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潔 殷小容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41)
耳聾患兒術后麻醉蘇醒期疼痛的護理
方琳潔 殷小容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 總結耳聾患兒術后麻醉蘇醒期疼痛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121例雙側感音神經性聽覺喪失患兒。對其進行FLACC疼痛評估,分析疼痛相關因素,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比較患兒在麻醉復蘇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清醒狀態下疼痛的FLACC評分和經過有效護理后出PACU的FLACC評分。結果 121例耳聾患兒出PACU時疼痛FLACC評分較入PACU清醒時FLACC評分分值明顯降低(P<0.05)。結論 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患兒疼痛,減少患兒蘇醒期哭鬧,提高術后的復蘇護理與治療質量。
耳聾術后患兒; 麻醉蘇醒期;FLACC疼痛評分; 護理干預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deafness;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FLACC pain score; Nursing intervention
耳聾是指聽覺系統的傳音或感音部分或兩者均發生病變時所致的聽力下降[1]。患兒通過手術治療可以獲得或恢復部分聽覺。有文獻[2]指出患兒聽力的提高有助于患兒的語言發育的提升。術后疼痛引發患兒煩躁可導致植入的電極移位或脫落,造成鼓膜內陷穿孔,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甚至導致二次手術的發生[3]。煩躁哭鬧嚴重影響到術后的治療,同時給家屬帶來沉重的心理和經濟負擔,增加了醫患之間的矛盾[4]。因此,采取相關護理措施,緩解患兒術后疼痛,減輕患兒哭鬧尤為重要。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4月121例在全麻下行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術的雙耳極重度聾的患兒,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的身體情況分級為II級。術后患兒到麻醉復蘇室進行蘇醒復蘇。男性患兒70例,女性患兒51例,平均年齡(4.64±5.83)歲;術前禁食時間平均(12.10±3.16)h;手術時間平均(58.77±44.58)min;121例雙耳極重度聾的患兒術前均無雙耳流膿、耳痛、面癱等癥狀,患兒的語言發育均受到影響,發育遲緩。
1.2 方法
1.2.1 FLACC評分記錄 由于受試對象均為雙側極重度聾患兒,語言發育受影響,阻礙正常交流,不能正確表述對疼痛的主觀感受。故統一采用由199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Merkel等[5]提出的兒童術后疼痛評估FLACC量表對患兒進行評估,內容包括表情(Face)、肢體運動(Legs)、活動(Activity)、哭泣(Crying)、可安慰性(Consolability),見表1。每一項內容0~2分,五項內容分值相加,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對入PACU清醒患兒采取預先設計好的病例報告表進行登記,記錄患兒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術前禁食時間,手術時間,入PACU清醒時FLACC評分。對術后疼痛不能耐受引起煩躁哭鬧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記錄出PACU時FLACC評分值。

表1 FLACC評分法
1.2.2 護理
1.2.2.1 疼痛護理 由于患兒年齡小,性格差異等因素,不能準確的通過訴說方式來表達疼痛,可能夸大或隱瞞對疼痛的感受。FLACC評分表能客觀準確地評估患兒的疼痛程度,還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可作為我國學齡前兒童術后疼痛評估的有效工具,從而為臨床鎮痛藥物和技術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據[7]。疼痛可導致患兒的血壓上升和心率呼吸頻率加快,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并對疼痛進行評估。及時通知醫生,對年長配合的患兒盡量用手勢指導患兒深呼吸,達到放松狀態,若疼痛不能緩解,根據患兒術中用藥情況和目前的疼痛程度,體質量等情況進行合理的鎮靜鎮痛。對于嚴重煩躁的患兒,同時進行保護性約束,防止患兒劇烈活動,加強對手術部位的保護,避免影響手術效果。對家屬解釋約束的必要性,要求家屬配合,不得私自將約束帶解開。
1.2.2.2 心理護理 通知一位平時與患兒親近的家屬進入麻醉復蘇室對患兒進行陪伴。教會父母正確有效的無聲觸摸陪伴患兒,父母的觸摸可以提高患兒的痛閾,減輕手術帶來的疼痛,讓患兒平穩復蘇,減輕全麻術后的并發癥,是一項有效的非藥物護理措施[8]。對于耳聾患兒,無聲陪伴可以減輕患兒的焦躁心理,同時也為其他復蘇患者提供了安靜的復蘇環境。對于年齡較小的哭鬧患兒,家屬懷抱患兒,可增加其安全感,但不可壓迫患側耳朵。患兒對陌生環境會產生恐懼感,耳聾患兒更加容易受到驚嚇,用色彩鮮明的玩具分散患兒的注意力,減輕患兒的恐懼感。
