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

【中圖分類號】R2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1
腰椎間盤突出是由于受外力作用,導致髓核突出或是腰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發(fā)生破裂,導致腰椎間盤發(fā)生變形,可能損害到周鄰神經根,導致腰疼,是臨床常見的一類骨科疾病,傷及的部位由纖維環(huán)、髓核、軟骨板[1]。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腰腿疼痛、下肢麻木,該疾病需長期治療,單純藥物治療臨床療效不明顯。本次研究選取近年來醫(yī)院收治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中醫(y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的臨床效果,現具體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醫(yī)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的臨床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入院后經臨床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定。根據患者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n=55)中男25例,女30例,年齡分布42~65歲,中位年齡(52.4±3.2)歲,病程在1個月~4年,平均病程(1.4±0.5)年;觀察組(n=55)中男24例,女31例,年齡分布40~68歲,中位年齡(53.4±3.0)歲,病程在1個月~4年,平均病程(1.6±0.4)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骨質疏松、椎間盤脫位、椎管狹窄患者;臨床資料不完整、不能配合整個調查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單純應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方劑如下:獨活15g,杜仲15g,當歸10g,桑寄生10g,白芍10g,牛膝15g,茯苓10g,桂心10g,黨參10g,防風10g。氣虛患者加用黃芪25g;伴有血瘀患者加用桃仁10g,紅花8g;寒濕患者加用防己10g,附子12g;陰虛患者加用枸杞10g。用水煎服,每日1劑,煎水300ml,分兩次服用。1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服用4個療程。
觀察組:應用中醫(y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其中獨活寄生湯加減法同對照組,中醫(yī)骨傷手法:第一步,應用放松的手法對患者的腰部、臀部進行按摩,患者選取俯臥位,涂抹麻油在腰部,應用掌擦和掌推法進行按摩,增加局部部位血流速率,按摩至皮膚表面發(fā)熱;而后用單張按揉的方法對患者左右側腰、臀、患者后側進行按摩,按摩手法由輕至重,自上而下,按摩約5~6次。第二部,應用復位法拉寬各椎間隙,是突出物回到原處,便于改善神經根與突出物之間的關系;暴露腰部,用兩個枕頭墊在胸部和前胯部,腰部懸空,醫(yī)護人員在患者右側,沿脊柱兩側用拇指發(fā)力,由下而上,用力平穩(wěn),按摩10次,指導患者做伸展運動,護理人員對患者下肢進行牽引,用肘尖對椎體棘突部位進行按摩。③點穴按摩,應用拇指在患者兩側膀胱處經腎俞穴、昆侖、至阿是穴進行點穴按摩。④活動關節(jié):取仰臥位,應用牽引。撥伸下肢,直腿抬高等方法對患側關節(jié)進行活動,每次活動半小時,每次活動兩次。連續(xù)治療4周。
1.4 指標觀察
應用腰腿痛癥狀綜合評分(JOA)在治療前后對患者的癥狀、體征和日常活動進行評分,分數越低,表明腰腿疼痛程度越明顯。
根據中醫(yī)病理診斷療效標準[3]:患者的JOA評分改善程度>95%,腰腿疼痛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直腿抬高角度>70°判斷為痊愈;JOA評分改善程度60%~95%,腰腿疼痛程度明顯改善,能進行輕體力活,直腿抬高角度>50°判斷為顯效;JOA評分改善程度25%~59%,腰腿疼痛程度減輕,不能工作,判斷為有效效;JOA評分改善程度<25%,腰腿疼痛程度無改善,判斷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
1.5 統計分析
對研究所得數據利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用(±s)來表明計量資料的數據,用檢驗表明計數資料,檢測P值,如果經檢測P<0.05則提示兩組數據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78.18%)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8.954,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JOA評分比較
經干預治療后,兩組患者JOA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優(yōu)于急性扭傷、腰椎出現退行性病變或是腰肌勞損等導致,患者腰部韌帶失去平衡,脊椎部位的生物力學出現異常,導致腰椎間盤內部的壓力急劇升高,傷及腰椎間纖維環(huán),甚至髓核裂口等,甚至出現炎癥疼痛程度明顯,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4]。
獨活寄生湯中獨活,桑寄生具有活絡通痹、祛濕、散筋骨風寒等功效;杜仲、牛膝具有補肝益腎、強筋骨的功效;茯苓、黨參具有補氣養(yǎng)血,祛風濕的娥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白芍具有益肺健脾的功效,諸藥聯合應用驅邪扶正,有效將老化的纖維環(huán)、椎間盤神經根進行修復,標本兼顧,給椎間盤提供保護的作用,改善骨骼營養(yǎng),恢復局部血液供應[5]。通過中醫(yī)骨傷手法按摩,降低局部肌張力,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恢復脊柱的內外平衡,降低到腰椎間盤的醫(yī)源性損害程度,通過全身按摩,達到舒筋通絡、鎮(zhèn)痛解痙的作用,加快病情的恢復進程。
綜上所述,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應用中醫(yī)骨傷手術和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治療,臨床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潘宏趙.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中醫(yī)骨傷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觀察[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4,10(24):126-127.
[2]熊海榮.中醫(y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3例J].河南中醫(yī),2016,36(11):2001-2003.
[3]郭華,李剛,李陽,等.中醫(yī)骨傷手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11(8):1123-1126.
[4]騰朝峰.中醫(yī)骨傷手法配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6,12(4):113-114.
[5]趙猶太,朱先龍,李偉.中醫(y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