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
【中圖分類號】R68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脛腓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內損傷,是外界對其產生的直接壓力造成的,老人容易脛腓骨骨折,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骨骼膠原質會越來越少,它起著加強韌性的作用,以至于人的骨骼變得十分脆,還有就是遭受高能量損傷的中、青年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并不僅僅限于物質消費,更多的去了解有關于他們的知識,漸漸地對骨折治療觀念及微創技術有了一定認識[1]。醫學技術在提高的同時,脛腓骨骨折的治療觀念不斷更新,治療手段盡可能不傷害受損軟組織,最大程度降低并發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們對34例脛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不同的微創治療方法處理骨折,取得了不同的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34例脛腓骨骨折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17例年齡范圍在19~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6±2.4)歲;對照組中患者年齡范圍在18~64歲,平均年齡為(34.3±1.5)歲。受傷至來診時間2h~一周,平均2.4±0.3d。交通傷16例,棒打傷8例,摔傷10例,均為閉合骨折。其中近端骨折6例,中段骨折20例,遠端骨折8例,骨折均未累及關節面。經過本院醫護人員對兩組數據進行詳細的觀察和對比,確認兩組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手術方法。患者采取切開復位普通鋼板內固定治療,先進行局部麻醉,麻醉有效后將小腿的前外側切開一個小口,使骨折的部分完全展現出來,以便骨折復位,需要采取2塊鋼板,固定在脛腓骨的兩側,之后康復的過程中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2]。
1.2.2 觀察組手術方法。患者采取復位微創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根據骨折情況和長度進行固定不同特制的鋼板,采用2~3mm克氏針經皮撬拔。將鋼板放在在小腿的表面,加以比量,在兩端2~3個螺絲釘投影處標記。這樣就可以手術,醫生在小腿遠近兩端切開小口,將鋼板插入筋膜和骨膜之間,然后在標記處仍要切開小口,最終在脛骨近端的鉆孔處用克氏針固定一枚螺絲釘。當恢復情況良好時,再次在小腿的遠近兩端固定3枚螺絲釘,抗生素加以輔助,防止感染[2]。在手術之后,一般容易出現感染,常規抗感染治療一周左右,患者可以通過早期被動運動(CPM)機進行功能鍛煉,當骨折區骨痂出現,患者骨折部分有了實重,斷裂的骨骼之間連接起來,整個脛骨很快愈合[3]。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1.3 評價指標
踝關節療效根據Mazur進行評分,優:評分>90分;良:評分>85分;中:評分>70分;差:評分<60分。最終結果: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手術中和手術后,必須要觀察并詳細記錄記錄下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部位的愈合時間和愈合效果以及并發癥出現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17.0計算軟件,將原始數據帶入處理,觀察指標數據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2組34例患者需要花費一年的時間隨訪,所有患者都無鋼板的折斷以及螺絲釘松動,在所拍攝的x片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康復程度要高于對照組,對照組中出現多例患者踝關節疼痛,但是出現了術后感染2例,經過藥物的治療改善了這種癥狀。在治療效果的對比方面沒,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的患者優良率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微創治療脛腓骨骨折在手術過程中需要c臂機監控,因為在脛腓骨骨折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可以采取石膏固定、鋼板嵌入固定等。石膏固定一般針對于骨折不是特別嚴重的現象,需要長時間的固定,在這個固定過程中,石膏所包裹的部位會發生瘙癢,并且不利于踝關節的運動與恢復;而鋼板固定是需要手術將鋼板嵌入人體內,以固定脛腓骨的位置,手術過程中,操作過程要求特別嚴格,以免發生感染。
脛骨血主要分布于脛骨的骨膜血管網、血管滋養動脈。正常的血管滋養動脈穿過脛骨1/3處,進入骨皮質里,大量骨皮質會形成管道,在其下3-4cm處直接進入骨髓腔。在小腿中下部的1/3處有滋養動脈的存在,一旦該部位發生骨折,就會導致供血不足。手術盡量不要剝離骨膜使其和周圍組織分離,這樣保護了骨折端及軟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于手術部位的愈合。
手術中有些細節不容易觀察到,c臂機起一個放大的作用[3],方便醫生找到折斷的骨頭,用鋼板加以固定,使之無縫銜接。皮下隧道應緊貼骨膜,防止鋼板的加入會損傷軟組織。
綜上所述,復位微創鎖定鋼板有著更優異的地方,但是操作過程繁瑣,而且易感染,因此合理的手術操作會使微創治療脛腓骨骨折會減少副作用的出現,但并不能避免。微創手術創傷小,效率較高,痊愈速度快,所以我國要大量推廣這種治療手段,但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其更好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煜,候春華.關節鏡輔助下脛骨平臺骨折微創治療的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6):704-706.
[2]陳王,李銘雄,葉若凡.經皮鉗夾復位在脛骨骨折微創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臨床研究,2016,8(5):108-109.
[3]周新勇.微創經皮與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脛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母嬰世界,2015,17(12):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