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娟



摘要:指出了基于利益主體理論,要實現旅游扶貧目標,不能單純考慮提高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而應考慮所有主體的利益平衡。通過實地考察與當地相關人員深度訪談,整理分析數據,進行了旅游扶貧研究,結果表明:重慶市城口縣旅游扶貧的確定型利益相關者有政府、企業、旅游者、當地居民,他們的利益訴求各有側重。因此,需要調節好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厘清不同主體的責權利分配關系,保障貧困人口的利益,促進旅游扶貧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旅游扶貧;利益主體理論;城口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6-0214-03
1 問題的提出
旅游扶貧是以貧困地區特有的旅游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在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扶持下,通過發展旅游業,使貧困地區的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軌道,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發展計劃和措施。重慶城口縣一直都是扶貧重點對象,其扶貧任務艱巨而又迫切[1]。本文擬在重慶城口縣旅游扶貧過程中對當地實地考察以及相關人員深度訪談的基礎上,對目前城口縣旅游扶貧利益主體的結構及其對城口旅游扶貧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期為城口脫貧的實際措施上提供新的理論支持。
2 研究區概況
2.1 地理位置與區位條件
重慶城口縣地處大巴山腹地,位于重慶市最北端,因踞三省門戶名“城”,扼四方咽喉稱“口”而得名,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幅員面積3292 km2,轄2個街道23個鄉鎮,30個社區176個行政村,人口25.3萬人。境內最高海拔2686 m,最低海拔481 m。
2.2 貧困現狀
城口縣集“老、邊、山、窮”于一體,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有90個貧困村(A類深度貧困村30個),10994戶貧困戶(A類1988戶、B類6659戶、C類2347戶),貧困人口37567人(A類5757人、B類23243人、C類8567人)。目前,城口仍是全市發展最滯后的地區,是全市2017年實現全面脫貧越線“摘帽”和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難啃的“硬骨頭”(表1)[2]。
從表1可見,重慶城口縣經過幾年的扶貧,雖然貧困人數有所減少,但是,貧困人口減少幅度很小,貧困發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其貧困程度很深。2015年城口縣176個行政村,新一輪貧困村占90個,占比51.1%;貧困發生率14.3%,居全市第2位,分別高出全國、全市5.8%和8.3%;70%以上貧困人口居住條件惡劣,因災因病因學返貧率常年在9%左右,高于全市4%。2014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1元,遠低于全國(10489元)和全市(9470元)平均水平。因此,目前城口縣扶貧的困難表現為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表2)。
如表2所示,可見重慶市城口縣未來脫貧任務艱巨,扶貧難度系數很大,就需要針對城口現有的資源進行開發挖掘,尤其是城口的新興產業旅游業,有很大的發展前途。
2.3 旅游發展條件
城口縣旅游資源豐富,有豐富的自然景觀、生物景觀和人文景觀,集山水、森林、民俗等為一體,是觀光旅游、療養、避暑的理想處所,旅游潛力無限,旅游景點多達22個以上。以崖柏為代表的珍稀動植物品種多,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生物化石、山神漆器、雞鳴茶、名貴藥材等旅游產品。建有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重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巴山湖國家濕地公園。
3 利益主體分析
3.1 利益主體的確定
根據弗里曼(Freeman) 的定義,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確定重慶市城口縣旅游扶貧的利益主體為政府、 企業、旅游者,當地居民、非政府組織、媒體、專家等。其利益主體圖譜如圖1所示。
3.2 利益主體的界定
目前國內外對利益主體的界定有多種方法,本文采用米切爾 (Mitchell) 評分法 (Score based Approach)。該評分法將利益主體的界定與分類結合起來,從合法性、權力性、緊急性3種屬性進行分類。合法性指是否被賦予法律和道義或特定的對企業的索取權;權力性指是否擁有影響企業決策的地位、能力和相應的手段;緊急性指某一群體的要求是否能立即引起企業管理層的關注。企業的利益主體可以分為三類,若某一群體同時擁有對企業問題的合法性、權力性和緊急性,則屬于確定型利益主體,是企業首要關注和密切聯系的對象;擁有3種屬性中的任意兩項,則屬于預期型利益主體;只具備3種屬性中的一項,則屬于潛在型利益主體(表3)[3]。
