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中軍
摘 要:借助數據傳輸技術形成的數據傳輸系統其依靠主計算機、數據電路終端設備以及數據傳輸信道組成。利用數據傳輸技術,人們可以實現對需要傳送的文字、圖像或者是語言信息經過機電轉換、聲電轉換或者是光電轉換的人機接口編程設備的內部電信號,再利用DCE轉換成為適合信道傳輸的信號傳送至數據傳輸信道。
關鍵詞: 高清數字電視 數據傳輸 研究
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才開始發展其數字電視技術,隨著相應的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多種技術的發展,帶動了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正是該項技術的發展實現了我國高清數字電視的普及,高清有限數字電視替換了傳統的衛星數字電視。他有機融合了數據傳輸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技術,電視節目的畫面質感更強,畫面也更加清晰,深受廣大新老用戶的歡迎。和傳統的電視技術相比,高清數據電視技術的抗干擾能力更強,數據傳輸效率也更高,同時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新時期下,電視行業應大力發展高清數字電視技術。
1、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技術概述
比起傳統的電視技術,高清數字電視技術具有明顯的抗干擾能力,并且還具有傳輸效率高、系統兼容性強的特點,在信號接收方面其得到的電視畫面質量以及聲音效果遠超傳統的電視技術。
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實質上是對數據流的傳輸,這些數據流是由大量的0和1組成的,不同的排列順序能夠代表不同的電視信息,數據流在進入數字電視線路進行傳輸前,需要通過一定的信源編碼和系統復接,生成對應的傳輸碼流。與其他很多信號的傳輸特點一致,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需要一定的媒介,這樣的媒介又能稱為傳輸信道。在通常情況下,傳輸碼流并不可以直接作為傳輸信道,而是需要根據規定信道的參數,進行一定的數據處理,然后變換成相應的數據流形式。就當前技術而言,傳輸信道主要有三種,對應的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方式也可分為三個類型,有線數字電視傳輸、衛星數字電視傳輸以及地面數字電視傳輸。
2、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方式
2.1 微波傳輸方式
微波傳輸方式是屬于無線傳輸模式,無線傳輸模式可以有效的抵御自然災害,在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微波傳輸方式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是最強的。微波信號傳輸可以翻山和跨海,與光纜相比較,受地理環境限制比較小,隨著微波信號傳輸方式的不斷發展,使用攝像微波傳送一體機,可以隨時記錄和拍攝各種突發情況的真實場面,這一現象是很多傳輸信號做不到的。微波技術面對這些問題中凸顯出了很多的優點,對于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強。進行建設與維護的成本較低。在一些山區和人跡較少的地方,鋪設光纜是比較困難的,而且成本相對較高,利用微波進行傳輸的話,就可以解決這些地方傳輸節目的問題。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存在兩面性的,微波傳輸本身也是有一定的缺點的。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地球表層的大氣層會相應的吸收電磁波所產生的損耗,在大城市中,較多高層建筑的存在,會阻擋信號,造成傳輸過程中信號的衰減,這就給我們的廣播電視如何進行安全傳輸提出了新的問題。
2.2 衛星傳輸方式
衛星傳輸方式是由設置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衛星,先接收地面電視臺通過衛星地面站發射的電視信號,然后再把它轉發到地球上指定的區域,由地面上的設備接收供接收或二次轉發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實現的節目傳輸就叫衛星傳輸。衛星傳輸方式的傳輸距離比較遠,覆蓋的面積也比較大,一顆靜止通信衛星的天線波束就可以覆蓋地球表面的一半,可想而知衛星傳輸方式的覆蓋性是不可對比的,只要不超過覆蓋距離,衛星傳輸方式都可以輕松順利的完成信號傳輸工作。在它的覆蓋區內,可以有很多條線路,直接和各個地面發生聯系,傳送信息。它與各地面站的通訊聯系不受距離的限制,其技術性能和操作費用也不受距離遠近的影響。衛星與地面站的聯系,可按實際需要提供線路,因為衛星本身有許多線路可以連接任何兩個地面站。
衛星傳輸方式的傳輸質量非常高,容量也大,其電波傳輸的方式主要是近真空的外層進行空間傳播,電波傳播性質要比地面微波接力線路明顯而穩定,衛星傳輸在傳輸過程中只經過一次轉接,噪聲影響非常小,故傳輸質量就比較高。但衛星傳輸方式與微波傳輸方式有著共同的缺點,在傳輸過程中,都會受到大氣層和城市中的高層以及電磁波的影響,有時候傳輸的信號質量會不理想,傳播效果達不到最佳狀態。在微波通信之后發展起來的衛星傳輸,具有以下突出優勢:進行傳輸的距離較大,覆蓋面積較廣,可以進行高質量的傳輸、容量較大。
2.3有線傳輸網絡模式分析
有線傳輸網絡模式傳輸所需要的媒介主要分為光纖傳遞媒介以及同軸電纜傳遞媒介這兩個方面。在此種傳遞模式的作用下,不需要針對傳輸過程中的同一頻率進行差異性規劃處理,也不需要對信號傳輸波段進行規范性的規定。在有線傳輸網絡模式的正常運行過程當中,
每一個地區所對應網絡數據能夠結合自身對于點數數據差異性需求,可以建立與地區相適應的數字電視傳輸網絡系統。在有線傳輸網絡模式的作用之下,實踐應用表現出更為顯著的靈活性,有線傳輸網絡系統終端客戶通過防止機頂盒的方式實現對數字電視信號的有效傳輸處理。在當前科學技術的支持下,通過DVB-C標準向DVB-C2標準轉變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有限傳輸網絡模式作用之下的傳輸容量利用效率,綜合效果極為顯著。
3、高清數字電視數據傳輸技術發展趨勢
3.1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電視集合了互聯網、多媒體與通訊等多種技術,其主要是面對家庭胡電網電視用戶提供包括了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服務。用戶只需要在集中就能夠享受到IPTV服務。所謂的IPTV借助計算機或者是機頂盒完成電視節目的接受等各種功能,其采用的高效的視頻壓縮技術,其能夠達到接近DVD的視覺效果。互聯網電視的應用與發展在國外比較成為了電視產業的趨勢,例如韓國Hanaro電信推出的融合了互聯網TV、IPTV等互動服務。在國外由于版權等各種問題其具有明顯的商業基礎,用戶愿意通過支付費用的方式獲得相關內容上版權。但是在我國由于各種政策、法規的不完善,加上我國用戶并沒有在此方面付費的基礎,商業模式不夠健全,加上我國傳統的電視產業,互聯網電視的發展還需要時間。
3.2交互式數字電視
我國普遍的數字電視技術仍然停留在單方面的播放方面,隨著互動性的增加,交互式數字電視的出現能夠實現用戶對節目的自由選擇,改變了傳統的用戶被動接受的局面,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電視節目,同時實現對電視節目的存儲,方便隨時觀看。
結束語
當前,社會中信息技術、網絡通信、電視廣播網絡不斷發展和滲透,在這種環境下,數字電視也將實現快速的發展,隨著電視業務的范圍逐漸擴大,數字電視的傳輸過程也會逐漸復雜、多樣。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是數字電視發展的關鍵內容,對數字電視的清晰度以及兼容性也有著極大的影響。有關技術人員應當繼續努力,將多媒體通信技術、數字傳輸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結合起來,促進數字電視信號傳輸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科.淺談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的發展及趨勢[J].中國對外貿易,2014,15(20):303-305.
[2] 蔡亞芳 王飛.數字電視傳輸網絡技術與標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1(4):159-161.
[3] 畢國輝.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發展趨勢[J].華章,2014,15(12):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