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濃+王景偉+陳斌+施珺潔



摘要:以基金政策實施為背景,分析了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現狀,包括電子廢棄物產生量,企業拆解情況等。并闡述了基金審核流程以及管理部門對拆解企業的管理成效。探討了拆解企業未來將面臨回收難和政策變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并總結管理機制中存在的不完善之處。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對該行業未來的積極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上海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6-0051-05
1 引言
電子廢棄物是指廢棄的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以下簡稱產品或者設備)及其廢棄零部件、元器件和國家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部門規定納入電子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包括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報廢產品或者設備、報廢的半成品和下腳料,產品或者設備維修、翻新、再制造過程產生的報廢品,日常生活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廢棄的產品或者設備,以及法律法規禁止生產或者進口的產品或者設備[1]。電子廢棄物具有數量多、危害大、經濟價值高的特點。截止2013年,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為:電視機3203.72萬臺、電冰箱1278.57萬臺、洗衣機1261.66萬臺、房間空調器1529.95萬臺、微型計算機3706.28萬臺[2],隨著電子產品更新速度的加快,電子產品報廢量在未來幾年仍會不斷增加。電子廢棄物中含有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如不妥善處理,將會給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同時,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的銅、鋁、鉛、鋅等有色金屬及金、銀、鉑等稀貴金屬,如將其回收再利用,將比普通固體廢棄物具有更高的潛在經濟價值。
2 上海市基金政策實施概況
2.1 基金政策實施背景與法律基礎
我國為減少電子廢棄物流入非正規拆解企業,自2009年開始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上海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從2009年8月起至2011年12月底,共回收電子廢棄物(主要為CRT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微型計算機,以下簡稱“四機一腦”)885萬臺[3]。2011年國務院頒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用于規范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體系。為進一步規范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我國設立了政府性基金,并于2012年頒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一批)》(以下簡稱第一批《目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資格許可管理辦法》、《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補貼審核指南》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同時,上海市環保部門為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有效實施,結合該市電子廢棄物行業情況,頒布了《上海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審核工作方案》和《上海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駐廠監督員實施細則》等地方性文件。地方政策與國家政策法規之間相輔相成,對管理部門進行拆解企業監督檢查、基金審核等工作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2.2 第三方審核制度下的基金運行模式
截止目前,上海市共5家獲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基金定點拆解企業。為保證基金使用安全,伴隨著拆解企業對第一批《名錄》中5類電器電子產品,即“四機一腦”的處理處置,基金審核工作也同步進行。上海市引入第三方環境審計制度,建立起了環保、審計聯合審核工作機制。審核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每年由具有財務審計從業資質的第三方審計機構具體承擔,并且邀請行業協會、專家共同參與[3]。每季度進行一次審核工作,審核通過后,由上海市環保部上報國家環保部,申請基金的發放給拆解企業。
3 基金政策下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行業現狀及階段性成果
3.1 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基本情況