3.3 利益訴求分析
由于非政府組織、媒體、專家、其他相關機構為預期型或潛在型利益相關者,因此在利益訴求分析中,暫不予以考慮,分析主體界定為政府、企業、旅游者和當地居民。根據大量的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訪談,其利益訴求可歸納為表4。
統計并分析表4數據,可以得出旅游扶貧的利益主體重視關注點各有各的側重點,但也有相同的關注點,究其原因是這些利益主體都有各自的價值取向,并且都希望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在城口旅游扶貧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與其預期價值相背離的情況,在利益的驅使下,矛盾自然存在。
3.3.1 政府
政府與其他利益主體的地位不可相提并論。從表4可以看出,政府非常重視城口縣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可持續發展,還有景區的良好社會形象。因此,在城口縣扶貧過程中,當地政府既希望從旅游扶貧中獲得經濟效益,在增加政府稅收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希望在旅游扶貧的過程中要起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景區環境的作用。在目前利益主體比較多而雜的態勢下,政府首先追求的是穩定的社會秩序,既得的經濟效益,然后才是景區的生態效益[4]。
3.3.2 企業
從表4可知,對于企業而言,重視的是從旅游扶貧中獲得高額經濟利潤,對于改善當地的生活質量完全不重視。因為企業作為旅游扶貧項目的投資者,所采取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盈利空間,從而快速的獲得投資回報。這是正常并且典型的企業行為,但是正因為企業經濟效益第一的目標使投資方通常不會顧及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在制定與執行旅游項目時只考慮經濟和景區項目本身而忽略其他利益主體。
3.3.3 旅游者
從表4看出,旅游者非常重視的是高品質的休閑度假體驗和合理的價格,對于從旅游扶貧中獲得高額經濟利潤和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完全不重視。因為對于旅游者而言,去城口旅游一般都是避暑休閑,緩解壓力,從他們的利益出發就是要在旅游扶貧的過程中盡量提高完善當地旅游的質量。
3.3.4 當地居民
從表4看出,當地居民非常重視從旅游扶貧中獲得高額經濟利潤和改善當地生活質量,非常不重視高品質的休閑度假體驗。作為城口收入比較低的當地居民,本身就是貧困人口,對于他們而言,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是第一目標,而相對于旅游者非常重視的他們就不會重視,這樣發展下去就會產生矛盾,不利于旅游扶貧的進程。
綜上所述,第一,在城口縣旅游扶貧開發中,利益主體的類型多樣,其利益訴求各有側重,其中既有分歧,也有交叉融合;第二,每一類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豐富的內容,甚至存在顯著的差異;第三,每類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實現的方式不盡相同,其中政府部門有較大的主導權和強制權,而其他的訴求,有些是雙向互利、一損俱損的,有的則有賴于政府強制或輿論監督。
4 協調利益主體進行城口縣旅游扶貧的建議
數據分析可得結論,利益主體既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其本身也會受到組織實現其目標過程的影響。要實現旅游扶貧的目標,政府、企業、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的利益訴求都需要得到較為均衡的滿足,但又要特別關注其中貧困人口的利益訴求。利益機制的核心是責、權、利的分配。當利益主體間權力和職責不明晰,利益需求未得到平衡,或者利益創造和分配過程中監督和保障機制不健全時,不同利益集團就會產生矛盾,甚至沖突。目前政府和企業從城口縣旅游扶貧開發中獲得了較多的利益,積極性較高,而旅游者和當地居民獲益不明顯,對旅游業參與度不高。因此,厘清不同主體的責、權、利分配關系,建立有利于貧困人口的公平分配機制,最大程度地平衡各方利益,是城口縣旅游扶貧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 佳,鐘林生,成升魁.中國旅游扶貧研究進展[J].中國人口· 資源與環境,2009,19(3).
[2]萬劍敏.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縣域經濟旅游扶貧研究——以鄱陽縣為例[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2,11(4).
[3]李 凡,蔡幀燕.古村落旅游開發中的利益主體研究——以大旗頭古村為例[J].旅游學刊,2007,1(22).
[4]林避暑,張 希,趙韶芬,等.武夷山封閉式管理對利益相關者影響研究[J].旅游學刊,200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