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辯護是相對于無效辯護而言的,在我國, 對有效辯護的研究尚屬新的課題。本文以刑事訴訟中律師辯護的有效性為視角,通過對有效辯護的權利基礎的研究,厘清有效辯護的權利來源和依據,提出并強調有效辯護的重大意義,以促進我國刑事訴訟中律師辯護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有效發揮律師辯護的實際作用,從而保障被刑事指控人獲得有效辯護的權利。
關鍵詞:有效辯護 被刑事指控人 權利 律師
一、有效辯護的權利基礎
我們應當認識到,一項制度離開其賴以存在的權利基礎而來談這一制度的嚴格把握及深入發展無異于緣木求魚;缺乏對一項制度的權利基礎及來源的認識而要求它得到普遍的認同和遵循必然只能成為一種空幻。
日本學者田口守一認為,“辯護律師的權利,一般可分為代理被刑事指控人訴訟行為的權利(代理權)和與代理本身無關的權限(固有權)”。[1]代理權分為獨立代理權和附屬代理權,獨立代理權可以違背被刑事指控人意志而行駛,如請求宣告、告知被逮捕理由請求權、撤銷逮捕或保釋請求權、變更開庭日期請求權等;附屬代理權指不能違反被刑事指控人本人的明確意思表示的代理權限,如回避權、提起上訴權等。固有權一般包括兩種:1是只有辯護律師或辯護人才享有的權利,如會見權、閱卷權、訊問被刑事指控人律師在場權等;2是辯護人與被刑事指控人都享有的訴訟權利,如搜查、查封時的在場權,勘驗時的在場權,質問共同被刑事指控人的權利等。日本另一學者土本武司也認為,“辯護人的權利分為固有權、獨立代理權、從屬代理權三種”,[2]與田口守一的觀點大同小異。
臺灣法學家林山田認為,“辯護人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可分為固有權利和繼受權利兩種”。[3]固有權利又稱為原有權利,是指辯護律師或辯護人基于辯護(代理)關系的存在而取得并享有的刑事訴訟權利。這一權利包括只屬于辯護律師或辯護人的權利,也包括與被刑事指控人共同享有的權利,該權利的行使可不受被刑事指控人意圖的限制,完全取決于辯護人所理解的對被刑事指控人有效辯護的需要。例如:閱卷權、抄錄權;與被刑事指控人會見、通信權;庭審記錄權;在場權;陳述權;訊問權;詰問權等。繼享權利又稱為傳來權利,是指本應為被刑事指控人的訴訟權利,按其權利屬性而言,辯護律師可以行使該權利,但該權利的行使不得違背被刑事指控人的意志。
我國大陸的一些學者認為,辯護權的權利來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并授權給辯護人行使的訴訟權利;另一方面是因辯護人獨立的訴訟地位而由法律規定其應有的訴訟權利。前者以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并委托給辯護人行使為前提,其目的是為了填補被刑事指控人辯護水平、技巧的缺陷;后者是因辯護人獨立訴訟地位而由法律直接賦予的權限,其體現了現代民主和法治的意味。
綜合比較以上觀點,本文認為,日本學者與臺灣學者在對固有權闡述或定義上雖有不同,但基本原理并不沖突,即當事人委托的代理權要比法律規定的固有權充分。代理權與固有權的主要區別在于,代理權一般認為辯護律師的權利是隨著被刑事指控人的權利消滅而終結的;而固有權是被刑事指控人的權利消滅與否,并不影響辯護人權利的行使。代理權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得違背當事人意志的代理權,例如管轄異議權、上訴權、申請回避權等;另一種是不受當事人意志影響的代理權,例如。申請變更或解除強制措施、更改開庭日期申請權等。固有權是因辯護人獨立訴訟地位而由法律直接賦予的權利。因為辯護律師在刑事辯護中既兼負著代理人的職能,又依法獨立行使辯護權,所以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來源,一種是因當事人的授權或認可方可行使的權利;另一種則是為了充分、有效發揮辯護作用,基于辯護關系而依法享有的權利,這些權利能夠體現現代辯護制度獨立的社會及政治意義。
本文認為,歸根結底,不管如何劃分,辯護律師的大多數訴訟權利都是由被刑事指控人的權利派生出來的,無論是律師或其他辯護人獨有的,還是與被刑事指控人共有的,最終的目的只應該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被刑事指控人的權益和法律的尊嚴。
二、有效辯護的重大意義
(一)有效辯護是辯護制度所追求的目的
刑事訴訟中的辯護制度追求的不應僅是形式上是否享有辯護權、是否獲得律師幫助,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辯護作用的有效發揮能否獲得對被刑事指控人有利的訴訟結果。也就是說,縱然法律規定被刑事指控人依法享有辯護權,也能獲得律師的辯護,但若依然是“你辯你的,我辦我的,我判我的”,基本不管律師或被刑事指控人所提出的辯護意見和主張是否合理、正確,這當然不是建立刑事辯護制度的初衷及其所追求的目的。因為手段與目的應具有統一性,所以,有效辯護才是刑事辯護制度的目的所在。