自2012年基金政策開始至2014年3月,基于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行業實際情況,先后依法成立了5家電子廢棄物基金定點拆解企業(其中2012年2家,2013年增加2家,2014年增加1家)。拆解企業已具備完善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與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相適應的分揀和包裝等設備,并具有健全的環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同時每家企業具有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企業內部生產工作。目前,上海市拆解企業總拆解能力達到398萬臺/年,詳見表1。
3.2 上海市電子廢棄物產量情況
電子產品的社會保有量與報廢周期主要影響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根據《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常用家電的正常使用年限為:彩色電視機8~10年,空調10~15年,電冰箱13~16年,洗衣機12年,個人電腦6年[4]。通過查閱《上海市統計年鑒》中平均每百戶城市/農村居民年末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與居民戶數[5],計算得出2005~2012年“四機一腦”的社會保有量。由圖1可以看出,2005~2012年,上海市“四機一腦”社會保有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彩色電視機與空調社會保有量所占比例較大,微型計算機社會保有量增長迅速,7年間增長近50%。結合家電使用年限,上海市電子廢棄物以彩色電視機為主。同時,由于上海市經濟的發展迅速,微型計算機使用普及率更廣,淘汰速度將不斷加快,因此廢棄微型計算機產量也將不斷提高。
3.3 電子廢棄物拆解情況及現狀分析
基金政策于2012年7月1日正式開始實行,截止2015年,上海市拆解企業已正規化處理處置大量“四機一腦”(注:以下拆解數據為基金政策實施后基金定點企業拆解所拆解電子廢棄物數量,2012年數據為2012年7月1日后拆解數量),具體拆解數量詳見圖2、圖3、圖4。通過對圖2、圖3和圖4的比對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CRT彩色電視機年拆解量遠超過電冰箱、空調和洗衣機年拆解量。原因之一在于現階段CRT電視機以及電腦顯示器拆解已形成一條較為高效的半人工半自動化拆解流水線,而電冰箱、洗衣機以及房間空調器均采用傳統人工拆解,拆解速度較慢。原因之二在于空調、電冰箱使用持久性長,更新換代速度偏慢,導致市場保有率不高,流入拆解企業的數量也就偏少。原因之三在于電視機基金補貼價格高,企業為盈利更傾向于拆解利潤較大的電視機。
(2)微型計算機年拆解量于2014年迅速增長。原因在于微型計算機社會保有量增長迅速,且更新淘汰速度快,因此企業回收大量廢棄微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顯示器拆解流程與CRT電視機類似,已形成一條較為高效的半人工半自動化處理處置流水線,微型計算機拆解量自2014年快速增長。
(3)房間空調器與電冰箱拆解量增長緩慢。原因在于房間空調器與電冰箱拆解采用人工拆解,同時電冰箱結構復雜,尤其保溫層去除仍是難點,目前采用人工去除,拆解效率較低。房間空調器分室內機和室外機,雖然空調的風向電機、壓縮機電機等中含有大量銅制件,殘值較高,但空調拆解速度慢,并且處理一套空調方能算作補貼。因此出現空調與電冰箱拆解量增長緩慢的現象。
3.4 拆解過程中企業常見問題及管理成效
3.4.1 拆解過程中企業常見問題
為促進“四機一腦”妥善回收處理,提高電子廢棄物處理基金補貼企業生產作業與環境管理水平,環保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拆解指南》)拆解企業應嚴格按照該指南要求進行第一批《目錄》中電子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工作。但在基金政策運行初期,企業未能完全適應《拆解指南》中的規定,因此曾出現以下問題。
(1)產品入庫盤點不嚴格。根據 《拆解指南》5.2.2.3規定,“入庫前,應當分類檢查入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是否屬于基金補貼范圍,是否完整,主要零部件是否齊全[6]”。例如:上海某拆解企業在審查部門進行倉庫審核盤點時發現,庫存原料中1臺單缸洗衣機無電機,6臺單缸洗衣機電機脫落,1臺電冰箱無門,1臺滾筒洗衣機無電機,以上產品缺少主要零部件,應轉入非基金項目管理。微型計算機入庫方面,電腦主機和顯示器應成套入庫,成套拆解,個別企業仍存在微型計算機無法配套的現象。
(2) 貯存倉庫堆放混亂。根據《拆解指南》5.2.2.4規定“倉庫管理應當做到各類貨物按區域劃分、安全堆放、標志標識清楚明確、進出賬目明確[6]。”考察中多次發現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企業的倉庫中,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未完全按貯存場地分類、分區域存放,并缺少標志標識,甚至有企業未將待拆解電子廢棄物全部儲存在筐籠內。
(3)領料混亂導致物料系數不平衡。根據《拆解指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處理第6.6.1條管理要求規定,“宜按班組或生產線、按工位、按時間段記錄生產情況。同一時間段內一條生產線只能拆解同一類型、同一規格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不得混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當天領料、當天拆解完畢[6]”。例如:在某企業檢查中發現,單缸洗衣機物料系數差異率為-32.73%的原因是該季度50臺單缸洗衣機中混入了全自動洗衣機,導致該50臺單缸洗衣機的平均單臺重為22.80公斤,而根據《拆解指南》中單杠洗衣機的平均單臺重量為5.7公斤。因此,該現象導致了當季度單缸洗衣機電動機物料系數不平衡。
