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 梁麗群 朱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護理創新·
一種氣管切開術傷口敷料的設計與應用
馮梅 梁麗群 朱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氣管切開術; 傷口; 敷料; 護理
Tracheotomy; Wound; Dressing; Nursing
氣管切開術是臨床搶救重危患者,維持呼吸道通暢的重要方法,經治療病情平穩拔除氣管導管后,頸部傷口需使用粘性敷料拉攏促進傷口愈合。傳統處置方法是使用布質膠布裁剪為蝶形,消毒后粘貼在傷口上起到拉攏傷口的作用。但目前的蝶形膠布存在以下問題:材料為布質,不能很好吸收傷口分泌物,需內襯紗布;非無菌保存,使用時可能導致傷口感染,延長傷口的愈合時間;膠布的粘性不穩定,被分泌物浸濕后粘性消失,需隨時更換,打斷了傷口拉攏的連續性,不利于傷口愈合,并且增加護士工作量。為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患者舒適度,筆者設計了一種專門應用于氣管切開傷口處理的敷料,現介紹如下。
1 結構與使用
1.1 結構 包括蝶形透明敷貼、吸收棉墊、離型紙。透明敷貼附著吸收棉墊的一面具有自粘性,吸收棉墊附著在透明敷貼中央,離型紙覆蓋透明敷貼具有自粘性的一面。 見圖1。
1.2 使用方法 氣管切開導管拔出后,局部消毒待干,撕去敷料上的離型紙,用手聚攏傷口后貼上敷料。吸收棉墊覆蓋在切口處,具有自粘性的透明敷貼粘貼在皮膚上,用于固定吸收棉墊。
2 優點
(1)本敷料設計為蝶形,適合頸部傷口,使用時無需裁剪, 且無菌單獨包裝,避免傷口感染。(2)敷料可有效牽拉和固定皮膚,縮短傷口愈合時間,吸收棉墊吸收傷口產生的分泌物,并且敷貼本身透明,在不打開敷料的情況下就能夠觀察到傷口滲液情況,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注:1.吸收棉墊;2.透明敷貼;3.離型紙圖1 一次性氣切傷口敷料示意圖
馮梅(1977-),女,本科,主管護師,副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管理工作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7.04.033
2016-11-25)
國家專利: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520017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