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當前大力推動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之下,鄉村景觀的設計與人們的需求和城鎮化建設的總體質量都是密切相關的。其中園林的植物作為鄉村景觀建設中的主要因素,在生態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等發展目標的組成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怎么打造以人為本的科學性鄉村景觀設計方案,是當前我國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設計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闡述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所存在的問題,對其優化措施進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建議,以為讀者參考。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 園林景觀設計 策略
所謂城鎮化,是指具備著如生態宜居、城鄉一體、和諧發展等特點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在這其中鄉村景觀設計是堅持以人為本,并且以統籌原則為基礎的推進城鎮化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構建功能完備、生態環保以及環境優質的城鎮化所必須的努力。
1、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面臨的機遇
在我國從前的城鎮化發展中,曾經過于注重某一片面的提升,從而使得整體發展并不均衡。例如過于片面的追求擴大城市的規模、增設空間。這些問題導致城市化的進程模糊化,相應的規劃也很不切實際,相關的公共服務也都處在停滯的階段。鄉村景觀設計其中的配置水平也比較低,其人居適宜度也不是很好。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同時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國家大力推動鄉村景觀的建設,出臺了如《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等科學的方案,給群眾真切的落實感。對我國來說,當前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鄉村景觀建設是重要的一部分規劃。將其作為重點的城鎮化建設來抓也可以在城鎮化的發展中起到推動的作用。這是鄉村景觀設計在當前存在的較好機遇。
2、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在伴隨著鄉村景觀設計不斷推陳出新,建設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城鎮化的建設也在不斷的以推進,但是在其背景下鄉村景觀的設計葉暴露出了一部分問題:
2.1 注重城市形象,忽視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當前國際所公認的生態設施建設基本原則之一,只有做到尊重自然,并且因地制宜才能夠實現根本的節能和環保發展。而事實上就相當于是將城市周圍的河流、湖泊以及林地作為建筑所用的土地。但是在城市內部僅僅打造大量的假山、假水的景觀,這有違于城鎮化鄉村景觀建設的基本原則。
2.2 抓住綠化指標,忽視綠化品質
鄉村景觀的設計主要表現在鄉村中的綠地面積以及農產土地面積,所以說如果在鄉村的景觀設計中只是一味地追求綠化指標的完成,而忽視真正用于農產的土地建設,忽視綠化之處真正的作用對于綠化資金以及程度上都有所影響。
2.3 追求綠化形式,忽視生態效應
一個優質的鄉村景觀設計不僅僅要有著合理的生態效應,也要有著一定的社會性生態效應。現實中所存在的一些情況就是一些鄉村景觀設計方案只是追求鄉村的景觀方式,一味地去追求“森林式”的方案密植。這樣會導致應該存在的植物和農作物缺乏生存的空間,使得本來寬闊的公共空間變得狹隘,這樣會大幅度降低鄉村景觀建設的具體質量。
3、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策略研究
通過對于上述鄉村景觀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筆者發現鄉村景觀設計是城鎮化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且結合實際的景觀設計工作方案的總體流程對鄉村景觀的建設提出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案,總結如下:
3.1 景觀資源現狀分析
景觀的設計應當基于現實生活,所以脫離于現實生活的基礎的想法和觀念都是無法落實的,進而更不必說滿足各個方面的功能。一樣的道理,鄉村景觀的設計應當首要做的也是前期的調研和信息匯總,這對于當前某一地域的景觀資源也有著總體且科學的掌控、分析,可以較為客觀全面的看到各個不同價值的景觀資源,并且可以較為清晰的辨別出需要被保護和需要被開發的區域,在獲取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及時的做許多的材料,將問題匯總并且一一解決,并且可以較為充分的利用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本文對鄉村公園景觀資源的評價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如表 1 所示。
自然景觀 人工
景觀 民俗
文化 當地
居民
環境適宜度 方便性 多樣性 人口
結構
生態多樣性 協調性 代表性 包容性
美觀性 環保性
表1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分析表
3.2 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原則
3.2.1以人為本,明確主體
因為發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鄉村景觀設計方案所追求的也是不盡相同的目標,而對于鄉村的景觀設計來說最重要的依舊是建設農產和綠色相結合的宜居空間實體,因此需要堅持黨的政治策略引導,并且積極地引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活躍性。而設計師應當做的就是明確服務主題并且快和精準的對鄉村景觀進行定位。所謂鄉村景觀設計中的“以人為本”也就是指景觀的設計要真切的為人民群眾而服務,使得效益最大化體現。