1.2.2.3 專科護理 對于由于饑餓口渴而哭鬧的患兒,護理人員給予自制安撫奶嘴,安撫患兒或在患兒全麻清醒、吞咽反射恢復后給予少量飲水,緩解不適感。有研究[9]表明,全麻患兒術后早期少量飲水具有可行性,能緩解口渴,減少哭鬧發生。患兒飲水后,護士應床旁守護,觀察患兒生命體征,是否有嗆咳,嘔吐等癥狀,保證飲水后的安全性。
1.2.2.4 基礎護理 保持床單的整潔,清醒患兒可抬高床頭30°或由家屬抱于懷內進行安撫,但不可壓迫患側耳朵,增加患兒舒適度。準確評估患兒傷口及加壓包扎處的皮膚顏色,預見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嚴防壓瘡的發生。
1.2.2.5 健康教育 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家屬避免術后患兒疼痛哭鬧的重要性。防止患兒用手抓撓傷口,避免患耳受壓或頭部劇烈活動,以免植入的電極移位或脫落,造成鼓膜內陷穿孔,影響手術治療效果[3]。
1.3 觀察指標 比較所有患兒送入PACU清醒時與出PACU時的FLACC評分。

121例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拔除氣管導管,送往PACU進行麻醉蘇醒復蘇。患兒入PACU清醒時FLACC評分為(4.90±2.44)分,出PACU的FLACC評分為(17.5±2.68)分,兩個時段比較(t=14.67,P=0.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于大多數雙耳極重度聾的患兒年齡小,不能堅持長期佩戴助聽器,助聽效果不理想,對患兒的語言發育幫助效果不佳。人工耳蝸植入目前已成為對助聽器無效或效果不佳的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10]。因此,很多家長選擇為患兒做人工耳蝸植入術,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疼痛是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不僅會對患兒造成短期的影響,還會長時間地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及身心健康,疼痛經歷日后會增加患兒對疼痛的敏感性[11]。疼痛引起患兒煩躁哭鬧不安,頭部來回晃動,致使電極脫落,是造成手術失敗的因素之一[12]。本研究結果顯示,分析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引起疼痛的相關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后,FLACC疼痛評分較入PACU麻醉蘇醒時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對患兒術后疼痛哭鬧進行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既有效減輕了患兒的疼痛不適,又保證了術后護理質量。
[1] 劉博,董瑞娟,陳雪清,等.大前庭水管綜合征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聽力特點與效果分析[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9,30(6):752-753.
[2] 章麗萍.耳聾患兒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0):64.
[3] 應彩雅,胡寶華,朱素琴,等.人工耳蝸植入術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3):349-350.
[4] 辛麗娟,吳倩倩,徐學森.小兒全身麻醉術后煩躁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0):207.
[5]MerkelSL,Voepel-LewisT,ShayevtizJR,etal.TheFLACC:Abehavioralscaleforscoringpostopn-erativepaininyoungchildren[J].PediatrNurs,1977,23(23):293-297.
[6] 鄧藕珠.五官科小兒全身麻醉術后躁動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10):2683.
[7] 王娟,丁敏,劉小翠,等.FLACC量表用于學齡前兒童術后疼痛評估的信效度評價[J].江蘇醫藥,2015,41(11):1298.
[8] 鐘轉好,李小蘭,謝海輝,等.父母觸摸陪伴對全麻復蘇患兒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8)1006.
[9] 殷小容,譚玲,廖燕,等.全麻患兒術后早期少量飲水的可行性[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32(3):282.
[10] 李旭,溫立婷,高磊,等.Nucleus24CA型人工耳蝸植入術后電極阻抗及T/C值變化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2,10(1):19-22.
[11]JonesGT.Paininchildren:Acallformorelongitudinalresearch[J].Pain,2011,152(10):2202-2203.
[12] 張愛霞.兒童人工電子耳蝸植入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45(11):1399.
方琳潔(1988-),女,四川丹棱,本科,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殷小容,E-mail:1813864144@qq.com
R473.76
B
10.16821/j.cnki.hsjx.2017.04.028
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