(4)工人不按照規范拆解。企業拆解工人常出現拆解過程不符合規范現象。例如,CRT顯示屏屏錐分離時導致屏玻璃破碎,未能吸附收集其熒光粉。屏玻璃熒光粉吸附不徹底。不按照規范暴力拆解。電視機外殼未按規定毀型后出廠。各類拆解下的小零件散落拆解現場不加以回收。工人防護措施不規范,對操作人員的健康造成威脅等。
3.4.2 對拆解企業監督審核概況與成效
上海市監督管理部門通過日常監管進一步加強電子廢棄物拆解企業操作規范,并針對《拆解指南》中各項規定實施過程進行嚴格把控。日常監管審核主要分為以下3個部分。
(1)上海市創新性提出安排駐廠員每日進行企業現場檢查。現階段,各企業駐廠員一名,每日上報企業當天拆解基本情況、接收拆解量、主要拆解產物以及現場詢問拆解工人等,并在當日上報上海市固體廢物管理中心。
(2)環保部門每日進行視頻監控,同時每月要對拆解企業進行日常執法檢查,原則上每周現場檢查一次,重點抽查核實處理企業每日報送的拆解處理種類和數量,檢查含鉛玻璃、廢棄印刷電路板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等環境保護情況等[7]。
(3)第三方審核機構每季度對企業進行基金審核。審查以隨機抽查為主,即隨機抽取擬審核時段內的一定天數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核。最后通過專家組審核上報環保部[7]。具體監管審核流程見圖5。
通過管理部門對拆解企業日常監監管的加強查以及相關法律的出臺,在基金審核初期曾出現的問題已經全部整改,現階段拆解企業已無出現以上問題。但為防止基金運行初期期間類似問題再次出現,入庫、倉庫管理以及工人拆解操作等方面仍是今后管理部門日常監督檢查的重點。
4 上海市拆解企業未來將面臨的問題
4.1 企業電子廢棄物回收困難
現階段,拆解企業開始出現回收難的問題。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處理制度[7],關于電子廢棄物回收方面具有統籌性的法律尚未出臺,上海市范圍內同樣實行多渠道回收電子廢棄物,主要有專業回收企業上門回收、商務委建立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游動商上門收購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處置企業自身建立回收渠道直接回收等方式[8]。在“以舊換新”結束后,流動商販利用價格、方便、靈活等多方面的優勢嚴重影響正規渠道的回收工作。通過對上海市五家企業實地調研。2015年起,上海市及全國對“四機一腦”的回收量和拆解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減少50%以上。尤其CRT電視機的回收量下降速度更為迅速,此現象導致各企業為完成規定拆解指標相互競爭,抬高回收價格,從而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問題的解決將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4.2 基金調整將轉變企業拆解重點
過去幾年,拆解企業處理CRT電視機數量遠超于其他幾種電子廢棄物,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為合理引導企業調整拆解重點,提高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處理處置數量,平衡拆解企業的產業結構。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新基金補貼標準,新標準各電子廢棄物補貼價格有升有降,不同規格電子產品補貼價格劃分更為詳細(表2)。新標準實施后,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將會調整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結合企業自身情況調整拆解重點。
4.2 第二批《目錄》的實施帶給企業壓力
國家六部委于2016年3月1日聯合發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二批)》。在第一批《目錄》的基礎上新增9類電子產品,分別為: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監視器、手機以及電話單機,該政策進一步擴大了我國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的范圍。然而,第二批目錄的發布將會導致拆解企業場地和拆解設備無法滿足發展要求,企業實際處理量將大于原環境評價預估要求。因此,企業要進行新名錄中電子廢棄物拆解技術及設備的引進、調整企業內部管理等工作,這將帶給企業一定的運營壓力。
4.3 監督審核工作具有一定局限性
由于監管部門與第三方審核部門人力與時間有限,現場執法檢查與每季度基金審核主要采取隨機抽查方式。例如,審核機構每季度進行基金審核時,對每一時段內廢舊家電接收、拆解等原始憑證和相關材料的審核工作以隨機抽查為主,抽查率(即累計抽查天數/審核時段天數)原則上不低于14%(即每周第一天);在抽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的抽查率可提高至20%,問題嚴重的進行全時段資料審查[5]。這種抽查方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與局限性,可能存在誤差,調查結果不如普查得到的結果準確,難以全面反應企業真實拆解情況。
4.4 審核工作量大