筆者在這里所強調的鄉村景觀設計的“以人為本”原則,其實在整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前期的調研中應當注重對于所調研區域的普通居民和游客的評價,并且對于當地真實擁有的景觀資源進行評價。進一步了解和分析其對于公園的需求。在方案的規劃方面,應當做到積極的與鄉村中的居民進行溝通,確保做出來的方案是切實有效并且是群眾所想要的。在具體的建筑以及施工中應當優先的考慮當地的一些施工集團或者團隊,具有本土氣息的進行建設,并且可以鼓勵當地的民眾一同參與建設。在后期的維護階段中可以將其管理的權利盡量地交給當地的民眾,讓他們在約束別人的時候約束著自己,以優質主人公的態度進行管理。
3.2.2生態優先,注重持續
在城鎮化建設中鄉村景觀的建設中生態文明的構建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其中每個人的生存都有著一定得影響。因此要在建設鄉村景觀之前進行三農問題的優質解決,并且提供給鄉村景觀一定的自然空間去構建,進而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這些細節之處對于城鎮化的問不健康發展是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的。而不能夠一味地發展城市而忽視對于鄉村景觀的發展,不能夠為了開發更多的建筑用地而剝奪本該進行景觀設計的土地,并且應當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通過合理的改善鄉村的景觀生態環境,來對于整體的鄉村環境進行協調和統一發展。
3.2.3文化傳承,強調特色
鄉村的景觀設計以自然的生態環境為主要的基礎,并且在地域和民俗習慣的影響之下建設成為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的空間。做以應當因地制宜的進行傳統文化景觀的保護,將鄉村景觀的設計作為主要的核心。筆者對于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的建設提出的一系列研究主張也在城鎮化背景之下發掘了更多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和名人事跡的景觀,再與當地的傳統工藝和歷史文化相結合,來巧妙地銜接當地的歷史文化。使得游客和當地的群眾在愉快的氛圍之中進行當地文化的學習,對于優質的傳統文化也可以起到宣傳和發揚的作用。
3.3城鎮化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選取植被的策略
在鄉村景觀的設計中,植被的選取一直是很具有分析性的問題。而植物的審美意境在古典的園林中就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常綠和落葉,以及花果都能夠在季節和氣候的交替中給予觀者所不同的視覺享受。對于人來說,其嗅覺、聽覺等感官系統都是比較靈敏的,對于不同的植物有著不同的感觸,鄉村景觀設計中有著大量的自然資源,并且鄉村的景觀設計有著較為重要的發展方向,因此在選取植被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3.3.1善用本土植物,合理引入外來植物
首先應當做的就是要對于本來的鄉村環境進行總體的評估,對于當地所常見的植被類型進行確定,對于這種植被的造景和反應效果進行評估。在充分地利用當地所特色的植物的屬性之后進行一定外來物種的引入,這里也不能夠隨意地引入,應當引入和原有的基礎植被相融洽的植株進行豐富空間,否則甚至會出現適得其反的現象。這里還可以適時的采用園林的建筑和小品的運用。
3.3.2觀賞性植物與生產性植物相結合
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景觀建設,其重點依舊是鄉村的建設,因此要建設處應該有的鄉村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應當比之前的傳統模式更加靈活,對于除了農業生產之外的植物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價值觀賞。這里要講觀賞性的植物與生產性的植物區分開,運用不同的個方法對其進行培育,因為鄉村景觀設計所采用的面積可以較大,這對于其中的植被效果就可以有一個較好地體現,景觀的建設要注重對于鄉村的生產實際特色進行滿足。并且合理的分配所使用的土地。將當地的生產性植物融合到觀賞性植物中,通過一定程度中的展示和體驗來進行相關作物的生長規律的普及。這些特性也要配置著一定得售賣和互動的平臺,增加游覽中的趣味性,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4、結語
對我國來說,當前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鄉村景觀建設是重要的一部分規劃。將其作為重點的城鎮化建設來抓也可以在城鎮化的發展中起到推動的作用。而在我國從前的城鎮化發展中,曾經過于注重某一片面的提升,從而使得整體發展并不均衡。例如過于片面的追求擴大城市的規模、增設空間。這些問題導致城市化的進程模糊化,相應的規劃也很不切實際,相關的公共服務也都處在停滯的階段。
鄉村景觀的設計與人們的需求和城鎮化建設的總體質量都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景觀建設,其重點依舊是鄉村的建設,所以要建設處應該有的鄉村經濟模式。在建設鄉村景觀之前進行三農問題的優質解決,并且提供給鄉村景觀一定的自然空間去構建,進而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這些細節之處對于城鎮化的問題健康發展是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的,筆者發現鄉村景觀設計還有著長遠的路途要走。
參考文獻:
[1]李元應. 淺談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現代園藝,2017,(02):76-77.
[2]楊小晗. 城鎮化背景下鄉村公園景觀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6.
[3]王振文. 農業轉型背景下的近郊型山地鄉村空間更新研究[D].重慶大學,2016.
[4]陳麗莉. 當代建筑師的中國鄉村建設實踐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姓名:祝竹,出生年月:1989年6月18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江蘇揚州,當前職務:景觀設計師,當前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