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
“枕邊風”在中國的名聲一向不太好,其詞義被賦予了負面色彩,主要是指夫人“參政”、讓丈夫干錯事、壞事等。其實,“枕邊風”是雙向的,既可以是共枕時妻子對丈夫說的話,也可以是丈夫對妻子說的話。而“枕邊風”吹的內容、時機、方式等,不僅左右著配偶的觀念和行為,也會影響配偶的身心健康。
別把枕邊“暖風”當作耳邊風
吹“枕邊風”需要正確的方式,否則會變成“涼風”。夫妻之間共同生活,日漸熟悉彼此的性格和三觀。因此,對方說的話自己比較信任,也會放在心上。這產生了一個規律,并被很多研究證實:對伴侶所說的話印象最深。
加拿大女王大學的研究小組對23對共同生活超過18年的夫妻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當一樣的話出自伴侶之口時,受試者會對說話的內容記得更多。
在試驗中,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復述語句。當一句話由受試者的配偶讀出,而作為干擾的句子由陌生人讀出時,受試者復述的準確率可以達到80%。當兩句話都由陌生人讀出時,受試者復述的準確率下降到65%。更有趣的是,當陌生人讀出一句話,而配偶讀出干擾的句子時,受試者復述的準確率又可達到73%。
這個研究表明,夫妻的語言最容易影響對方。但同時也表明,只有在聽者用心聽的時候,“枕邊風”才有效。如果聽者在潛意識中對話題反感,就會關掉聽覺中樞和言語中樞的通道,把“枕邊風”當成耳邊風。其原因有二:一是人們聽話有一種選擇性接受的機制,對于不愿意聽的話,思維上會形成漏斗,對此充耳不聞;二是夫妻之間因為熟悉,自以為了解對方,容易產生輕視感,常會忽略對方說的話。
這些原因都有可能使“枕邊風”成為耳邊風,導致夫妻之間的枕邊“暖風”起不到積極的作用。所以,學會傾聽十分重要,只有弄明白對方的想法和思路,才知道如何把話說到伴侶的心坎里。
快樂溝通為婚姻“保健”
其實,積極的“枕邊風”是經營健康婚姻必不可少的元素。中國夫妻的“枕邊風”喜歡談論輕松和高興的話題,但談得更多的是孩子。同時,中國夫妻的“枕邊風”具有“抱怨”特色。比如,妻子臨睡前說:“做飯、收拾房間很累,你也不幫忙!”很多時候,這些話的意思并非指責丈夫,而是一種撒嬌,初衷是希望丈夫能夸她兩句。當然,許多中國丈夫深諳其中的道理,不會在嘴上頂撞妻子,而是順勢安慰,這其實也是一類令妻子非常受用的甜言蜜語。
在現代節奏快、壓力大的生活模式下,夫妻雙方應該學會在睡前“和平共處”,用輕松、快樂的溝通方式,將“枕邊風”吹成“暖風”。
(摘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