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摘 要:建筑工程是國家基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建筑業發展很快,建筑市場已初步形成。建筑工程由于具有投資大、工期長、施工難度大、技術復雜以及工程參與方眾多的特點,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預見的因素較多,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是一個高風險的施工過程,工程建設參與各方均不可避免的面臨著各種風險,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會影響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甚至釀成嚴重后果。因此,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而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的風險,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的風險管理,可適應國際建筑市場的客觀需求,并將有利于國家基本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
關鍵詞:風險 識別 評價 控制
1、風險管理概述
所謂風險管理,就是人們對潛在的意外損失進行辨識、評估,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即在主觀上盡可能有備無患或在無法避免時亦能尋求切實可行的補償措施,從而減少意外損失。
風險管理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可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從而降低成本,增加企業利潤。通過轉移風險,可將潛在的重大損失轉移給他人,例如保險公司。通過對風險進行恰當的分析,做出正確的預測,可采取斷然措施以獲取意外利益。如果企業很好地管理了它可能遭遇的風險,就會產生安定和充滿信心的局面,企業的管理者就可以放心地研究并大膽地承擔有利可圖的業務。否則,就只能束手束腳,錯過贏利的大好時機。例如,當承包商不得不考慮其工程用材料可能漲價,他就勢必要囤積足夠的材料,從而占用大量資金。如果他同業主簽署的合同中,寫有對通貨膨脹的補救措施,如對材料按實結算或根據價格調值公式對材料差價給予補償,則該承包商就不必為此而擔憂,他可以將大筆資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做好風險管理有助于提高重大決策的質量,例如,承包商考慮按租賃辦法解決施工所需機具問題,如果他忽視了租賃辦法可能帶來的除租金以外的麻煩問題,如損壞賠償,他很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
當投資者或承包商做出投機冒險的決策時,如果能妥善地處理好采取這種決策時可能出現的一般風險,那么他就能更有效地處理該冒險舉動中的特殊風險。例如,一個企業有充分把握防止或應付進入某一承包市場可能遇到的風險,他就可能更積極地擴大業務面,大膽地承攬大型工程。
2、建筑工程的風險管理內容
2.1建筑工程的風險識別
由于每一個投資項目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尤其是對于建筑工程來講,因而影響它的風險因素很多,影響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有明顯的,也有隱含的,或是難以預料的,而且各個風險因素所引起的后果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當進行項目決策時,完全不考慮這些風險因素或是忽略了其中的主要因素,都將會導致決策的失誤。但是如果對每個風險因素都考慮,又會使問題極其復雜化,因此就要對風險進行識別。
風險識別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橫觀工程項目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縱觀項目建設的發展過程,將引起風險的極為復雜的事物分解為比較簡單的、容易被識別的基本單元。從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找出因素之間的最根本最本質的聯系,在眾多的影響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且分析它們引起投入產出變化的嚴重程度。這包括識別出風險的來源、類型、影響及后果。
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可以使用很多方法,包括:識別問訊法、財務報表法、流程分析法、現場勘測法、相關部門配合法、索賠統計記錄法、環境分析法等等。
2.2建筑工程的風險分析及評價
在項目生命周期的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將對項目目標的實現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項目風險分析就是對將會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各種影響和影響程度進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評估。通過對那些不太明顯的不確定性的關注,對風險影響的揭示,對潛在風險的分析和對自身能力的評估,采取相應的對策,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不利影響或減少其發生的可能性之目的。
2.3建筑工程的風險控制
所謂風險控制,就是對已經經過識別、評價、分析等過程的風險進行處理的過程。這其中包括風險回避、風險減輕、風險轉移、風險自留等不同方法。對于不同情況、不同風險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說要視具體風險情況來選擇處理方法,而不是整齊劃一的采用一樣的方法。
2.3.1工程風險回避
風險回避是指承包商設法遠離、躲避可能發生的風險的行為和環境,從而達到避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也可以說就是拒絕承擔風險,這是回避風險的較常用的方法。回避風險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拒絕簽訂合同,不過通常回避的風險更多的是針對那些可以回避的特殊風險而言。在建筑工程項目中,與風險回避最相關的例子就是使用免責條款,通過使用這一條款以回避某些風險或風險所引起的后果。
轉包工程也是回避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許多情況下,業主并不禁止轉包。如果承包商經過分析認定工程已注定難逃虧損厄運,他只有采取轉嫁風險的辦法。有些項目對于某些承包商可能風險較大,但對于另一些承包商則并不一定有風險。因為不同的承包商具有不同的優勢。例如中國一家承包商以低價標獲取非洲某國的一項大型公路項目。該承包商在當地沒有基地,所有物資及人員都必須由國內調撥。這種情況下,如果堅持獨家實施該項目,勢必虧損相當嚴重。該承包商經過分析比較,決定將工程的大部分轉包給另一家在當地已有施工設備和人員的公司,只留下很小的一部分任務自己完成,從而轉移了風險,而這一風險對于承接轉包任務的承包商則不再是風險了,因為他具有足夠的條件承接這項任務。
2.3.2損失減輕
風險防范的第二種手段是控制損失。損失控制包括兩方面的工作:①減少損失發生的機會即損失預防;②降低損失的嚴重性即遏制損失加劇,設法使損失最小化。
(1)預防損失
預防損失系指采取各種預防措施以杜絕損失發生的可能。例如房屋建造者通過改變建筑用料以防止用料不當而倒塌;供應商通過擴大供應渠道以避免貨物滯銷;承包商通過提高質量控制標準以防止因質量不合格而返工或罰款;生產管理人員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和強化安全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的機會等等。在商業交易中,交易的各方都把損失預防作為重要事項。業主要求承包商出具各種保函就是為了防止承包商不履約或履約不力;而承包商要求在合同條款中賦予其索賠權利也是為了防止業主違約或發生種種不測事件。
(2)減少損失
減少損失系指在風險損失已經不可避免地發生的情況下,通過種種措施以遏制損失繼續惡化或局限其擴展范圍使其不再蔓延或擴展,也就是說使損失局部化。例如承包商在業主付款誤期超過合同規定期限情況下采取停工或撤出隊伍并提出索賠要求甚至提起訴訟;業主在確信某承包商無力繼續實施其委托的工程時立即撤換承包商;施工事故發生后采取緊急救護;安裝火災警報系統;投資商控制內部核算;制定種種資金運籌方案等都是為了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
2.3.3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即是將風險留給自己承擔,不予轉移。這種手段有時是無意識的,即當初并不曾預測到,不曾有意識地采取種種有效措施,以致最后只好由自己承受;但有時也可以是主動的,即經營者有意識、有計劃地將若干風險主動留給自己。這種情況下,風險承受人通常已做好了處理風險的準備。
參考文獻:
[1]電力工程項目施工風險管理研究[J]. 鐘康.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06)
[2]淺談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J]. 鄧偉杰. 經濟研究導刊.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