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德+吳士連
唯物辯證法要求人們在具體分析矛盾和解決矛盾時,既要看到內因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不可忽視外因的作用。近一個時期以來,我們用辯證法的觀點,針對全廠職工的思想狀況進行了調研,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受鋼鐵企業產能過剩的影響,鋼鐵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職工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響,很容易就產生思想波動。因此,如何更好地穩定職工思想,幫助和引導職工去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最大潛能,去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是擺在經營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一、影響職工隊伍穩定的主要因素
(一)企業遠景與現實的差異給職工帶來不平衡
企業發展前景好,當前生產經營形象好,在市場上、社會上有知名度,企業職工心里就有知足感、榮譽感。如果企業由于受外部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職工收入受到暫時影響,職工會理解的;但如果企業效益長期不好,職工收入持續降低,職工則會產生卑微感,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就自然會對企業的發展前景表示懷疑,進而直接影響職工隊伍的長久持續穩定。
(二)職工晉升機制不完善給職工帶來不平衡
作為企業員工,努力工作是硬道理,但經過努力,取得了成績,是需要得到認可的。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得到物質或精神上的價值體現,特別是學有所成、要求進步、表現突出的年輕職工。如何把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企業,奉獻給社會,他們熱切希望通過企業這個工作平臺去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向社會展示他們的才華,并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企業中還有任人唯親、唯學歷是從、論資排輩等不良現象存在,沒有按照“德、能、勤、績”的用人標準全面考核任用職工,沒有建立起“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競爭機制,就會給職工正常的成長晉升帶來阻礙,就會挫傷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影響隊伍穩定。
(三)薪酬分配制度的缺陷給職工帶來不平衡
作為國有企業的工資分配制度,相對穩定是其優勢,但旱澇保收又是它的不足。如何做到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一大課題,也是影響職工穩定的一大因素。企業講究和諧,也不可避免地養了一些“懶蟲”,使得部分勤于工作的員工心里不平衡,也會產生不求上進“混日子”的想法,若有私企高薪聘請,就很容易動搖“軍心”。
二、維護職工隊伍穩定的主要對策
(一)打造優秀、強勢企業。俗話說“有了梧桐樹,不愁招不來金鳳凰”。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想留住優秀員工,廣攬賢才,就必須把企業經營好,用“科學發展上水平”的效果,最大限度地“讓職工群眾得實惠”,使職工腰桿直、腰包鼓、士氣高。只有把“梧桐樹”培育得枝繁葉茂,根深蒂固,才會引來“金鳳凰”,留住“金鳳凰”。
(二)在職工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思想工作,使職工充分了解形勢、了解企業、支持企業。要做好“曖心”工作,特別是面對金融危機及企業困難的時候,只要人的心曖了,再寒冷的季節都會過去的。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是有人情味的,要利用職工大會、黨員大會等形式,進行形勢任務教育。只要管理者把事情說明說清說透,職工是會理解的,會團結一致,同呼吸、共命運、圖發展。
(三)積極導入公開選拔的人才競爭機制,促進和諧,維護穩定。建立和完善“德、能、勤、績”的人才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在干部選拔任用問題上堅持能進能出、能上能下和任人唯賢的基本原則,逐步打破所謂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在人才選拔問題上,徹底擯棄任人唯親、論資排輩或者唯學歷是從的舊有思想,堅持用“德、能、勤、績”的綜合標準全面考核人才、優選人才,不管是誰,只要為企業作出了突出貢獻,都應該給予相應的職位或者薪酬待遇,充分體現出職工的人生價值,培養職工積極向上、要求進步的精神風貌。
(四)切實關心職工,努力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必須兼顧到職工切身利益的保障問題,盡可能多地關心、愛護職工,以人為本,解決好基層職工迫切希望解決的切身利益問題,搞好職工的福利待遇,讓職工充分體會到國企的優越性,讓職工感覺到身為國字號的榮耀感。
(五)努力改善基層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穩定職工隊伍,提高企業凝聚力。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作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追求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基層職工的基本生存需求,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一般來說,生產建設一線職工的工作及生活條件是比較艱苦的,特別是野外作業、外出施工時,職工的吃喝拉撒、物質、精神文化生活都要想周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穩定職工思想、穩定職工隊伍,才能更好地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職工的聰明才智,挖掘出職工的最大潛能;才能確保企業長治久安與可持續發展。
三、解決方法和途徑
(一)設備更新和新產品開發
我廠現有設備均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進的,性能達不到產品要求。因此,要引進一批數控設備,滿足產品的精度要求。同時,開展廣泛、持續的市場調研工作,瞄準市場、培育市場,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并不斷改進創新,適應市場需求。
(二)制度整合和思想創新
要結合企業實際和借鑒成功企業的經驗,健全和完善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文化,增強執行力,使企業目標得到正確理解和落實。要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敢于和勇于創新,在黨員中、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中間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團結一致向前看。
(三)技術培訓和激勵機制
在現有體制下,職工的技術培訓必須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和實用性,同時通過技術鑒定、技術比武、勞動競賽等載體,加大獎勵力度,提高優秀職工的收入。還可以考慮把外出學習、度假、療養、旅游納入激勵機制,激發企業職工的學習、生產熱情,促使職工愛廠、愛崗、敬業,與企業共榮辱。
(四)干部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決定著企業目標的實現質量。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首先應是干部隊伍,因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德才兼備固然好,更重要的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因此企業要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干部隊伍,引導和帶領企業職工奮發向上,共同前進。
(五)穩定職工隊伍,大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營造企業和職工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良好氛圍
2010年年初,面對“后危機時代”對鋼鐵市場的嚴峻影響,企業利潤大幅降低,職工收入減少,部分職工出現了悲觀失望的情趣,工作缺少積極性、主動性;針對這種情況,車間工會及(下轉96頁)