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越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促使了全球金融業的格局開始進行一定的改變。這是因為世界發達國家開始在金融業推行新的制度,迫使金融業的經營模式管理都進行新的改革。而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想要將我國金融業更好的在世界發展,就必須要將我國金融業的傳統經營模式管理進行一次新的改革,那么如何進行新的經營模式管理,將商業銀行進行混業經營模式管理該怎樣發展,這都是我們所要思考的。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
引言: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我國的銀行類型也得到一定的增多,但是,目前來看,金融業的經營模式管理沒有很好地得到統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經濟的提升,人們開始不單單滿足于金融業所帶來的單一的經營模式和內容,開始不再滿足于將資金存入銀行所帶來的相應利益,并且隨著證券和保險等相應投資產業的沖擊,也不得不使得金融業開始思考,怎樣更好的吸收資金,這使得商業銀行隨著產生,那么將金融業所運用的混業經營模式管理,運用在商業銀行內,會發生怎樣的效果,本文將進行以下的闡述,從混業經營相關內容、商業銀行的相關內容、商業銀行運用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的原因和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出商業銀行運用混業經營模式管理后,會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為中國金融業更好的進入全球金融業,奠定了夯實基礎。
一、混業經營相關內容
(一)混業經營的概念
混業經營主要是指金融業和商業銀行,以一種科學的方法進行組織貨幣及市場進行經營與服務的內容。隨著全球的經濟的一體化的發展,這也使得世界金融也開始有混業經營的趨勢,這也將是中國金融也進行改革的最佳時期,也使的中國金融業進行改革有了明確的目標。
(二)混業經營的特點
混業經營的特點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業務過于混合,這也可以說明,在金融業中的機構需要經營各種相關業務,也說明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中的部分業務是不可剝離的;
2.管理過于混亂,一般這種混亂既有金融業本身,有顯示出相關機構進行監管的微弱。而在金融業本身表現出的混亂主要是在進行混業經營下出現了嚴重的利益沖突,使得金融業內部出現風險并開始進行傳播。
(三)混業經營的模式管理
1.全能銀行經營模式管理
其主要是指在商業銀行可以運用內部進行一定的設置,使得其相應的部門可以進行銀行、證券和保險等多種經營模式。但在全能銀行經營模式下,其相關部門只是依附銀行存在的,并沒有獨立的權力,使得不具有法人的資格。商業銀行本身是有著工商企業的一定數量股票,使得成為工商企業中具有股權最多的股東。
全能銀行經營模式成功的將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之間的界限打破,使得金融業可以成功的獲取到最為廣泛的金融服務。
2.銀行母公司經營模式管理
其主要是指商業銀行會在外部建立相關的子公司,使其進行證券或保險等相關業務進行的經營模式。在銀行母公司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進行證券、信托和保險得相關非銀行金融機構進行投資。這也是使得商業銀行與一些機構可以成為子母關系,二子公司有著獨立的法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獨立的權利。
3.金融控股經營模式
其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用過已經成立的金融機構,進行股份購買,然后開設相關不同類型業務的子公司,一般子公司采用的經營模式都是依照金融業進行的。
在金融控股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與金融機構成為了互有聯系,但二者都有獨立法人,但在決策和管理方面一般會議控股的公司為主要,但二者之間的業務都是可以間接進行滲透的。
(四)混業經營的優缺點
1.混業經營的優勢
(1)混業經營可以使得商業銀行除了進行本身業務還可以增加證券和保險等相關業務,并且可以促進兩次業務互相支持和進步,使得其優劣進行互補。
(2)混業經營可以使得商業銀行可以降低本身的風險。
(3)混業經營可以使得商業銀行更好把握企業進行運營狀況,這可以大大降低在進行相關業務的風險。
(4)混業經營可以使的商業銀行可以兼職數種相關業務,這就提升其各個銀行間的競爭,這種良性競爭,可以進而提升整體金融業效益,進而整體社會效益也有所提升。
2.混業經營的缺點在于
(1)混業經營使得商業銀行可以擴大經營范圍,也會使得金融市場把整體市場進行壟斷,使得其他企業無法進行公平競爭。
(2)混業經營會使商業銀行發展成過大的綜合性銀行,這也會使其產生,商業銀行內部協調的不完善,甚至會出現新的金融風險【1】。
二、商業銀行的相關內容
(一)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
現階段,可以把商業銀行分為以下三種經營模式:
1.英國模式
這是因為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就是進行短期融通資金,主要的特點為,資金流動性較高,其需要放貸時間較短。所以一般會采用英國模式,主要就是提升其安全性。
2.德國模式
這種模式屬于綜合式業務,這是因為商業銀行不單單只進行短期融通資金業務,還要長期融通固定資金。
3.分業經營模式
現階段的中國大部分商業銀行運用的就是分業經營模式,因為只有這種模式更好的適應我國商業發展的趨勢。
(二)商業銀行的相關職能
商業銀行的主要職能是由其性質所確定的,一般包含以下兩大職能:
1.進行經濟的調節
當商業銀行運用相關活動,可以將社會各個領域上資金出現的盈余或短缺進行一定的調節,并且在國家進行政策引導下,及時調整社會出現的經濟結構、消費比例、投資導向和產業結構等現象出現偏離的狀況。商業銀行還可以進行一些國際的融資,進而準確調節國家在國際上的收支情況。
2.信用創造
商業銀行開創了銀行的一個新的職能,就是將信用和支付中介智能在基礎上相融合,產生了一個新的職能,也是一種特殊的職能,就是商業銀行在進行相關的業務使,運用相關信用工具,使其資金可以得到吸收。然后運用吸收來的資金進行放貸,然后在通過相應的流通和結算,使得放貸的資金有轉化成派生存款,然后繼續循環,在這種沒有現金出現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資金,進而擴散到整體金融業。金融業開展至今,商業銀行是唯一可以進行吸收活期存款的一家金融機構,并且可以開設相關的機構進行支票存儲職能,使其更好的運用相應功能【2】。
