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潤蘭+徐婉婷


【摘 要】我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經濟的增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對宏觀經濟予以調控的主要手段,而稅收又是財政政策中的重要工具,稅收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對于經濟增長態勢會產生一定的作用,且經濟增長還會對社會福利造成間接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對稅收政策、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簡要分析,之后重點論述了我國稅收的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通過研究旨在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關鍵詞】稅收;經濟增長效應;社會福利損失
前言:
在我國全面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人均占有和消費物質財富等均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經濟發展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態勢;然而,從我國社會發展的現狀來看,因經濟增長而引發的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經濟犯罪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直接導致社會福利水平的降低,人民群眾的綜合幸福指數有所降低;究其原因,財政政策中的稅收政策對經濟增長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同時還和社會福利之間存在著普遍相關性;我國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與社會福利損失分析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重點,對經濟發展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因此要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
一、稅收政策、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的關系
(一)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的關系
經濟增長指的是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動力總和的不斷增加,其增長的速率使用單位時間內的增長數量予以表示;而社會福利作為社會中人均福利的總和,其和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出正比例的關系。
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全過程而言,經濟增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對于社會福利的增長創造了一定的基礎條件。相關研究發現,國民收入和經濟福利大小是正相關的關系,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背景之下,社會福利也會隨著實現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當社會經濟增長到達一定階段的時候,隨著外部經濟效益的強化,能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以及缺乏精神文明建設等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使得社會福利水平嚴重“縮水”。一方面,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對社會福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社會福利作為個人福利的總和,對經濟增長的情況能夠實現間接的體現;總的來說,經濟增長對社會福利的提高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顯著的關聯性,同時,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又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制約,進而影響到社會福利。
(二)稅收政策與社會福利的關系
對于社會福利而言,其實際上是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國家在社會制度層面上所采取的措施,是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衡量的重要指標,合理的社會福利能夠凈化社會輿論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以及提高國民綜合幸福指數等。除了公益組織的義務援助之外,社會福利所主要依靠的是國家財政部門所發放的專項物資錢款,其中,老年人和兒童等特定群體以及婦女、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是社會福利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群。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以及社會救助共同構成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但是,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無法取代社會福利的,從我國當下的發展情況來看,社會福利在社會保障體系中所占據的比例較小;而稅收政政策制定與實際落實情況能夠通過影響國家財政收入的數量和質量,進而對社會福利的實現產生間接的影響。
二、我國稅收的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分析
(一)我國稅收的增長效應分析