審核部門對拆解企業進行季度審核時的主要工作有:總體審查、信息系統數據比對、信息流(臺賬)邏輯分析、通過物料平衡系數法核算拆解處理數量、拆解產物處理情況審核。貯存情況審核、資金流審核、物流(視頻錄像)信息流(臺賬)比對審核、拆解處理數量合理性估算以及延伸審核。審核過程中要對企業電子廢棄物收購、拆解原始憑證、入庫日報表、出庫表、匯總表、周月報表、拆解產物銷售合同等大量信息進行分析匯總和審核[5]。對于現有管理體制下監管審核部門人力、物力來說工作量十分巨大。
5 基于上海市對電子廢棄物拆解行業的思考與建議
5.1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企業應加強對內部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的培訓,對政策以及相關配套標準進行深入解讀以規范企業對電子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工作。例如,規范操作工人對電子廢棄物的拆解流程,避免由于操作而不當造成的損失,重點監督檢查CRT電視機屏錐分離、熒光粉吸附、電冰箱氟利昂抽取等重點拆解點位,對回收清點盤查、倉庫貯存等非技術性問題更應加快改正。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發展自律性。
5.2 完善相關政策和標準
完善的政策與標準是一個產業能夠良好運營的基本保證,尤其電子廢棄物行業更是需要政策的推動。建議出臺電子廢棄物回收相關的法律,整頓回收市場,規范回收價格,為回收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同時,保證各部門出臺的相關規定銜接通暢,共同形成完整的電子廢棄物管理立法體系。進一步細化《拆解指南》與《審核指南》中的操作規程、技術規范與環保要求等,給予監督審核部門以及拆解企業更為明確的工作指導。
5.3 建立電子廢棄物回收體系
現階段拆解企業面臨原料供應不足的問題,未來該行業應加強回收體系的建設,保障原料來源,進一步發揮拆解企業處理能力。例如,通過集中定點交投、在社區設立電子廢棄物回收網點、建立商企合作逆向物流體系等方式多渠道回收電子廢棄物。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我國行業情況,建立一套符合行業市場規律并具有可行性的回收體系。同時,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對群眾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公眾環保社會責任,使群眾積極自愿交投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到正規回收企業。
5.4 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減少企業對基金的依賴
電子廢棄物行業需要從回收、處理處置到最后的資源化再利用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充分發揮電子廢棄物的潛在經濟價值,保證企業平衡發展并從中獲利。同時,現階段實行的基金補貼政策對電子廢棄物處理行業的規范化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政府應該淡化補貼政策對產業鏈的影響,通過技術的進步及管理的正規化減少企業對補貼的依賴。
6 結語
上海市電子廢棄物處理處置行業在基金政策的支持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企業的拆解過程得到了進一步規范。但電子廢棄物現階段在我國仍屬于新興產業,電子廢棄物的回收體系未能完全建立,拆解企業運營現階段仍需要政府基金的支持。但通過政府管理部門不斷加強監督檢查、完善法律法規,穩步前進,該行業未來將會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并實現電子廢棄物的資源化。
參考文獻:
[1]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電子廢物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辦法[EB/OL].[2007-09-28].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09/28/content_764238.htm
[2]佚 名.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R].北京: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2014.
[3]陳 偉.第三方環境審計制度在廢棄電氣電子產品基金的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6(38):66~69.
[4]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疫總局.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R].北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7.
[5]上海市統計局.上海統計年鑒2005-2012[R].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
[6]國家環境保護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范拆解處理作業及生產管理指南[R]. 北京:國家環境保護部,2015.
[7]國務院.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條例[R].國務院,2007.
[8]唐紅俠.上海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現狀及分析[J].污染防治技術,2012,24(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