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孫莉
摘 要: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著重培養實踐類和技術類人才。傳統觀念和教學思維的制約,使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學校和專業教師要依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對廣告設計教學現狀具備明確的認知,提出具體改革方法,使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更具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改革
1 前言
廣告設計作為高職院校熱門專業,備受青睞。計算機網絡環境下,人們的信息獲取途徑不斷拓展,使廣告設計專業極具市場發展前景。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發展歷史相對較短,成熟度不足,仍然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學校要依據市場需求,對廣告設計教學內容不斷延伸,教學方法不斷改革,為廣告設計專業教學開拓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2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現狀
2.1 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專業教師是廣告設計教學中的引導者,對學生的日常影響比較大。因廣告設計專業發展歷史較短,教師多為剛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學及科研經驗嚴重不足,教學壓力比較大,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部分專業教師未經培訓,直接上崗。廣告設計人才的缺乏,使教師的專業結構比較混亂,對課堂教學產生了嚴重制約。廣告設計專業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的實踐能力普遍偏低,難以滿足廣告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訴求,對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2.2 教學設施不完善
院校性質使高職院校教學經費相對緊張,基礎設施配備不到位。廣告設計專業對教學條件要求很高,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都難以滿足專業教學需求,對教學計劃和實踐課程的實施產生了嚴重制約。部分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畫室及專業設計教室等。計算機硬件設施配備嚴重不足,沒有為學生提供專門的設計工作室,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普遍偏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嚴重不足,難以實現廣告設計專業教學及人才培養目標[1]。
2.3 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學生都具備扎實的繪畫基礎,他們對繪畫、構圖、色彩和布局等具有較高的興趣,卻不具備設計師的意識和思維,使廣告設計專業教學受限。他們對市場營銷和消費心理學缺乏認知,該方面的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廣告設計專業實踐性很強,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脫節嚴重,學生難以從市場角度對廣告設計進行全面理解和認知,社會調查和實踐嚴重不足。而教師也不注重教授徐潤生市場營銷、企業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限制了學生的專業思維及內涵。
2.4 缺乏創意性思維
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習慣于從網上下載現成的模板和框架,并在自己的設計中進行套用,創意性思維嚴重缺乏,在設計過程中,不注重主動思考,缺乏變通,這些都對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產生了限制。部分學生不屑于借鑒優秀的作品,廣告設計過程中,存在閉門造車現象,不主動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導致廣告設計方案不具備市場價值[2]。
3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策略
3.1 重視廣告設計基礎理論教學
廣告設計專業特點,決定了該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廣告設計技巧,也要掌握社會學、心理學和市場學等相關理論知識。專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對學生加以引導,使他們具備扎實的廣告設計專業基礎,不斷拓寬他們的視野,提高其思維能力。學生要具備全局意識和創意性思維,立足于多個層次及角度,實現設計構思,提升作品表現力,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也要依據人才培養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設置,使理論課程與設計課程兼備,也要不斷對廣告設計課程進行細化,使學生掌握色彩、版面、平面構成、字體選擇和設計等相關知識。
3.2 注重實踐教學及課題學習
廣告設計教學中,要將具體的設計項目應用到課程設計中,將最新設計方案作為課堂教學案例,使專業課程教學更具目的性,提升學生的代入感。通過該種方法,使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廣告設計技能和水平。高職院校要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從事該門課程教學,將市場上的實體性廣告設計項目,應用到專業課程教學中,依據企業的訴求,成立廣告設計小組,結合課堂教學背景和企業具體情況,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廣告創意和設計,為高職院校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從事廣告設計工作時,能夠應對自如[3]。
3.3 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與社會存在嚴重脫節,教師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系,使學生畢業之后,快速適應廣告設計工作。廣告設計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及技能,更要培養其綜合素質,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廣告設計及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高職廣告設計教學中,借鑒和抄襲現象嚴重。學校和教師要定期開展優秀廣告作品展覽、大師講座等,不斷開闊學生的眼界,實現其思維拓展。廣告設計初期,離不開市場調研、產品及消費者心理調查等,做好前期調研工作,能夠提升廣告作品的開拓性。
3.4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廣告設計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廣告原理和法則,也要注重廣告的藝術表現形式。優秀的廣告作品,需要內容與表現力兼備。學生要依據廣告設計專業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能力。發散性思維是指立足于多個角度,對作品的題材和內容等進行考量,創意過程比較靈活,極具想象空間,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設計思維,使廣告作品更具特色。逆向性思維是指反常規的思維創新方式,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以美國戶外品牌Patagonia為例,黑色星期五,當其他品牌都大肆營銷時,該品牌推出“反黑色星期五”營銷活動,鼓勵消費者維修舊物,而非購買新品。采用逆向思維,達到了良好的廣告設計效果,很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4]。
3.5 靈活運用廣告設計手法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中,要認識到理論教學的重要性,以理論知識,為廣告設計提供輔助。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廣告設計手法進行靈活運用,通過比喻、夸張、象征等表現方法,增強廣告作品的創意性,提升市場契合度,與消費者構建良好的溝通互動關系。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出學生一個命題,對學生進行分組,依據該品牌的類型、特征和目標客戶群等,進行廣告設計和創意。與此同時,也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表現方法,對廣告作品進行優化和改進,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達到良好的廣告設計效果[5]。
4 結語
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專業性很強。學生不僅要具備靈活的思維能力,也要富有創造性。學校和教師要認識到廣告設計教學的重要性,結合專業背景及學生特點,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合理設置和應用,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專業學習空間,使他們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等,應用到廣告設計和創意中。
參考文獻
[1]曾婷.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學現狀與改革[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6,(04):107-108.
[2]馬景鳳.高職院校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教學現狀和改革對策[J].美術教育研究,2015,(01):130.
[3]滕書筠.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探討[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2):104-108.
[4]柴鵬舉.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工坊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大舞臺,2013,(09):219-220.
[5]胡曉霞.高職院校廣告設計與制作課程的創新分析[J].高教學刊,2016,(22):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