三、商業銀行運用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的原因
(一)內部原因
1.內部風險過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也使得我國的金融業暴露出一些狀況。并且金融業本身就是一個有著高風險行業,這就需要金融業通過更多經營模式將其風險進行分散,我國政府為了穩定金融業也采取的相應的經營模式,但是由于金融風險難以控制,導致我國采取的方式屢遭失敗。但我國也開始進一步研究其原因總結經驗,進而采用了更加具有平衡效果的混業經營模式管理,這樣不僅僅減低了商業銀行所要承擔的金融業風險,還增加其利潤。
2.競爭企業發展過快
在我國金融業傳統經營模式,會使得銀行業務受到了嚴重的削弱。在傳統經營模式下,使得商業銀行發展規模過小、相關機構也被迫分散、業務無法豐富進開展,這使得在證券和保險等相應產業發展非常活躍下,傳統金融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當面臨到這種強烈的競爭,迫使商業銀行必須拓展業務類型,使得競爭力得到提升。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我國金融業的總資產已經成功的突破百萬億,這也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更多的主體。進而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可以在金融市場得以提升【3】。
(二)外部原因
1.客戶需求樣式增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得到了一定的滿足后,對于金融產品的需求樣式也有所增多,這就使得金融業要進行經營模式的轉變。商業銀行也必須由早起單純的買方市場逐漸轉化為賣方市場,人們在商業銀行不單單職能進行一些銀行的經營內容,還增加了新型的金融產品。這也說明,商業銀行不單單要進行金融業一種經營模式管理,還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進行混業經營模式管理。
2.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隨著全球科技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與互聯網開始步入到各個領域,這也證明在商業銀行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更加離不開電腦,并且隨著計算機的加入,也使得商業銀行的業務辦理的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大大的降低了人力的資源,并且一些都開設數字化服務,也為了節省資源和環保做出了一定的貢獻【4】。
四、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共享資源,提升效率
混業經營模式管理必然會使得商業銀行之間進行一定合并,使得更好的將優劣進行互補,當商業銀行進行合并后,部分競爭就會從外部競爭變為內部競爭,但這都會使得商業銀行得到利益的提升。例如:讓某家商業銀行在國內業務開展的較為優秀,但并未很好地發展國際業務;另一家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開展的較為優秀,但國內并未打好堅實的基礎;當兩家商業銀行進行一系列并購后,使得雙方在優劣勢上都有所互補,使得并購的商業銀行的整體實力都有所提升。這也說明了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給商業銀行甚至于整體金融業的可以更好的進行資源共享,使其效率都有所提升。
(二)較少金融危機的沖擊
混業經營模式管理將商業銀行擴大其規模、增加其存款的來源和拓寬其融資的渠道。
混業經營模式管理可以增強資金的流動性,這使得商業銀行在擴大規模后,增強其吸收資金的能力。隨著商業銀行逐步擴大了市場占有的份額,這也豐富了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并且在拓寬融資的渠道后,使得資金來源的成本有所減少,這使得的更好的將多余成本運用到進一步開拓對融資的拓寬,使其無限的循環。
當混業經營模式管理進入金融業后,可以將分散商業銀行的風險性,并且隨著不同種類的金融產品增多,也分散了部分的風險。
(三)提升商業銀行的利潤
隨著我國市場的飛速發展,現在許多企業都開始傾向低風險的市場開始進行融資,這也促使許多投資業務得到迅速崛起的時期;并且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將儲蓄業務和基金或保險業務進行比較,并且更加偏重于后者。這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受到重大打擊。這迫使商業銀行為了自身的利益,開展新業務的領域。混業經營模式管理可以使得商業銀行可以獲取到更加穩定的資金,也提升了商業銀行在流通資金的過程中的安全,進而可以讓其整個金融業都更加穩定前行【5】。
五、結束語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飛速發展,全球金融業開始有所改變,這使得混業經營模式管理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而我國金融業也必須隨著有所改動,那么在我國金融業中商業銀行該怎樣進行混業經營模式管理,也是我國一直所探究的,本文主要闡述了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的重要意義,進而分析出商業銀行中混業經營模式管理所帶來的益處,使得商業銀行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重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于申珅.淺談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選擇[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4,05(10):187-189.
[2]王文成.我國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發展趨勢研究[J].時代金融,2016,05(10):171-181.
[3]林旭東.我國金融業混業經營趨勢與當前策略選擇[J].福建金融,2016,02(4):138-140.
[4]陳麗.基于商業銀行視角的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研究[J].河南大學,2013,09(18):115-118.
[5]彭華.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比較與選擇[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5,11(22):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