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亞寒
【摘要】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居民收入得到了普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得到提升。然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居民收入差距卻在逐漸拉大,基尼系數已經超過0.4(2015年為0.462),這對社會的穩定和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制定相應對策。
【關鍵詞】居民收入差距 原因 解決路徑
一、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表現
(一)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擴大。長期以來,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比一般發展中國家更為突出。城鄉之間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社會事業、公共服務、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統一、不公平的體制和政策,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及國民待遇上的不平等。雖然現階段我國采取了多種惠農措施,比如取消農業稅、給予農民補貼等,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二)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居民收入差距擴大還展現出明顯的地域性特點。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呈現不平衡狀態,東部地區的居民收入增長迅猛,而中西部地區的居民收入則處于明顯的滯后狀態。東部地區處于優越的沿海地理位置,再加上改革開放優先發展東部地區的優惠政策及國家傾斜式發展戰略的實施,這些地區憑借區位和政策優勢率先發展起來,導致區域間發展速度不均衡,東中西部之間差異很多。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消費水平、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各個方面,其中居民收入差距尤為顯著,呈現“東高西低”的趨勢。區域收入分配失衡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若不加以改善,可能造成地區動蕩等嚴后果。
(三)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我國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擴大趨勢越來越明顯。近年來,我國產生了許多壟斷行業和新型行業部門,金融、煙草、電信部門收入增長很快,其獎金和福利也相對很高,而一些傳統行業如冶金、煤炭則發展速度較慢,收入偏低。壟斷企業和非壟斷企業之間收入差距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根據人力資源和保障部的統計:壟斷行業的收入比全國收入的平均水平高10倍。電信、電力、金融、保險、煙草等壟斷性行業的職工的平均工資是普通行業職工工資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實際收入差距可能達到5~10倍。
二、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分析
(一)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根本原因。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城鄉之間存在著資金、市場、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的流動壁壘,阻礙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交流,造成了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廣大農民為了擺脫貧困,提高收入水平,紛紛外出打工,為國家和企業創造了大量的稅收和利潤,但卻享受不到與城市職工同樣的勞動報酬和社會福利,直接拉大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二)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改革開放后,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國家推行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而這種分配原則從客觀上講就是通過擴大收入差距,帶動人們的工作效率,存在著不公平性。隨著人們思想觀念和企業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人們增加收入的渠道不斷增多,收入情況也得到了改善,但在再分配領域仍存在著較多的不公平性,導致人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同時,我國對高收入者的收入調節缺乏有效性,高收入者本身擁有大量的生產要素,又存在逃稅漏稅的情況,而低收入者本身缺乏生產要素,又缺乏強有力的保障,導致雙方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三) 教育的不公。中國不同地區之間教育水平的差距很大,東部沿海地區擁有較好的教育設施和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較高,而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滯后,導致教育投入不足,從而使居民的教育水平遠遠低于東部。這種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礎教育方面的差距構成了東西部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缺乏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這也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重要原因。社會保障制度覆蓋范圍還不全面,保障水平低,統籌層次不高。在經濟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就業困難問題也愈發嚴重。雖然現階段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并且針對失業人員已制定了相關的保障制度,但是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且農民工利益保障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無法充分保障我國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
三、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解決路徑
(一)統籌城鄉及地域之間的發展。首先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變城鄉經濟結構。農民收入的增加,會從根本上扭轉國民收入的貧富不均,進而構建財富均衡的社會形態。其次,國家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從而帶動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與東部地區的差距,實現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均衡。
(二)規范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節收入差距。要想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就應優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首先,應對居民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進行明確區分,對于居民合法收入,應制定相關制度予以保護,以提升居民生產積極性,對于偷稅、漏稅等非法收入,國家應進行嚴厲打擊。其次,對居民合理收入與不合理收入進行明確區分,對于一些通過內幕交易、錢權交易等獲取的不合理收入,應進行整頓。最后,還應不斷提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例如農民工、臨時工等,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責。
(三)發展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機會均等。通過教育來提高勞動力水平,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同時使居民收入差距縮小。政府要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特別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轉移支付的力度,保障不同家庭的孩子有公平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四)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扶持社會弱勢群體。從保障公民生存角度出發,逐步建立一種覆蓋面更廣的社會保障制度。既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要將農村居民納入社會保障范圍, 建立和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開展扶貧工作,保障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條件并努力提高其收入和福利水平。
參考文獻:
[1]程翔.我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華北
科技學院學報,2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