(二)有效辯護是訴訟民主進步的體現
隨著民主思潮的進一步深化,被刑事指控人的訴訟權利不斷擴大和完善,其中辯護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認為其是刑事辯護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辯護是隨著傳統糾問式訴訟模式的落幕和被刑事指控人主體地位的確立而作為其訴訟權利的一種有效保障機制被確立下來的,無疑是社會進步和文明在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
(三)有效辯護直接反映了保障人權的理念
隨著社會民主文明的不斷發展和人權觀念的日益增強,對于訴訟參與人的人權保障內容越來越豐富。在被刑事指控人的實體權利得到強調的同時,其程序權利也逐步受到重視。有效辯護的原則要求不僅應保障被刑事指控人自行辯護和委托律師辯護的權利,而且還應是真正且有實際意義的有效辯護,因此,有效辯護最直接體現刑事訴訟人權保障理念。
(四)有效辯護是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司法公正應包含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兩個方面。要實現司法公正,特別是在刑事訴訟領域離不開刑事辯護制度作用的發揮和完善。真正的和有實質意義的辯護,不論是實體公正還是程序公正,均不可或缺。按照有效辯護的要求,被刑事指控人的訴訟權利必須得到有效保障。作為完善訴訟民主、文明的標志和發現真實的重要手段,刑事辯護作用的有效、充分發揮,不僅可以防御國家司法權的濫用,有利于辦案機關及時、準確地查明案件事實和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預防冤、假、錯案的發生,還能有效防止被刑事指控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其享有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犯。[4]所以,有效辯護是追求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五)有效辯護是控、辯、審力量相對平衡的有效手段
一種力量若不能擁有必要的獨立性而要強調其有效性無疑是一種堂而皇之的欺騙。在刑事訴訟程序中,只有控訴、辯護、審判三種訴訟職能相互作用、分離且獨立存在,才能使得辯護成為對抗控訴并獨立影響審判的一種力量,從而成為有效的辯護;與此同時,有效的辯護又能使控訴、辯護、審判三方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使刑事訴訟程序的構造具有實際意義。
(六)有效辯護是刑事訴訟中辯護制度的生存之本
從本質上講,辯護制度是為保障被刑事指控人權利而設立的。無論是自行辯護還是委托他人辯護或由國家指定律師辯護,其目的均是為了使被刑事指控人無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獲得有利的幫助和公正的訴訟結果,正由于此,刑事辯護制度才因運而生并得以發展。試想,即使法律規定的辯護權不斷增多,但卻無任何實質效果可言,那被刑事指控人有何理由需要它,刑事辯護制度存在理由和價值又是什么?因此,辯護的有效性是刑事辯護制度存在理由和價值,簡而言之是生存之本。
參考文獻:
[1]、參見程滔(導師:陳光中),《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 2005-04-01。
[2]、參見程滔(導師:陳光中),《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 2005-04-01。
[3]、參見程滔(導師:陳光中),《辯護律師的訴訟權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論文》- 2005-04-01。
[4]、參見顧永忠、李竺娉,《論刑事辯護的有效性及其實現條件——兼議“無效辯護”在我國的引入》,《西部法學評論》- 2008-04-15。
作者簡介:
彭學武 1976年10月23日籍貫:湖南省益陽市 院校學院: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 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