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民
摘 要:基于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傳統的教育模式發生變革,根據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整合,強化實踐教學,根據地方城市經濟發展特色與企業發展需求制定人才培養的目標。本文針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人才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種應用型學科,也是一種交叉學科,將食品科學學科與工程學科進行交叉。隨著我國食品行業發展,企業對著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部分院校都開設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但基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忽視了該學科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特征,為該專業學生的就業增加了困難,不符合企業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人才的要求[1]。為培養出企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需要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轉變,構建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與培養模式,培養出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
一.特色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
(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基于我國食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是一個集農業、工業及理科為一體的交叉式應用型學科。主要包括食品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到工業化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以及食品的安全性、營養性、功能性、包裝美學、物流、市場營銷、商品學與工廠管理過程的系統性學科[2]。由此看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具有系統性、應用性與專業性的特點。
(二)企業就業形勢
隨著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研發與利用,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現代化食品工業向自動化、大型化與科學化的方向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企業中更傾向于對食品檢驗人員、研發人員、生產工作人員、市場營銷人員與管理人員的引進與培養。對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畢業生來說,企業中的銷售崗位與生產崗位是較為喜愛的崗位,其中銷售崗位與本專業的本科生較為不適應,生產崗位工作量大,最適應于本專業學生的應是質檢崗位及檢驗崗位工作,但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實踐能力,基礎知識水平較低,因此增加了就業難度[3]。而研發崗位對人才招聘的要求較高,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能力與知識儲備,薪資水平較為合理,企業一般招收生物類博士或食品類碩士等人員,從而造成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與競爭壓力。因此對構建符合學生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十分迫切。
(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人才的培養目標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提升,對食品安全與綠色健康的要求較高,在食品加工業發展的同時,企業面臨著對應用型人才短缺的現象。而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來說,就業前景較為廣闊,為了適應現代化時代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需求,需要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教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如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與儲藏、生物學等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及社會經驗等,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增強實踐經驗,從而達到讓學生素質、知識與技能的協調發展。
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構建以市場為基本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是基于市場對人才的素質、能力與知識結構要求的基礎上建立的,因此人才培養需要面向地方經濟或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對高素質應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積累,還要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創新精神培養。
(二)加強實踐教學與精品課程結合的教學體系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注重加強對應用型及創新性人才的培養,還要注重教學改革,根據辦學條件與現有的實驗環境,鼓勵學生參與到大學生創業基金項目與教研項目中去,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增強設計性、創新性與綜合性的教學實驗課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學習熱情[4]。此外,還要加強校外實習作業,讓學生到食品工廠的一線生產崗位中進行實習,對生產環節與生產過程進行熟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與動手能力,對教學內容有效消化吸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進行不斷改革與創新,通過討論式、啟發式與案例式的方法進行自主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與自主意識,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對當前的發展動態、研究熱點與前沿知識進行教導,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技術性難題與食品安全、食品質量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并鼓勵學生查閱相關文獻知識,進行學術討論,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5]。
結語:
總而言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首先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根據時代發展方向與企業發展特色樹立準確的人才培養目標,符合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構建特色應用型復合人才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榮瑞芬,閆文杰,陳文,李祖明,高麗萍,鄧大躍,魏濤,米生權.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研究——基于食品營養特色[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03):74-77.
[2]張家年,范露,邱朝坤,吉義平,丁彩梅,沈瑞敏.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培養食品產業應用型人才——以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 安徽農業科學,2015,(01):312-314.
[3]趙拓,任海偉,張軼,王雅,趙萍,陳曉前,劉曉風,張丙云,張百剛. 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導向的地方工科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糧油加工(電子版),2014,(12):69-71+75.
[4]李先保,郭亮. 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 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J]. 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0,(02):59-61.
[5]車振明,馬力,張國棟,雷激,徐坤,馬嫄.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高等教育研究,2006,(0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