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張海滿
摘 要:文學教育對于構建大學生人文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作者通過問卷調查和大學校園的實地走訪,了解到大學生普遍熱愛文學作品,但是由于大學校園內文學教育復雜多元,實用性不高,文學閱讀氛圍不夠濃厚。對此我們可以采用多種策略,增強青年大學生的文學修養,進一步構建青年大學生人文精神。
關鍵詞:文學教育;人文精神;文學作品;閱讀
科學主義的盛行使得人文主義在大學內的位置失去了半壁江山,大學考慮的是如何把大學生培養成工程師、律師、醫生、技師,人文精神的失落使得大學生的人文修養得不到應有的提高。文學作為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對人的人文精神構建有著天然的優勢。文學教育通過系統性傳播和交流人文思想,對塑造人的精神和靈魂必須重視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互聯網技術發達的今天,文學閱讀已經走到了大學生精神生活的邊緣,文學作品中深刻的教育意義被娛樂所遮蔽,在現代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文學教育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1 青年大學生文學修養的缺失引起人文精神的匱乏
1.青年大學生普遍渴求文學教育
文學有無作用經常成為人們爭論的話題,文學在人們生活中逐漸淡出,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生活中淡化。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從大學生主觀需求上看文學并沒有被拋棄,大學生也普遍渴望文學熏陶,只有10.02%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階段受到的文學熏陶比高中階段的多,有37.3的大學生認為是相應的減少。大學生更加處于實際在選擇專業知識,但是這并不意味他們不需要文學的滋潤,大學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人生規范定型的階段,文學作品可以更好的給大學生們提供間接的人生經驗,啟發他們對人生的思考,提高辨別真善美的能力。同時文學也能夠對學生情操進行陶冶,這種精神的需要是任何力量所不能阻擋的。
2.文學作品教育復雜多元
我們為何要閱讀文學作品,從傳統觀點來看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從文學作品的本身的意義來說,文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旨在提高閱讀者的審美能力,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文學也是一種消費,用來安撫一顆受傷的心靈。從調查問卷的情況來看,以文學鑒賞為目的閱讀占整個閱讀的16.18%,以提升自我為目的的閱讀占比56%,以完成課程作業為目的閱讀占5.6%,以打發空余時間的占比26.4%。從這個比例來看用文學來提高道德的觀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另一方面青年大學生閱讀取向也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大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過程中各有側重,各有所取。注重作者的占比13.45%,注重故事情節37.5%,注重情感的29.4%。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文學作品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具有多重的作用。
3.青年大學生閱讀方式多元
當互聯網出現后網上閱讀被很多人推崇,但是從現在看來網絡閱讀并沒有能夠成為閱讀方式的主流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通過紙質借閱閱讀的人數占比75.2,通過網絡閱讀占比25.8%,特別是通過手機閱讀成為了網絡閱讀的主流,手機的隨身攜帶方便了閱讀,受到了很多大學生的歡迎。雖然網絡閱讀不是閱讀的主流,但是我們也不可忽視網絡閱讀會對大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帶來改變和影響。
從調查結果來看,青年大學生的文學教育大部分采用自發的形式,雖然文學以其自身的魅力在吸引著大學生,但是就其總體效果來看還是不夠理想,呈現出了文學閱讀量少,有15%的學生閱讀量基本為0。對于我國經典作品的閱讀量少,大部分人的閱讀以當代作品閱讀為主,對古典文學閱讀主要是為了完成作業。在這樣的文學教育總,文學教育成效甚微,文學教育的內容內化于學生并且付諸行動還有待時日。
2 青年大學生文學教育的策略
1、增加青年大學生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青年大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余時間閱讀文學作品是接受文學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現如今很多大學生將課余時間用來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各種各樣的考試占據了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在課余時間進行文學作品的閱讀呈現出以下傾向:一是消遣性閱讀為主,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用文學作品來調節大腦,放松心情。二是淺性閱讀占主流,那種瀏覽性為主的圖文閱讀成了閱讀的主要方式,這個值得我們注意。三是閱讀量總體比較小,與專業知識學習比起來文學教育或者是文學作品閱讀時間占比非常小。出現以上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沒有能夠給文學閱讀留下充足的時間,另一方面很多學生沒有能夠把課余時間進行文學作品閱讀,而是采用網絡游戲或是開展其他活動。針對這鐘情況,大學圖書館或是專職輔導員應該出具文學作品必讀書單,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閱讀監控。另外可以定期開展文學作品閱讀讀書會,以學生交流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正面引導青年大學生們開展閱讀。大學校園也要創設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方便學生借閱圖書和開展閱讀,讓青年大學生們有書看和方便看。
2、以文學實踐活動促進文學教育
就學校而言,說到教育就想到課堂,實際上教育無處不在,文學教育除了課堂教學和作品閱讀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或策略,那就是實踐活動。文學的實踐活動是文學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也是以學生喜聞樂見和親身參與的方式進行的教育。具體地說,文學實踐活動包括文學社團活動、文學創作活動、讀書交流活動、演講會、辯論會、文學壁報、文學手抄報、文學性主題的調查研究、戲劇表演等,這些活動以直觀體驗或實際應用的形式,使學生在行動中感悟文學所蘊含的深層意蘊和魅力。文學實踐活動豐富多彩,貴在有效組織。
參考文獻
[1] 袁曉薇,甘松.經典閱讀與人文素養的培養——兼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對大眾文化的積極引導[J].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2] 梁淮平.儒家人文思想與大學生思想品德修養[J]. 學海. 2007(06)
[3] 田恒創,王締,王翠,王新亮,槐敬培,趙聰聰,史海燕,于淑華.中國古代文學對大學生影響的調查分析[J].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