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在傳統創業基礎上的升華。高職院校作為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一個重要的平臺,備受關注。創新創業教育在高職院校開展已有一段時間,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更好的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本文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對高職院校做好創新創業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問題;對策
基金項目:2016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課題"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構建研究"(GZYLX2016037)
2016年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職在校生創新創業失敗原因及對策探究"(2016-GX-201)
1 引言
隨著經濟發展至今天,其發展速度逐漸遇到瓶頸,需要依托于創新的方式。加之如今畢業生的增多,就業形式也越來越嚴峻,需要眾多的畢業生以創業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就業[1]。因此,創新創業隨著時代的需要呼之而出。創業是最積極的一種就業形式,是發揮勞動者自主性、能動性就業的重要途徑,開店、辦廠、創辦公司等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帶動更多就業的“倍增效應”[2]。通過落實國家對自主創業的幫扶政策,建立健全產業政策、所有制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支持和構建創業政策體系,來鼓勵和幫助勞動者創業,使更多勞動者自強自立、自主創業、敢于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全民創業的風氣,使創業真正成為中國經濟和就業新的增長點[3]。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任,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2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問題
各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情況不盡相同,經過調查并對各院校的優勢、劣勢等的對比并分析,總結出了以下幾點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不到位
許多高職學生把創新創業就單純的理解成做生意、從事商業活動等,因此也就造成了他們所從事的創新創業活動也就是單純的傳統的創業活動。高職學生處于學習階段也沒有過多的創業資金,創業理論和實踐知識都較缺乏,耐性較差,因此較多的高職學生從事的入行門檻較低、競爭較大的第三產業,從而丟掉了創新,只是單純的傳統創業,成功率較低。
(二)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重視度不夠
1.創新創業體系不完善
高職院校之間在對比中發展,由于各高職院校的客觀情況不同、條件不一致,導致會有一部分高職院校有冒進現象,在許多地方相互效仿,最終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得比較片面,沒有構成完善的體系。比如,在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過程中,完全效仿專業理論課的上法,開展課程后,收到怎么樣的效果,沒有很好的評價機制。開展過程中比較混亂,沒有形成完好的流程、規范的機制等等。
2.創新創業師資不足
創新創業師資不足,是一個核心問題。要開展教育,核心是教師,要把創新創業教育搞好,核心是建設好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創新創業作為不同于一般傳統課堂理論教育,開展過程中必須注重過程實踐,這就要求作為創新創業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創新創業經歷并且積累了一定的創新創業經驗。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主體師資還是以前的專業課教師,較缺乏創新創業經驗。
3.創新創業過于形式
在高職院校中,多數創新創業教育以上理論課的形式完成,還有一部創新創業教育則以創新創業比賽的形勢進行。參加各種比賽是高職院校開展專業教育,以點帶面的很好的一種教學手段,不但可以提高參賽學生的技能,還可以使眾多高職院校間在一個平臺上交流,提高專業素養,提高高職院校的知名度,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創新創業教育在一部分高職院校開展中就以創新創業比賽的形式進行,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不足之處在于,過于注重比賽,而忽視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普惠性,沒有使比賽中取得的成績普及到大眾學生,從而造成參賽創新創業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技能,取得了好成績,大眾沒有參賽的學生,還是處理上傳統創業理論課的情況。
(三)合作企業參與度不夠
在眾多高職院校中,為了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但在實際創新創業活動中,雖然學校引入了校企合作方式,但多存在于形式,企業方面并沒有過多參與其中,更多的是在創新創業大賽過程中,企業的人出面當評委,給參與大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指導,而在學生實際創業過程中卻少有參與。
(四)政府及社會支持力度不夠
創新創業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是政府長期以來堅持的一項工程,以創新的形式創業是傳統創業的升華,為傳統創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政府出臺了許多的有利政策,鼓勵大眾參與到創新創業的時代洪流中。就目前的效果來看,許多創新創業者最缺乏的就是創業資金,其次是創業政策的保護。
3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對策
(一)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是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能夠順利、可持續進行的保障。這個體系包括多方面,比如建立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立院校創新創業的政策保障機制,建立效果評價機制,建立創新創業系統平臺,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等等。
(二)強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
現在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還不能滿足現實需求,大部份創業導師都是輔導員或專業課教師,相對來說都較缺乏創業經歷和創業經驗。因此,應聘請校外企業高管等具有創業經歷和經驗的人才來組建創新創業隊伍,構成師資隊伍中的兼職創業導師,并鼓勵在校年青教師參與創新創業形成后備的專業創業導師。構建創新創業專兼導師人才庫。
(三)加強政府、社會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
就目前創新創業的效果來看,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投入,在政策制定上還需要進一步的細化,以達到精準扶持創新創業的目的。據調查,創業資金是創新創業活動的最大阻礙,政府應號召社會各界對創新創業進行支持,制定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創新創業項目的投入。
(四)加強校企合作企業參與度
校企合作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提供了平臺和經驗等方面的支持。但就目前調查來看,企業參與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的程度還不夠,需要學校加強與合作企業的聯系,調動合作企業參與到創業項目的各個環節當中來,以使高職學生能更好地從中學到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4 結語
創新創業是近幾年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高職院校學生因為學歷相對較低的問題,比較難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因此,對他們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更顯得有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麗君,顧鳴鏑.以競賽為載體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71-75.
[2]邵月花.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76-79.
[3]嚴立艷.關于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幾點思考[J].讀天下,2017,01:131.
作者簡介
楊玉平(1984-),男,重慶人,講師,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