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英 劉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3--02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心理學在護理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由此產生了護理心理學,同時護理心理學也是護理學中重要的一個分支。隨著醫療條件和醫學模式的轉變,醫學領域對護理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護理心理學受到的重視和發展越來越強烈。在護理的管理、患者的順利康復中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所謂護理心理學就是以普通心理學的一般原理為基礎,研究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個體心理,進行護理人員心理素質修養和患者的心理護理。以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個體心理、心理護理、以及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修養為重點。因此運用護理心理學,能夠既維護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又促進護士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增強醫療服務各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護理隊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學科的發展,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要從社會、家庭環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身心護理。護理人員要不斷地學習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邊緣學科的知識,將心理護理、護理管理中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同時也能更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形成。
一、護理心理學的定義
護理心理學既是一門護理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又是護理領域的基礎學科。其重點研究心理科學在護理當中的作用。為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提供解決心里、行為、護理等問題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醫生認識護理重要性的渠道。
二、護理心理學在護理尤其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
在護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關情況,除了正常的醫療治療之外,要考慮患者在這種病情下可能會出現什么樣的心理狀態,然后再根據患者的需求制定針對性的、符合其特點的護理計劃。可采取的方式和做法如:
1.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觀察法和交談法的形式,與患者聊家常,進行情感交流,了解、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病情發展史,建立起與患者互相信賴、互相合作的良好關系。
2.通過向主管醫生詢問及查詢病例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發病前的特質,從而掌握患者在患病后所引起的各種心理反應,找出患者需要解決問題,心里的癥結所在,制定護理計劃,采取恰當的護理措施。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不斷的觀察患者疾病及心理上的變化,如恐懼、緊張、難為情等,及時修訂護理計劃,保證護理計劃動態化,從而及時掌握病情和心理變化,采取有效措施,獲得最佳護理效果。
3.根據個體差異,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和疏導
由于患者存在個體差異,個體情況不一,從心理學的角度,在護理中就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如有的患者由于對疾病的不了解、對治療手段、方法產生恐懼,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這時就要及時進行心理護理,把醫學知識通俗化,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講解治療方案、治療手段的必要性和
安全性,并讓其他患者進行現身說教,通過心理護理讓患者擺脫消極情緒、消除心理負擔,愉快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盡快康復。同時,心里的疏導也是非常必要的,向患者及時說明所患疾病產生的病因、治療、康復注意事項等。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詳細的收集相關資料,用科學的道理深入淺出,通熟易懂的語言向患者進行講解,如老年患者容易產生恐懼與焦慮感,因為老年患者的各種功能明顯下降,多數患者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患者也可能持續性的劇痛,而產生較為強烈的恐懼感。同時,在老年人患病及就醫期間,多數患者對于休息、睡眠、飲食等方面感覺難以適應,常規的生活規律被打亂,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就醫過程中出現煩躁不安、情緒不穩等。此外老年患者還易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寂寞感、依賴感。針對這些,就要充分運用護理心理學的做用,在常規護理與藥物護理的基礎之上,將護理心理學穿插、滲透與交融于護理全過程。
三、加強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中管理和應用
1、很多護理人員片面認為護理就是簡單的為患者打針、包扎、拿藥等工作,缺乏工作的熱情和動力,對較累較臟的退避三舍,一些問題和困難無從下手和解決,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這就要求管理者可以從具體問題、具體需求出發,充分發揮精神、物質的動力,帶動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熱情,充分運用護理心理學的知識,引導和疏導,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2、增強護理人員的榮譽感
社會的發展對護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社會上出現許多問題、矛盾也體現在了醫院中,出現的不少的傷害醫護人員的事件,再加上待遇的問題等,導致醫護人員尤其是護士的流失。這時候,就要加強正確的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樹立一切為了患者的信念。以南丁格爾為榜樣,踐行白衣天使的責任和義務。
3、加強培訓,提升整體醫護觀念
作為整體醫學,醫療和護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發展的。隨著患者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的不斷變化,醫療與護理也相應的對這些變化進行統一,達到醫護相合的效果。護理心理學不但是護理人員必須要掌握的,醫生也要認識到治療過程中護理、護理心理學的重要性和意義。
在護理中,護理人員要充分運用康復心理學和缺陷心理學以及心理治療學等學科的知識對患者加以指導,通過自己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患者提供幫助,使患者增強對醫院、對醫護人員的信賴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這也勢必有利于門診護理和被護理人員的管理。
總之,護理心理學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也是現代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認識到護理在整個醫療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使護理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將護理心理學等相關心理學知識充分運用到門診護理工作當中,發揮護理心理學的作用。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康復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