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艷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內科,河南焦作 454001
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對牙周炎患者維護期的效果觀察
孫小艷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內科,河南焦作 454001
目的 探討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對牙周炎患者維護期的效果。 方法 納入80例就診的牙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處理,觀察組(n=40),對照組(n=40)。兩組患者均積極就診,其中對照組就診期間不做特殊要求;而觀察組患者就診期間則進行規范化的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維護期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問卷調查各項內容均優于對照組,而牙菌斑指數檢測指標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對牙周炎患者維護期效果顯著,可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促進康復。該次宣教內容可行有效,可在臨床上作推廣應用,幫助更多患者受益。
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牙周炎;維護期
近年來,我國居民對于牙周疾病的認識相對提高。牙周炎作為常見的口腔疾病,可破壞牙周組織的健康,影響基本口腔功能[1]。牙周炎為慢性病,并呈進程性發展,若不加以重視,不僅治療困難,同時預后較差[2]。對于患者而言,其往往只知道治療而不知道保養維護,形成了短期治療有效性的局面[3]。因此,如何提高牙周炎患者對牙周病知識的知曉程度是醫學者思考的重要問題。在臨床中,尚缺乏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體系,許多患者對于相關保健知識還不明確,因此該院建議通過建立規范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接受更多的疾病知識,糾正錯誤的思想及行為[4]。在該次調查中,該研究抽取部分患者進行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并分析對牙周炎患者維護期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院口腔門診部就診的80例牙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作隨機分組處理,觀察組及對照組人數均等。觀察組40例,男女分別為22、18例,平均年齡(43.0±8.2)歲。對照組40例,男女分別為23、17例,平均年齡(43.1±8.2)歲。納入標準如下:①于2015年期間就診;②臨床資料完整,可作長期隨訪;③對調查知情,簽署同意書,愿意配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就診后,由醫師對其進行相應的牙周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治療方案。在患者治療結束后,告知其相關病情、治療方案、復診時間等。
觀察組患者就診后,先做全面的檢查,而后為患者制定相關的治療方案,同時制定詳細的健康衛生宣教內容,包括正確的刷牙、牙間隙的清理、牙線使用等。準備牙模型,在患者面前詳細展示,約2~3次后要求患者自行操作。
兩組患者在全口牙周治療結束1周后復診。并對每例患者進行菌斑指數檢查,并于結束后宣告其檢查結果。與此同時,對觀察組患者再次進行衛生宣教,要求患者現場刷牙,由醫師作指導。對于牙周炎牙齦萎縮、牙根暴露患者,教會其改良BASS刷牙法。1個月后要求兩組患者再次復診。并填寫該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同時再次進行牙菌斑指數檢查。
1.3 牙菌斑評價指標
0:牙面無菌斑;1:牙頸部齦緣處存在點狀菌斑,菌斑不密集,散裝分開;2:牙頸部有連續窄帶狀菌斑,但菌斑寬度不足1 mm;3:牙頸部被1 mm以上的牙菌斑覆蓋,在整體面積少于牙面的1/3;4:牙面覆蓋1/3以上的牙菌斑,但整體面積小于2/3;5:牙面覆蓋2/3以上的牙菌斑。
1.4 調查問卷評價
該院自行設計問卷,其內容包括相關的牙周疾病知識、患者每日刷牙次數、是否會正確的使用牙線、牙間隙的具體清潔方法、是否定期返院潔牙等。每項調查內容后設計評價的標準,最后收集問卷并統計整體達標人數。
1.5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均以SPSS 15.0統計學軟件作相應的處理,比較兩組之間的牙菌斑指數及問卷調查的評價達標率,其中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形式表示。組間比較分別為χ2檢驗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問卷調查表結果分析
組間比較可知,觀察組患者在疾病知識知曉率、每日刷牙次數達標率、正確使用牙線、牙間隙清理技能及按時返院潔牙等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問卷調查表結果分析[n(%)]
2.2 菌斑指數檢查結果
組間對比,觀察組患者的鄰面區菌斑指數及中央區菌斑指數均小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檢查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檢查對比(±s)
?
牙周炎為臨床上的常見慢性口腔疾病,前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若不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牙齒松動、脫落,影響患者口腔功能,也影響患者的容貌[5]。而且牙周炎的治療是十分漫長的過程,患者需投入時間、精力及金錢,影響基本生活。為此,臨床上十分重視牙周炎的治療。
牙菌斑附著是導致牙周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指出,牙菌斑的繁殖能力十分強[6]。對于剛剛清潔完的牙齒,數秒鐘內即會出現新的細菌,24 h后細菌的數量可增加100~1 000倍以上[7]。而對于牙周炎患者,細菌可加重癥狀,治療困難。加之許多患者不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在不適期間入院就診,待病情緩解后缺乏保養意識,周而復始,縮短治療周期,也影響治療效果[8]。多項臨床資料也證實,牙周病的治療不僅僅依賴于醫師,依賴于藥物,而更是依賴后期保養,只有具備自我控制牙菌斑的能力,才可控制病情的發展[9]。
在該次調查中,該院對患者進行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有越來越多的資料證實,患者在了解疾病病因后,在治療依從性上會明顯的提升,這對于病情控制及康復均是十分有利的[10]。而該次調查結果提示,在進行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后,觀察組患者的疾病知識了解率、每日刷牙次數達標率、正確使用牙線、牙間隙清理技能及按時返院潔牙等指標上均優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可說明,規范化的健康宣教幫助患者掌握知識,糾正了以往不正確的行為。同時,從牙菌斑指數分析,觀察組患者的鄰近區及中央區的牙菌斑指數均低于對照組(P<0.05)。體現了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的實際作用,展示了臨床價值。
該研究認為,對于牙周炎患者而言,雖然醫師可以幫助患者去除牙齦的結石,但效果是短期的。當患者不注重自我管理后,會有新的牙菌斑附著,再次形成結石。但只要進行規范化的牙周健康教育,則可避免或延遲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宣教期間,該院要求患者每次就診時均進行一次牙菌斑指數檢查,并在此過程中貫穿正確的思想理念,幫助患者了解實際病情,對于控制良好者予以鼓勵,對于控制不好者再加以干預。
綜上所述,對牙周炎維護期患者進行規范化牙周健康衛生宣教作用積極,可有效控制病情,促進患者對疾病知識有所了解,更好的改善預后。該種理念可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1]陳國鋒,黃愛萍.固定矯治青少年患者牙周潔治和衛生宣教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2):1536.
[2]陳素華,鐘錫鵬,帥燕珍,等.護理干預在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6):78-79.
[3]張帆,秦懇,楊英,等.對牙周炎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評價[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3):2487-2488,2491.
[4]李華,孫璐,陳燕,等.口腔衛生宣教對老年牙周炎患者齦上潔治術后口腔健康維護的作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 2013,11(4):221-223.
[5]丁芳,呂亞林,王杰,等.認知行為干預對維持慢性牙周炎治療效果的作用[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5,36(5):768-772.
[6]蘭海松,李藝芳.口腔衛生宣教和指導在老年人牙周治療中的作用評價[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3):189-190. [7]胡愛云,周偉顏.口腔衛生宣教在中年人牙周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5-7.
[8]李清敏,董春花.健康宣教在牙周病防治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2):141-142.
[9]馬婧,王穎,安奇志,等.延續性口腔健康教育對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4):3506-3508,3509.
[10]周純燕.系統的健康教育對口腔正畸患者發生牙齦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127-128.
R7
A
1672-5654(2017)02(c)-0029-02
2016-11-23)
孫小艷(1982.9-),女,河南焦作人,本科,醫師,研究方向:口腔內科。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