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蝶 石雅婧
【中圖分類號】R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根據我國2016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我國現在正面對人口老齡化這一全球性難題,如何養老也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我國目前的養老現狀是:養老服務體系還健全,養老機構不足,養老服務設施滯后等一系列問題,使我國的養老問題更加困難。
1.養老機構概述
1.1 定義 養老機構是社會養老專有名詞,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是附屬于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
1.2 特點 我國絕大多數養老機構是以幫扶、救助城市“三無”、日常生活疏于照料,以及農村“五保”老人為主,且多不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所以其公益性特征尤為明顯。養老機構生活與其他服務不同的是,養老服務是一種全人、全員、全程服務。所謂“全人”服務是指養老機構不僅要滿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還要滿足老人醫療保健、疾病預防、護理與康復以及精神文化、心理與社會等需求;要滿足入住老人上述需求,需要養老機構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這就是所謂的“全員”服務;絕大多數入住老人是把養老機構作為其人生最后的歸宿,從老人入住那天開始,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就要做好陪伴著老人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準備,這就是所謂的“全程”服務。
2.養老機構存在的缺陷
2.1 經營困難 養老機構的經營管理困難較多。現有養老機構大部分經營收入不多,營利微薄,規模小,設備簡陋,投入少,服務水平不高,養老機構的專業護理、管理人才缺乏,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管理水平不高。尚不能適應社會不同收入群體的不同養老需求。
2.2 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 一方面是促進養老業發展的法規政策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扶持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優惠措施落實不到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在獲取土地劃撥等方面還有許多困難和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資本投入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積極性。
2.3 發展民辦養老服務機構還很艱難
一是選址難。大部分民辦養老機構場所是租用的,選擇相對獨立而交通便利的地址難,且消防措施難以落實。二是法律制度不健全。對經營中發生的機構內的傷病、死亡等重大問題沒有相應明確的解決辦法,時有糾紛困擾經營者。三是養醫結合難。大部分民辦機構規模小,軟硬件設施跟不上,入住的老年人看醫用藥無法就地刷IC卡,造成看病難。
總之,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機制不活、服務成本較高、經濟效益較低;民辦養老機構數量少、發展不平衡;農村養老機構點多分散、不利于管理和集中供養;個性化服務項目少,服務內容單一;缺乏政策扶持,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3.養老機構發展對策
3.1 降低養老成本
建立合國情可持續的基本養老保險體制迫在眉睫。制定優惠政策促進企業年金快速發展迫在眉睫。企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均需通過資本市場獲取收益,決定了二者在保障功能上具有部分互補關系和替代性。企業年金覆蓋面越大、越充分、基本養老保險改革環境就越寬松,壓力就越小。我國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優恵政策促進企業年金快速發展。結合我國實際,吸取高福利國家的教訓,不要把養老金水平定得過高,盡量降低養老成本是解決我國養老。
3.2 落實相關政策
養老各主管部門的聯動性增強,目前我國的養老政策體系仍處在初創和完善的階段。“十二五”期間,各級政府加大了養老服務領域的規章制度建設,據統計中央部委和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涉及養老的規范性文件就多達200項以上。財政資金對養老服務業的支持力度除了主要集中在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上,也不能忽略對設施運營的補貼。此外,增加基層政府專門從事養老工作的公務員編制,不然將直接影響養老服務業發展和上級政策及時有效落實。
3.3 積極發展民營養老機構
3.2.1 積極引導,聚集社會力量發展民辦養老機構。社會問題,必須依靠全社會力量來解決。必須建立社會化養老機構,投資興辦養老機構的主體要多元化。政府在促進養老產業的發展上要“開綠燈”。重點放開民間投資進入養老服務業,既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需求,改善民生,又能激發市場活力,補上行業發展“短板”,從宣傳上多鼓勵,形成濃厚的社會氛圍,提高民營養老機構的社會知名度與社會地位。讓社會大眾了解這是社會發展之必然,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吸引民間資本積極投資這一領域。鼓勵民資依托社區開辦托老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康復中心等多樣化養老服務機構,充分發揮民辦養老機構靈活、高效的優勢。有計劃引進優質養老服務管理資源,支持專業化連鎖經營,既能快速提升養老產業發展水平,又能解決大量就業。
3.2.2 政策扶持,營造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寬松環境。通過保障用地、信貸支持、經濟補助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慈善組織及其他社會力量創辦養老機構,發展福利性養老事業和營利性養老產業。讓民辦養老機構輕裝上陣。對于規模較大、前景較好、市場急需的養老服務項目,要適當放寬貸款條件,并提供優惠利率,政府給予適當的貸款貼息。鼓勵用自建房、自有房開辦養老服務機構,按照床位給予一次性開辦補助,對于個人集資購買房屋資產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適當減免房屋更名、交易過戶費用。對新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用地,經審批后采用劃撥方式優先供地。
3.2.3 規范管理,促進民營養老機構有序良性發展。建立健全民辦養老機構行業標準及準入、退出制度,對無法保證服務質量的養老機構堅決取締。通過督查監管,推進民辦養老機構以完善配套設施為重點,加強軟硬件建設。要對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提供醫療救助、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另一方面,提高養老從業人員職業性、專業性。各級政府要多舉辦培訓班,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在保障服務人員各種待遇的同時,加強對其職業道德、責任感和榮譽感的培養,使老年人不僅在生活上得到照顧,還能精神上保持心情舒暢。
養老問題是世界難題,更是我國的大難題,要根本破解,還有許多寬領域、深層次的問題,需要全民努力,世人重視。愿天下老人都能衣食無憂,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