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躍
高血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發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據估計,全世界有10億人患有高血壓,來自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的數據(NHANES)顯示,高血壓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但是,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程度非常不樂觀,不少朋友擔心降壓藥對腎的影響,有些甚至因為擔心傷腎,而不敢吃降壓藥。
我們就介紹一下,高血壓對腎臟的危害,還有降壓藥對腎臟影響。
沒有耐心看的朋友,可以直接記住這個結論:高血壓比降壓藥傷腎。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副作用不敢吃藥,那是“丟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行為。
高血壓很傷腎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導致的慢性腎病已成為發達國家引起尿毒癥的第2位或第3位原因。
我國最近幾年的透析登記資料顯示,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害也是尿毒癥透析的第3位病因(前兩位是慢性腎小球腎炎和糖尿病)。
為什么高血壓這么傷腎呢?
大家知道,我們的血液是在血管里循環流動的,血液流動就會對血管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就是血壓。
腎臟是一個排泄器官,全身的血液攜帶各種代謝廢物流經腎臟,把多余的水、離子、代謝廢物過濾出去形成尿液排出。所以腎臟里面滿布血管,當血壓高時,這些血管為了抵抗過高的壓力,會把血管壁變得越來越厚,這種變化的代價是使血管腔越來越窄。
腎臟里的血管變得很細,不但不利于毒素濾出,連基本腎臟的供血都保證不了了,導致腎臟出現缺血性萎縮,這時候的腎臟體積會變小,表面會“枯萎”,像放干了的蘋果,我們叫它顆粒性固縮腎。
這一過程對于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比較緩慢,對于患高血壓5年的患者調查,發現僅有10%的患者出現血肌酐升高(腎功能下降的標志),對于老年人及收縮壓大于160mmHg的患者,也只有2%~5%會在10到15年內進展為尿毒癥。
因此我國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在發病初期,都意識不到高血壓腎損害的嚴重性。發現腎功能異常,甚至已經進展為尿毒癥,再來控制血壓的患者比比皆是。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這種腎損害是不可逆的,就是一旦發生,就治不好。
高血壓和吃藥,誰更傷腎?
高血壓是慢性病,需要長期、規律地服藥控制血壓,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吃藥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因此拒絕吃藥,或者看到自己血壓正常了就自行斷藥。
腎臟確實會受一些藥物的損害,但是對于西藥來說,導致腎損傷常見的藥物以抗生素,造影劑,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為主。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五大類降壓藥,只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這兩種有較大的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風險(一般叫某某普利或某某沙坦),其他降壓藥物在正常劑量服用的情況下,對腎臟是安全的。
而且需要注意,ACEI和ARB類降壓藥雖然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風險,但也對腎臟起保護作用,是防止高血壓腎損害加重最好用的兩種藥物。這兩者并不矛盾,在腎臟缺血情況不嚴重時,這兩種藥有積極作用,嚴重時就起反作用。
所以高血壓患者不能光吃藥,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各項指標。
作為患者和普通人應該怎樣保護腎?
作為高血壓患者,規律服藥和定期復查是最重要的兩件事,飲食控制和運動可以輔助控制病情,但不能取代這兩件事。如果已經出現了肌酐升高,則更應該注意這兩點。此外,還要避免接觸不明食物、藥物增加腎臟負擔。
對于普通人來說,腎臟是一個很結實的器官,它不需要平時吃什么保健品來保護它,也不會因為某種原因“腎虛”,只要控制好體重,規律休息,不胡吃亂吃,就可以有一雙健康的腎臟。不“作”,就是對身體最大的保護。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想保護腎,要有病好好治,切勿諱疾忌醫,小病拖大,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