稅收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的途徑主要包括了資本積累、勞動和生產性公共支出,因此,稅收對經濟增長影響的研究可以將這些因素作為出發點。一般情況下,稅收對經濟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從短期影響來看,隨著收入稅稅率的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隨之減少,當期的消費和投資也會減少,進而使得社會福利水平降低;從長期影響效果來看,稅率的上升會使得政府生產性公共支出增加,產出水平的提高對消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福利的增加起到了有利作用;同時,稅收通過公共投資還能夠使得資本和勞動邊際生產率顯著提高,進而有效增加未來收入,也刺激了未來的消費和投資,由此可以說明,長期而言,稅收可能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從稅收對經濟中各個內生變量的影響來看,其一,稅收對勞動供給會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當稅率越高的時候,家庭可選擇的勞動就會減少,這是因為在稅率較高的條件下,稅后的勞動回報率會降低,進而使得家庭選擇勞動的積極性不高。其二,如下圖1所示,稅收對消費率同樣具有抑制作用,消費率指的是消費占總產出的比例;當稅率升高的時候,總產出中實際用于消費的比例就會降低,這是因為受到稅率升高的影響,家庭中可支配的收入變少,直接導致消費減少。其三,對于投資率而言,其指的是投資占總產出的比例,而稅收對其的影響表現出不確定性,如下圖2所示,稅率和投資率之間呈現出倒U型的關系;當稅率低于某一值時,隨著稅率的升高,投資率越高;但稅率高于這一值時,隨著稅率的升高,投資率會降低;對其原因進行分析,一方面,稅收通過公共資本融資來提高資本的邊際回報率,進而促進投資;另一方面,以上兩種力量作用的權衡于稅收對投資率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其四,稅收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經濟增長率會隨著稅率的增高而增高,這是因為在樣本經濟參數環境當中,借助公共資本,稅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要大于其直接的扭曲作用,說明征收較多稅收能夠刺激經濟增長;但是,政府在對相關政策予以制定的過程當中,需要從數量角度圍繞稅收對經濟的影響進行透徹的分析,特別是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這兩個方面。
(二)我國稅收的社會福利損失分析
衡量稅收社會福利損失,這是宏觀公共財政理論中的重要研究內容,在本次研究中對我國稅收的社會福利損失分析所依托的是Lucas方法,稅收社會福利損失或收益的計算方程為:
其中,CA(t)和lA(t)指的是基準經濟當中的消費和休閑路徑;CR(t)和lR(t)則指的是稅率發生變化之后所對應的消費和休閑路徑; 表示的是稅收福利損失,當 <0時,說明從狀態A到R是福利損失的過程;當 >0時,則說明從狀態A到R是福利改善的階段。
對于社會福利水平而言,稅收對其會產生正向的影響,如下圖3所示,社會福利水平會隨著稅率的升高而升高,由此可以發現,在樣本經濟的參數環境之下,稅收的更多征收能夠使得社會福利水平提高,原因在于稅率增高的情況下,休閑消費的增長率也較高。對于樣本經濟的稅率而言,如下圖4所示,在稅收稅率出現降低的時候,社會福利會發生損失;而收入稅率的提高又會明顯的改進社會福利,這種現象也說明,我國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較小,但是稅收的社會福損失卻可能較大,因此,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的時候應對二者實現全面的考量。
除此之外,對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影響效果的研究還可以借助敏感性分析,也就是當基準參數取值在和現實經濟基本相符合的范圍當中發生變化的時候,進行稅收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損失影響的研究,可以從代表性個體的偏好、生產技術和財政政策等三個角度為著手點:首先,分析消費跨期替代彈性倒數的變化對稅收經濟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的影響;其次,分析生產效率變化對稅收經濟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的影響;再次,從政府財政政策角度分析稅收經濟增長效應和社會福利損失,通過總結也可以發現,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并不明顯,但是稅收的社會福利損失卻較大。因此,國家發展戰略的提出不能夠只是圍繞經濟增長,而應將目標調整至社會福利的增進層面之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全面推進社會經濟建設的過程當中,稅收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在其中起到了較大的作用,且稅收與社會經濟增長以及社會福利之間具有著緊密的聯系,加大對我國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與社會福利損失的研究力度,對于我國經濟的健康增長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以上探究,共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經濟增長和社會福利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經濟的穩步增長推動了社會福利的建設,而構建社會福利主觀價值經濟模型對于經濟增長又會起到指導作用;
(2)稅收政策作為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其實際落實情況對于財政收入的數量和質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對社會福利的實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稅收對經濟增長率和社會福利會起到促進作用,其中,稅收的經濟增長效應不大,但是稅收的社會福利損失可能較大,因此可以適度的提高稅率來促進經濟增長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曉娣,劉學悅. 征收碳稅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研究——基于OLG-CGE模型的增長及福利效應分析[J]. 中國工業經濟,2015,03:18-30.
[2]黃賾琳,朱保華. 中國的實際經濟周期與稅收政策效應[J]. 經濟研究,2015,03:4-17+114.
[3]范小敏. 中國稅收結構對社會福利的影響效應分析[J].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5:93-100.
[4]肖爭艷,姚一旻. 我國通脹與經濟增長放緩福利成本的比較研究[J].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05:12-20.
[5]王文靜. 組織收入與調節經濟:中國稅收政策的目標權衡與制度優化[D].南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