣網絡親子閱讀,讓家長和孩子在家里就可以實現網絡閱讀,;鼓勵兒童交互合作的網絡閱讀,以期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
四、結語
閱讀是獲取經驗知識和傳承優秀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徑,這一直延續下來的學習的基本方式,閱讀能擴展人們的視野,開啟人們的智慧之門,提高人的修養。兒童時期對閱讀興趣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這一時期會決定以后的閱讀習慣。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依據兒童借閱數據的分析和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分析的結果能夠更好地促使圖書館在結合兒童的心理特證的基礎上創新服務內容,關懷兒童的閱讀行為,激發閱讀興趣,使其主動參入到閱讀活動中,這也是每個圖書館工作者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韓翠峰.大數據帶給圖書館的影響與挑戰[J].圖書與情報,2012,(5):37~40.
[2] 卜榮芳. 大數據條件下大學生閱讀狀況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4.
[3] 劉婧. 兒童網絡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